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灾害现场,社政与第一线救灾单位的辛酸与心酸1

楼主: mounter (PTT真多好人阿)   2016-02-13 09:06:54
这篇文是我贴在八卦版上的文章,我目前从事的工作在社工界来说
算是个很冷门的题材,转眼间从事灾害救助工作也有七年多的时间了
业界还算不少人认识我,转贴这两篇文章,跟大家分享一下灾变社工究竟在做什么
以及现实生活中,灾变社工执行业务上的心酸与辛酸...
一共有两篇,主题都是围绕在资源募集与管理的难处上
※ [本文转录自 Gossiping 看板 #1MlJE4A6 ]
我是高雄市政府社会局的灾害应变社工
莫拉克风灾、八一气爆事件我都实际参与相关工作
参与的是物资调度、人员支援、灾民收容、捐款管理及后续的复原重建工作等...
就我实务上的工作经验来说,灾害事件发生后
消防局跟社会局这些主管灾害抢救跟灾害救助的单位真的很难为...
各种心酸与辛酸不为人知,许多人盲目的爱心跟自发性的协助
有时候真的只是造成现场的困扰以及麻烦
这是我在八一气爆当时,在ptt高雄版所贴的文章,事件有些类似...
https://www.ptt.cc/bbs/Kaohsiung/M.1407084829.A.1A2.html
以下文章不代表我服务单位的立场
仅就我个人服务的经验来说明社政单位(社会局)及消防局执行工作上的难处...
灾害发生当下,社会局依法主管民生救济物资及灾民收容等灾害救助工作...
消防局负责进行人命搜救及各项抢救援助工作
社工人员在重大灾害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会启动各项灾害救助工作
包含进行灾民收容、伤亡者慰助金慰访、个案服务管理、灾后重建资讯与福利咨询
、志工调度跨县市社福单位支援资源调度、管理调度及分配各界捐助物资..等
即便灾害救援工作仅花费1个月,社工仍花费数年的时间陪伴民众走到重建最后一刻...
是个默默付出,始终与民众站在一起的专业服务者...
回归主题,社会局因着法定职责,必须负责大量物资的募集与管理
消防局则负责搜救抢救也包含调度支援的救难队伍
灾区如战场,绝对是要有受过训练的单位跟团体才能进驻...
而不是任何一个单位团体或个人顶着救助灾民跟搜救的目的就可以随意跑进来...
所以灾害发生后,理论上的流程应该是这样的:
社会局负责灾民收容救济民生物资,当有民生物资需求出现时
社会局立即进行采购、调度、媒合,当真的媒合不到之后,才会透过募集的方式取得
而募集绝对会是最后一个手段,因为民生物资不难媒合跟采购...
台南市跟高雄市都是大型都市,各项东西平时都被要求要储备,真的有需求也不难买
所以各位可以观察,每次灾害发生时,官方一定都是说明物资充足,请大家捐款...
鲜少主动对外募集...
这些年来,社政单位都被要求每年要储备一定程度的救灾物资供紧急应变使用
灾时救灾物资的需求透过既有储备的量、签订的契约以及民众自发性的捐助进行运用
而民生物资的需求讯息,会来自各个灾民收容所或是市府的应变中心
因为物资都必须直接投入灾民身上,所以一定会以收容(救援、住院..等)中的民众为主
同时官方单位有责信问题,一定都要有进出签收单,来确保物资流向
这不是官方单位官僚,而是现行的制度是这样要求及规范我们
否则事后监察院、民意代表以及舆论都会有一连串的调查跟质疑声浪出现...
而消防局端呢,他们负责第一线的救灾及人命救援工作
所有自发性的或是应要求而前来的民间或县市救难队伍,
理应都由消防局的现场指挥官统合,当这些救难队伍产生需求的时候
都应该是透过消防局统一来满足...
受过专业训练的团体,也会知道当他们到现场之后,要先跟指挥官报到
说明他们这团体可协助的工作,经确认后交由现场指挥官去调度以及分派工作...
我前面有提到社会局主管避难收容跟灾民救济物资,消防局主管救灾救援
所以社会局的思维一定是先满足收容所的收容民众、安置中的民众、
住院中的民众等等相对有明显受灾事实的对象~
而不会先去满足支援的团体、灾区周遭相对性可自理生活的住户..等
灾害现场的指挥官所发布的各项命令、调度以及人力分配一定都会考量整体状况...
所需要的人力、设备以及准备的餐食也一定优先满足实务救援工作上的需要...
而不会针对现场所有团体、及个人的需求去满足...
所以当有人质疑为什么台南市政府并没有提供餐食给救难人员跟团体使用的舆论发生时
就我们参与过的人来看,其实很合理,因为他们都是属于相对性的额度外需求...
县市能提供协助跟服务是好事,但不应该是义务..额度外的需求,只能视情况协助...
而无法照单全收...
通常自发性前来协助的团体,救灾单位第一时间也一定不可能完全把任务分配给他们...
除非是长期合作,已有默契的团体~
有时候甚至连跟在场来支援的团体打声招呼或召开分工协调会议都不太有时间...
一来是不确定在场团体的来历、能耐、需求及实际目的
二来是这些团体都是自发性前往...理论上都会视为已经自己准备好人力及装备了
救灾单位不太可能另外调度资源去提供跟满足这些单位的需求...
只能视情况评估及赋予任务
现实中,无论是社会局、消防局、卫生局还是所有参与救灾的所有局处
承市府应变中心命令跟组织分工,都应该也必须是最了解现场状况的人
这些官员都具有法定义务需进行遵守...所发布的讯息跟内容具有一定程度的可信性...
只是每次灾害事件发生后都会一再的发生,民间自发性不停的募集物资、器材、装备...
而官方只好一直呼吁不要再捐物资、器材设备以及不停的澄清各界疑虑以及讯息
这些事情是这样的,因为捐募集物资的讯息对于民众端来讲
根本分不清楚哪些是社会局的需求,哪些是消防局的需求,哪些是灾民的需求
民众端只要听到有物资需求,一定会通通觉得是县市政府要求的...多数都会照单全收...
只要能力所及,都会尽全力协助,这是台湾人非常可爱的地方...
只是这时候民间自发性的募集物资行为和官方间管理运用物资间的问题就出现了...
在社会局端,灾民救济的需求通常是已经被满足的,一定会希望物资不要再进来..
而这些不停流传的捐物资讯息,只会在无形中造成灾害应变中心及收容所的困扰..
因为民众端并无法分辨真伪以及物资需求来源,多数会回拨给县市政府进行咨询了解...
于是乎县市救灾单位因为要应付这些咨询工作而忙到分身乏术...
即便很多民间团体负责任的说他们对外募集物资其实有留手机跟联系资讯...
但就像我讲的,讯息在短时间内不停的转贴以及流通...
最后接收讯息端的民众,根本无法分辨是谁在征求物资,以及是那边需要物资...
这些物资募集讯息,无论来源是那边,最终都是县市政府必须要收尾...
这次的台南地震事件,我看到一堆在征求头灯、电池、机具等等装备的讯息...
有些人强调那是前进指挥所的需求,有些人强调那是第一线的讯息..
但就实际面对这的多次灾害事件的我们来看,其实真的觉得匪夷所思..
照理来讲,当救难队伍,当灾民收容所有物资、装备跟器材的需求出现时
一定是先跟消防局的派驻人员、收容所的派驻人员进行调度...
确认需求及发放对象之后,才会进行物资提供...真的有急迫性的需求
才会透过媒体、网络或是官方讯息进行征求...
现实上通常都是发生某某团体自发性的提供某些服务...
然后缺了某些装备器材或物品,于是有好心人在得知这些讯息后
自发性的出来帮忙募集...而大家看到这些募集讯息后
就如同我所说,出于善心,未分辨状态就以为是县市政府的需求
于是一股脑的响应捐助活动,最后常会发生实际上仅需求100件毛毯
却来了一万件毛毯的事情...
还有部分散布募集物资讯息人员的人在张贴完讯息之后就消失了,
也没有留下相关资讯跟电话...于是就会发生,
募集讯息持续流通流传,而县市政府因物资爆量,持续呼吁物资充足不要
再送来了...
各界捐助的民生物资物资,我前面有说明过,实务上执行灾害救助的是社会局..
实务上进行搜救抢救工作的消防单位,两局处各自所负责的目标服务对象其实并没有需求
只是物资已经送来了,县市政府已是骑虎难下状态,只好默默的负责收尾,
还不时的必须承受各界民众及媒体的责难与质疑
县市政府常被责难及质疑说,为什么明明就有物资需求却不愿意收取...
网络上明明在征某某物资...等等,轻则抱怨,重则开骂...
这些时候县市救灾单位都只能哑巴吃黄莲..无法也无力多争辩什么...
更多时候是许多团体跟个人自发性的对外募集物资跟器材设备...
但物资接收单位、实际接收数量、实际发放对象都不明确...
这些东西事后根本无从查证物资捐助即使用流向...这才是另一种问题来源...
最后我还是得说,我始终认为这些自发性的募集物资的行为并不是理盲跟滥情
民间善心团体及个人自发性的投入协助也不是坏事~
因为大家的出发点都是源自于“爱”,所以希望付出跟参与..
这些问题的发生,都是设身处地的立场不同所造成的矛盾与盲点所造成...
这些不受控制的行为,非常容易造成现场的混乱以及额外增加救灾人员的工作及负荷
我们往往在事后疾呼要参考过往经验,要针对这些事件进行改善
只是每个灾害事件发生后,相同事情总是不停上演...
许多民众也许看到这文章后,会疑问说为什么消防单位跟社政单位不整合这些团体跟讯息
就我实务上经验来看,灾时社会局光要应付民众咨询、陈情、物资调度、伤亡者查询
即时慰问、一对一的社工个案管理服务、中央单位数不清的报表以及一堆即时交办案件时
就会让编制超过百位的社会局瘫痪...
不停冒出来的讯息及团体根本无从也无心力处理..即便调出人力进行回应跟管理...
但往往距离这些讯息发布的时间已经有一段距离,即便要澄清或回应也来不及了...
而这两年公民意识抬头,社会上有些氛围其实并不是那样的相信政府单位
甚至于反政府...
这造成了部分民众在灾后宁愿选择自己跑一趟灾区,
或是自己相信所谓的第一线及前线讯息...即便救灾单位不停呼吁物资以及人力充足
但还是一定要跑到现场,一定要进行物资捐助。而选择性的忽略救灾单位的呼吁及说明
公民意识抬头是好事情,民众愿意主动帮助受灾民众也是值得赞许的事情...
只是往往苦到第一线的社工人员,每天都必须烦恼大量的熟食、方便面、饮用水该如何处理...
事后该怎样收尾,物资进出有没有确实登录,以及溢出来的物资该怎样处理..等事情...
这次的台南0206地震,我想台南市消防局的工作我想一定不会轻松到哪...
光要处理搜救、整合团体、整理救灾物资机具等等就焦头烂额了...
这些搜救团体的出现并不是坏事,只是一定得花费非常多的心力去协调跟管理
我认识的许多朋友跟团体这次都有加入搜救队伍的行列,大约在农历初二时就都撤退了..
撤退的理由很单纯,就是现场指挥官评估人力已足够以及阶段任务完成
以上也许可以解惑说灾害期间第一线的救灾服务单位工作流程以及难处...
最后我还是要帮官方单位打气一下,我比较熟社政单位...
台南市社会局的承办业务人从地震发生10分钟后,我们就透过群组联系上了
他当时人回高雄过年,事件发生后就连夜飞车赶回台南坐镇救灾...
整个台南市政府几乎都是禁休状态从小年夜开始忙救灾到现在都还走不了...
高雄、屏东以及各县市的社政单位第一时间也全面启动...
高雄市从初一开始,每天支援60位以上的社工协助..
官方单位执行救灾没有这么不堪,请大家多多给予支持跟鼓励...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