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社会、网络上的干话都很多,很多的模式都是类似的,提出几个跟大家讨论,
也欢迎各位前辈指教,但请不要对号入座,只是有感而发,绝对没针对谁喔~
模式一:存活者偏差
买乐透就是典型的代表,即使有上亿人都没中,大家只对中奖的那一位有兴趣,结果
就是营造出一种“买乐透很容易致富”,即使规则对买的人是那么的不利。
只看特例,只看赢家,否定或无视输家的存在言论,均属此类。例如:
“你看XXX大学没毕业、也是OOO”
模式二:我相信,所以为真,又叫诉诸信仰
心理的归因谬误,常见是自己骗自己的情况,最后把“愿望”当结论。
例如:我相信只要努力祷告,电梯就会到一楼,结果电梯真的到一楼了。
这种情境在沉船困境中又会被加强,典型的就是股票摊平套牢:“总有一天会涨回来”
若放弃拯救下沉中的船,之前投入的资源就跟着归零,结果就是投入更多的现金摊平,
直到现金用尽时,此时早已全数失去。
分辨的方法,就是找不因观测者而变动的“客观事实”当依据,例如:计算手上的材料,
发现即使全数投入,也不足以补起船的破洞,那就是沉船已确定,要做的是停损。
(但会继续摊平的人超多)
模式三:手段和目的不一致,甚至相反。
典型的例子就是“南辕北辙”。开车的人要从高雄到台北,有人提醒他:你是向南走。
结果就一直跳针我的车子多好、GPS多准、有多少旅费、驾驶技术多高超,然后继续走。
现实中,你若想领高薪,应该要设法录取高薪的工作,而不是说我忍耐了多久、做了
多少事、念过多少书、有多少热诚、投入了多少的资源和时间,在一份低薪的工作上。
“人若不知道想航向哪个港口,任何风向都不会让他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