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哪个时机点,是西进中国的好时机!

楼主: forent (为何那么爱睡觉呢?)   2014-12-14 21:16:03
你可能出在认知偏差吧
不过我也不全对
一来台湾人就算是劳保新制,他们还是会有站着茅坑不拉屎的心态
你看看,他们居然要赶在30岁前找到茅坑耶~
他们怎么愿意归零呢?
再来就是台湾人的整合风,那个基本上是伴随着背后的思想的
基本上与上海人文荟萃的底蕴来讲
台湾人的思考是很破碎的
像你这篇前面说很好找到资金,但后面又说你没资源
你没找到矛盾之中的真命题
虽然台湾人思考学起了整合风
对浅碟的台湾但那是很危险的
之前就事感受到了
不是跟他们说欧洲中世纪是黑暗时期吗?
那个可以在不关你的事上面整合一个合理的逻辑出来
然后套在别人身上吗?
是逻辑改变人还是事实本来就是那样呢?
※ 引述《tussya (重新出发!!!)》之铭言:
: 如果是手机阅览,建议直接点选网志连结
: http://tussya.blogspot.tw/2014/12/blog-post_14.html
: 以下正文
: 哪个时机点,是西进中国的好时机!
: 但前提是,你了解中国吗?你了解自己吗?我试想,
: 应该不会有人把来‘中国’当做是首选,所以在这
: 样的前提下,主要来中国还是两种可能:
: 1. 创业布局考量。
: 2.刚好遇到工作机会。
: 我大概就是会用这两种角度来跟大家分享。
: 现在所谓的西进中国经验,大部分是当时传统产业,如制
: 造业、代工厂、贸易时期所余留下来的台湾人才西进经验,
: 这时间点上参考这种传统西进经验并非不可,但是短短的
: 10几年间,中国已经走完了很多国家可能要花30~50年的
: 路。如果仅参考这些西进经验而当做是判断依据,很抱歉,
: 可能不切实际。如果你还天真的想说台湾人才在这边有的优
: 势,我也可以老实说,真的也没有了!而且,应该这样说是屈
: 居劣势,怎么说呢?
: 所谓台湾优势早就已经被早期台商消磨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台
: 商老板在这边的恶名,如尖酸刻薄、作风小气、格局狭隘,我
: 已经在公开场合遇到这样的言论不只三次,所以我们没有‘优
: 势’,这点是可以确定的,但以上是比较站在你用‘创业’这
: 角度来看,所以,如果你是创业,你得先面对这些算已经根深
: 蒂固的刻板印象。但是你还是得直观的面对一些不争的现实,
: 台湾组成人口2300万人,面积3.6万平方公里,人口组成逐
: 步迈向老年化。我们在这边只讨论中国‘北上广深’里面的北
: 京跟上海;北京,大陆年轻人俗称‘帝都’,人口2100万人,
: 面积1.7万平方公里;上海,俗称‘魔都’,人口2300万人,
: 面积0.6万平方公里。客观来说几项数据。1. 人口组成结构:
: 创业初期所需要的‘市场’,这里满满是中国各地的白领。2.
: 人口密集度:创业初期所需要的‘行销’,在这里因为集中,
: 你在资源的运作上更好发挥。3. 国际知名度:创业初期所需
: 要得资金,在这里因为是中国面对世界的窗口,资源汇流之处
: ,我们创业初期常常参与的募资,这里天天都有。
: 但如果是就业,我必须说在不谈及工作能力或经验的情况下,
: 一定是台湾人比较好,原因有以下几个:1. 台湾人很耐操。
: 2.台湾人职场伦理较好 3. 台湾人有强大危机意识 4. 台湾
: 人做事情的细腻度较佳。基于以上在台湾的职场养成训练,
: 居然变成台湾人的优势,其实有点难过。有人说台湾人比较
: 有创意…..,我老实说,其实也没有,取而代之的风险是因为
: 行销工具以及文化背景的差异,在创意执行部分,我们显然
: 是弱了点。那为什么你还是想来,我想直接一点的原因就是
: 欧美先进国家离我们太遥远,在文不同语言不是很通的情况
: 下,我们只能限缩目前范围做职涯做规划。
: 现在大部分想西进的台湾人,在年轻一世代的选项,主要是在
: 互连网(创业、互连网公司)以及广告类别(行销、演艺、广
: 告、文化工作),而这些工作,老实说以台湾目前的教育体制
: ,基本上已经难以满足我们这一代的需求,说老实话基本上等
: 到可以排入大学教育的题纲当中,这东西早就已经过时。所以
: 我观察,台湾人真正的优势在于‘快速学习’以及‘整合资源’
: 的能力,一是因为台湾人天性叛逆,对于很多事情持着较开放
: 的态度,所以容易将自己归零,并且学习。二是台湾从小强调
: 团队合作,至少相较于中国的教育体制,我们比较容易整合周
: 边资源能力,把事情做好。所以我看到的是台湾人在这边的工
: 作情况大部分都是一开始处于沈潜状态,过一阵子大部分会大
: 爆发,所以不用怕。
: 我记得我23岁的时候因为工作,到北京跟上海工作了半年,
: 我就一直很向往可以再次的挑战,主要原因是这边的菁英阶
: 层真的是很难以应付,难道一种我常常会有很想认输的感觉,
: 尤其在行销领域,对内是全世界对大的内需市场,对外是国
: 际一流战场。所有的预算、规模都会被放大百倍,对于一个
: 工作者来说,我是向往的。在25岁于台北另外一间知名的网
: 路新闻公司任职时,刚当时的总经理聊天聊到这样的想法,
: 他劝退了我,他分析去中国最好的时机点有三个:第一个就
: 是创业,第二个就是刚毕业,第三个就是担任领导。25岁的
: 我过去刚好就是属于最尴尬的时候,说资源我也没资源,说能
: 力我也还不成熟,所以当时我接受了他的建议留在台湾继续磨
: 练。所以大家也可以用这观点来评估,但最终还是在自己就是。
: 最后,讲点比较实际的问题,建议大家还是所对北上广深这四
: 的区域就好,二三级城市,真的不是我们能够受得了的生活习
: 惯,至于薪资部分,北京上海在白领工作方面,大概都高过
: 40%左右,这应该算是保守估计。再者,这边的租房都比较贵
: ,如果以你现在台北市的租房水准,大概得乘以二,在这样情
: 况下,你的薪资至少要是在台北的两倍,才值得过来,除非你
: 有梦,那又是另外一般考量。
: 写这种文章势必会遭受到攻击,但是我认为我还是有责任跟义
: 务跟大家分享目前我所看到的样子,身为一个工作者与创业者,
: 我在美国、台北、上海、北京都工作过,工作不分国籍我在哪
: 里工作都不能否定我从何而来的初衷,我去中国说我舔共,我
: 到美国怎么大家不说我舔美?我一直认为这这种观点来看待,
: 实在是太狭隘,在这里,我们就不讨论国籍问题。
: p.s 其实在国外工作有一个特点是,你会很想台湾,你会觉得
: 台湾的好,台湾的美,台湾的一切,所以台商有一句话‘大陆
: 很迷人,台湾很留人’,我想就是这个道理。
作者: roder (尊重 q( ̄︶ ̄)p 包容)   2014-12-14 22:40:00
关劳保屁事阿....
作者: wt (Time to Change!)   2014-12-15 08:03:00
来点正面的建议吧...只有批评没有比较厉害
作者: wuleelee (wulee)   2014-12-16 10:07:00
臣亮言???重点???
作者: h2526bc (No!ah....)   2014-12-16 19:52:00
阿鬼你还是讲中文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