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财经月刊记者(资历三年)工作经验分享

楼主: huang050 (泰熙)   2014-09-09 21:33:52
有经过粉丝团版主同意转贴
避免有广告嫌疑,不贴出名字
有兴趣再过去看
网址:
http://ppt.cc/h-Ew
++++++++++++++++++++++++++
初职者的进击 001 财经月刊记者(资历三年)
1.当初为什么会选择这份工作?
虽然不是新闻本科系出身,但大学的时候就担任校内校刊社社长,加上又有在电视台打工的经验,所以退伍后,就“立定志向”在新闻界工作,一开始先在另一本杂志,后来在认识的学长介绍下,跳到现在的财经月刊。
2.可否跟读者详细介绍具体的工作内容?
我们杂志每个月都会有个大主题,每个月会由编辑部的一个人担任主企划人,你要定义这次主题的题目还有范畴,以及需要多少人力支援。
可能跟一般电视台或日报跑新闻不同,月刊的话其实企划性质很重,很多东西的时效性没那么强,所以你比较有时间去挖掘好议题。重点会是在企划的吸睛度以及完整性。
3.在从事前跟从事后觉得落差最大的地方?
现在大家都骂记者没有专业,其实记者有分电视台、日报、周刊、月刊,还有分财经、政治、旅游、演艺、体育等不同领域,本身的差别就很大,如果同一而论对一些真的不断累积自身专业的人不公平。
但是,以月刊来说,难就难在,每次的主题都不同,记者本身是不是有用功吸收该领域的资讯就很重要。像我就曾经写过一篇关于“黄金投资”的报导,我根本完全不懂,就是把受访者讲什么,再一次一句打出来,根本是逐字稿,很多专有名词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4.在这份工作、这个领域,有什么事是你觉得如果早知道会更好的?
一般的报纸会有很明显地分线,类似同样跑教育线有两个记者,一个可能专门负责国中小学,一个负责大专院校及国际,但月刊并没有明显地分线,只是有没有熟悉的采访对象而已。
我曾经在一次的专题企划中,采访了一位总经理,是编辑部里面的某前辈学姊曾采访过的对象,那时候自己白目,不懂得办公室的政治,在没有告知学姊的状况下,就私自约访,单纯地觉得,反正都是同一家杂志应该没差,没想到学姊得知后大怒,还打去跟那受访者抱怨,那受访者还摆了一桌赔罪,从此我的日子也难过。
这就是老记者的傲气,有些待久了的人,以为自己每天接触的受访者都是总字辈、董字辈,就以为自己真的是同样程度。
5.这份工作的黑暗面…
大家在看杂志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好像访来访去就是那些人,台湾明明那么多家企业,为什么就是某几家公司的总经理或创办人在接受采访,当然不是这些人这别有料,是这些人比较愿意经营媒体关系(说穿了,就是打个电话约时间就可以采访啦)
接受采访又没钱(当然他们也看不上那点钱),干麻花时间给你记者采访,把自己讲的故事登在杂志上卖钱,当然是要靠你来打知名度啊,可能自己的公司准备上市柜,或是想要募资,甚至是想要营造品牌形象,就要靠你媒体帮忙。
其实,还很多在自己岗位上尽心尽力,且有很多管理知识的人,是相当低调且不愿意受访,真的愿意分享的人,大部分都带有另外一种目的,记者又有截稿压力,不可能把时间都花在约人上,当然是先采访好约时间的。这就导致读者看来看去就是那些人。
6.这份工作的职涯发展?
我第一份工作在周刊,月薪试用期两万五,正职两万八,后来跳到财经月刊,正值三万二,每个月另外有稿费,但大概就是两三千,然后通常不会有年终,领过最多就是半个月。
虽然你可以累积你的人脉、写作功力,但每一次的写作都是重新开始,每个人一定都会有材枯耗竭的一天,只是什么时候来到。我曾经看过一位从立院助理转当记者的学长,因为他知道很多立院的内幕,所以第一篇、第二篇报导都惊为天人,挖到独家的东西,但后来他的这些素材用完,是要写什么呢?加上自己学习能力又不强,经过几期的稿件,上级没登后,就自己知道该是拍拍屁股走人的时候。
如果继续待业界,可能就是五年后变资深记者,然后跳去其他杂志,很少是在公司内加薪,都是借由跳槽来加薪,但杂志业萎缩,跳来跳去就是那几间,十年后混个主编,然后再上去副总编辑,再来总编辑。当然我没看过薪资条,但我觉得应该连总编辑,都没年薪百万吧。
如果是转换跑道的,根据我身边的例子,像跑财经的,可以跳去企业内当公关或发言人,跑政治的可以去当立院助理或加入政治人物的团队。但毕竟记者都比较反骨,加上就算刚出社会,大家也是“XX哥”、“XX姐”这样地叫,跳去一般公司通常都需要一段适应期。
7.给想从事这份工作的新鲜人的一段话。
对年轻人来说,当记者是满适合的第一份工作,因为你可以在一两年内大幅度地成长,你会认识到不同的人,每天走访不同的记者会,会比单纯坐办公室的人开了眼界。
加上现在卖杂志根本不赚钱,很多公司都在转型办活动,记者除了写稿外,常常要无偿支援这些活动(通常在平日晚上),绝对不是你想像地坐在咖啡厅跟受访者聊天,然后再悠闲地写稿。
而已薪水真的不高,所以有机会转职的话,建议在建立点人脉后,就赶快跳槽。毕竟这不是一个久待的工作。
一天的时间安排
10:00例会。
(每星期一次,报稿单) 如果没例会大概都11:00才进公司
14:00跑记者会。
(通常记者会都在下午,可能一下午会跑两三场,如果没跑记者会就约访)
17:00回公司写稿
21:00下班回家。
(其实没有固定的下班时间,但通常大家白天都无所事事,到太阳下山才会开始装忙写稿)
作者: pppice (球)   2014-09-09 23:04:00
颇有同感
作者: csroan (神风)   2014-09-09 23:37:00
很棒的分享
作者: kenshin528 (成立奥凶帝国!!)   2014-09-10 00:29:00
辛苦了 之前服务过周刊 杂志界真的是修罗场
作者: tim2795 (枫糖家)   2014-09-10 12:40:00
作者: runa (噜哪)   2014-09-10 15:28:00
谢谢分享!
作者: AtmRose (rose)   2014-09-10 23:12:00
不用卖置入性报导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