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23岁台湾人看中国:我们如何面对中国狼群

楼主: geocube (黑衣人)   2014-07-10 23:55:24
这篇文章的作者只有23岁,但是在交换学生的时候进了微软加速器实习
实习结束后也顺利拿到Offer。
大家都说台湾职场恶劣都是因为老板,
想知道对于大陆创业者的心态与台湾的比较各位有什么看法吗?
图文好读版:http://goo.gl/TRPRMm
在拿到微软创投加速器的Offer后短暂的返台期间
参加了2014创业小聚的交流晚会与AAMA的年会。
我听了几场演讲并与一些台湾的创业家交流后发现
两岸无论是在创业环境、创业氛围还是创业者的心态上都蛮不一样的。
在大陆没有人会看轻30岁以下的创业者
台湾对于“年轻”创业家的定义是30-50岁之间,
在这个氛围下20-30的真正的“年轻”创业家们是不被认可的。
在大陆各地的创业圈,早已被90后的年轻创业者占据
许多的社会怀疑,也早已透过实力证明他们的能力。
你是工作的蚂蚁还是看不见的那双眼
Think BIG
相较于充满“狼性”的中国创业者,台湾新创团队普遍“think small”。
在北京的微软加速器团队面对Pitch的创业家时一定会问他们
“在三五年后,你们想要成为怎么样的公司?”面对这个问题
他们的回答不外乎是“上市”、“被巨头收购”、“成为领域的第一把交椅”但在台湾和
一些创业家们聊到这个问题时大多时听到的是“现阶段我们还没有想这么远,先等赚到钱
再说”这类的回答。
闹钟永远叫不醒装睡的人
我们常说台湾人无论是在文化、环境、政治、性格上都与大陆人相当不一样,
借由这个理由我们也安慰了夜里不安的自己但这些真的可以成为格局小的理由吗?
在年会上的讲者Maater't Hooft提到
“Venture Capitalist never invest small business, startups should think big.”
风险与报酬是成正比的,唯有肯风险的创业者,才足以满足拓荒开创的富饶新田地,害怕
会犯错就选择什么都不做,这才是最大的盲点。
你可以Start Small但一定要Think BIG
台湾有2300万人口,与雷同的国家以色列相比市场大上了三倍,但依然很小,但以色列的
新创事业明白一开始就需要放眼国外,寻求新市场。
台湾知名文创媒体人 姚仁禄曾说:“我们不是没机会而是格局小”
设法放大自己的格局,再从毫不起眼的地方开始,会是最重要的心态改变。
时代杂志法
对于跳出自我框架的练习有很多个,在这里分享一个被称为时代杂志法的练习
如果今天你的事业能够登上全球Time杂志封面,上面为你写的那句话会是什么?
Facebook COO Sheryl Sandberg 登上封面时那句话是
“DON'T HATE HER BECAUSE SHE'S SUCCESSFUL”
2014年联准会首位女主席 登上封面时那句话是
“Janet Yellen: The Sixteen Trillion Dollar Woman”
想到那句话,并且将它设成目标,并且至死方休的坚持它。
推动一个巨大事业绝不能依赖盲目的利益,要有着巨大的信念,才足以推动一切。
作者: c8x8c8x8 (一定要打吗)   2014-07-11 00:52:00
值得深思
作者: petertg (TG)   2014-07-11 07:34:00
台湾人如果说上市、成为第一,只会被人嘲笑再做梦老一辈的常说年轻人都不脚踏实地,有没有很耳熟?这是社会问题,从小就是教育我们不要空想,眼下赚到再说Think big的人在台湾不会被看重,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作者: XXPLUS (随缘等新车)   2014-07-11 14:31:00
应该是台湾创业阵亡率远比目前的大陆高,大陆不用烦恼赔钱而台湾所有成本都被垫高了,创业首先就是要克服赔钱的问题
作者: chun1019 (熬夜不在热血)   2014-07-12 00:28:00
我老板十多年前创业,附近同业都说不用多久就倒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