主题:为什么要工作?工作的意义在哪里?
前几天我划手机的时候看到一个影片,是一个叫做Jordan Peterson
心理学教授的演讲片段。他好像蛮有名的,还出过两本书,
但我并不认识这个人。其实这个影片已经在我的FB跳出好几次,
但我都没有点进去,标题是”不要轻易跟别人比较”。
听起来就很像那种什么心灵鸡汤之类的文章。一般我不会去看,
但这次不知道怎么了,可能是太无聊吧。我就点进去了。
点进去之后老实说我被内容深深的吸引。短短的几分钟演讲内容,
却让我产生很大的共鸣。
因为他这几分钟讲的内容,其实打中了我长久以来一直在思考的一些人生问题。
我当下突然有一种被理解的感觉。
那种感觉很难形容,
就像是你默默的在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然后突然发现有人跟你想的一样而且大力的支持你
。
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我简单说一下这个演讲的内容
从标题来看你会以为好像是在说教一样,叫你不要跟别人比较,
要跟自己比较,这听起来很无聊、老派。
的确演讲的前半段是提到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是充满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为强者愈强弱者越弱之现象,即是贫者愈贫富者愈富。
现实中就是指,只要获得了每一点的成功,就会产生累积优势,
使之拥有更大的机会获得更卓越的成就。也是造就了贫富差距的原因之一。
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你不能轻易跟别人比较,因为比较会带来许多像是愤怒、忌妒、羡慕、
自卑等等的负面情绪,而这些情绪会让其他人更疏远你,
让你更难成功,最后形成一个负面的循环,
就像一个死亡螺旋一样让你坠入深渊直到再也出不来。
反过来说,如果你是持续不断获得成功、持续胜出。
那么这种正向的成就感会让你继续成功。
你会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来跟你合作,自然有更多资源可以应用。
最终形成一种正向的循环带你上天堂,哈哈。
接着这个讲者就谈到设定目标。他觉得很多人都谈到要设定高标准,
要以菁英人物为目标。但是这样很危险,
因为菁英人物往往是Pareto分布最左边的少数人。
以这些人为目标大部分的下场都是让自己感到无力、自信丧失。
在演讲中他就提到自己的一个朋友常常跟他的大学室友来比较。
这个朋友其实已经有很高的成就,但他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
因为追不上自己的室友而沮丧。
重点是什么…重点是….他的大学室友其实就是TESLA的创办人Elon Mask。
拜托!这个世界有七十亿人都比不上他,
你何必跟他做比较呢?拿他当目标来给自己压力呢?
听到这有些人就会有疑问?那么难道我们就不要设定理想目标了吗?
我们不是本来就应该以优秀的人为榜样吗?
Jordan Peterson这时候就带出这个演讲最重要的地方,也是我最有感觉的部分。
他说:你应该设定一个很高的目标,这个目标可以说是毕生最重要的目标。原文如下:
How could I conceive of my life so that if I had that life,
it would be worth living, so I wouldn’t have to be bitter,
resentful, deceitful, arrogant and vengeful?
意思是说,我要如何让我的一辈子活得值得,
而且不会让自己陷入痛苦、忿恨、虚假与充满报复情绪?
这应该是你的最高目标,也是人生的最后底线。
为了追求这个目标,你的对手不再是他人,而是自己。
你应该以自己为比较的对象。你要确定自己过得比以前更好、更快乐。
你自己最清楚自己的不足与缺点。你只要设定许多短程的目标,让自己达到,
那么你就会每天变得比自己更好。渐渐地你就会进入前面提到的正向循环。
马太效应会让你朝着帕雷托分部的左方,也就是少数的优秀的一方前进。
那这跟工作的意义有什么关系?当然有关系。我认为工作本身是没有任何意义,
那只是一个手段。一个达成人生目标的手段。
只有当你人生有意义的时候,工作才会有意义。寻找人生意义是一辈子的事情。
这也是Jordan Peterson想传达的重点。
他在最后提到只有你了解自己的人生意义之后,你才成承受所有生活上的压力与痛苦。
这是他的说法。但我面对这个问题时我的想法是唯有当你知道人生的意义之后,
你的所作所为都将变得有意义,包含工作。因为你知道你现在所做的、所承受的全部都是
为了最终的那个人生目标。
因此寻找人生目标是很重要的,我仍在寻找,而且这个目标其实也是动态改变的。
某个时期我的人生目标可能是把自己活得好。现在的人生目标可能会转到小孩。
再过一阵子可能人生目标又会不一样,我认为追寻目标的过程本身就会赋予人生意义,
但这是我的看法而已。我并不执著找到人生的答案,
也许等到人生的最后一刻你会发现根本没有答案,但是So what,
其实你已经完成了大大小小无数的阶段性目标,这本身就会让你的人生充满意义,
包含工作也是。
最后Jordan Peterson引用德国哲学家尼采的一句话来结尾,我也用这句话来送给各位。
He who has a “why”, can bear almost any “how” - by Friedrich Nietzsche
2020/10/05补充
我很早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最早其实是在追求大家所谓的work-life balance。
但开始工作没多久我就发现这个不可行,因为我觉得根本没有所谓的balance。
当时我认为只要工作是属于痛苦的,那就永远不可能balance。因为没有人希望拥有痛苦。
那怕只有一丁点也不行。这违反人性。
于是后来我开始思考也许不应该让工作成为痛苦的来源。最典型的就是大家说的
"要从事自己有兴趣的工作"
老实说这个想法不错,也跟随我好几年,但渐渐随着经验多了,看的人多了你就会发现
这也不对。
因为我看过太多太多人把兴趣当工作,然后所谓的兴趣变成痛苦的来源。
想想AV男优吧...我看回家屌都硬不起来了。
例子很多啦。有一阵子程式设计师很热门,我跟好几个热爱写程式的同学一起研究自学
最后真的走程式设计师这一行的人都说再也不想碰程式码了。
你说他们不爱写程式吗?写程式多有趣呀!至少我现在还是觉得很有趣。
因为我没走这行。
反倒是拿兴趣当工作的人最后把兴趣变成了痛苦根源。
于是我认知到工作的本质其实不会痛苦,痛苦的原因是你不得不做。
如果你今天家财万贯,你可以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工作。而且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
这样是真的把兴趣当工作,也可以说把工作当兴趣(哈)。
但现实是大多数人没办法。至少我没办法。
所以现在我认为,工作本身就是痛苦的。即使做你的兴趣领域也一样,
那只是让痛苦稍微缓和一点,但仍然是痛苦的。
但就像前面提到的,拥有人生目标可以让你愿意勇敢承受这些痛苦。
所以早点设好目标,哪怕是暂时的也好,这会让你变得坚强、勇敢而且睿智。
妈的越写越鸡汤 靠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