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社福商业化 利大于弊

楼主: f14mp5 (å±…éš±)   2014-04-24 21:37:20
最近看不少前辈讨论社福该不该商业化,部分前辈不该商业化,
而本人认为<社福商业化 利大于弊>,想看较大字体、图片、参考资料网址,这边有:
http://f14mp5.wordpress.com/2014/04/23/1142/
※内文:
近期台湾社工界热烈讨论两岸服务业贸易协定。因为台大社工系教授林万亿担心,如开放
中国大陆资金,合资设立长期照顾单位,会造成社福体系太商业化,贫穷的民众没钱买服
务,甚至破坏专业伦理影响服务品质。
笔者有不同看法。其实台湾已有知名营利药厂、保全公司征社工,投入长期照顾服务,也
有几家营利的社工师事务所,投入其他服务领域,提供的薪资不低。部分社工虽有经济压
力,但不想、不便到薪资稳定的官方单位工作,如让这些社工到营利单位工作,兼顾兴趣
及收入,进而留住人才,有何不可?
外资对社工有利
毕竟台湾南部某县社会处曾有社工,面对家中经济压力,不知如何得到其他合法收入,却
冒用服务对象的名义盗领补助;官方单位、宗教团体成立的社福单位社工,有时会面对法
规、宗教教义,跟服务对象的权益冲突两难。而且谁说一定要向服务对象收服务费?还可
从其他方式得到收入:
一、宣传社福服务讯息:透过媒体通告、文创作品宣传,除得到通告费、稿费及版税,也
让民众觉得社工能带来福利。且台湾已有资讯科技业者,整理长期照顾服务单位清单、社
福补助讯息网站,期待社工界以此进行跨专业合作。
二、投资理财:社工能从服务过程,观察人口发展趋势,再搭配投资理财知识,有机会从
投资市场得到收入。
三、代言广告:台湾知名社工师蔡阿嘎,已代言不少广告。
改善教育 加强评鉴
当然,要确保社福商业化能保障服务对象权益,有几个前提:
一、订定明确实用的伦理守则:跟美国社工伦理守则相比,台湾现有社工师伦理守则只有
大略概念,不易应用到实务工作。期待负责订定单位到社工的网络讨论区,跟社工讨论收
集实务经验,以此订定更详尽的伦理守则。
二、改善专业教育:社工专业教育重视同理心,可在各科目教学过程让学生思考,如何做
才可真正保障服务对象权益?
三、加强评鉴:笔者近期协助身心障碍长期照顾单位接受评鉴,了解评鉴标准很严格,期
待以后学其他行业用“神秘客”制度,到社福单位拜访、申请服务后分享使用心得,让民
众一起监督服务品质。
※同场加映:
不过本人实在感谢台大社工系教授林万亿,
由于他说明两岸服务业贸易协定对社福体系的影响,不然哪会有人注意到?
对此本人认为<政策引争议?重点在欠缺沟通>:
http://anntw.com/articles/20140406-imSP
另外多谢HEROxHERO前辈协助,才顺利完成此作品在报社发表~~
作者: yishiunzan (Eli_Laki)   2014-04-24 23:51:00
社福商业化和社工薪资的提升没有绝对的关系 你命题的基础有很大的问题如果你要用这几个单位来解释社福商业化 那显然你和林万亿谈的商业化根本就不是相同的一件事 另外你文中举的例子 宣传社福资讯增加收入的我认识的人大概只有你 也不是每个社工都有机会拍广告代言我完全不懂你的三个例子和外资有利社工薪资有什么关联重申一次 我很欣赏你能推广社福资讯 但是这篇资讯中对福利服务商品化及前后文的逻辑与题目没有一致性 又你是以社工师的名义投稿 把理论基础弄懂应该是你的基本功课
作者: pilgrimangus (pilgrim)   2014-04-25 11:44:00
我怎么觉得没这么难懂?
作者: yishiunzan (Eli_Laki)   2014-04-25 11:56:00
也许他本文的外资是"业外收入" 但一般人看到的会是"国外资金" 如果是这样和福利商品化有什么关系?
作者: melonlon (冬天的猫饼)   2014-04-25 12:51:00
我先问一个问题 社福商品化的话 那采购者会是谁?保全那个喔!我可以解释一下 基本上那个是给老人使用的他们有搭配护理人员 是要有事情发生时可以立即呼救跟保全系统是搭配的 社工在里面的角色 比较像是业务
作者: ad24 (挂网)   2014-04-25 16:09:00
薪资到4万? 我好像没在版上的征才看到这种薪资的 都3万初
作者: yingrain (丽莎)   2014-04-25 21:36:00
我是在想 社工薪水高当然是好 但今天讨论福利商品化 不能只看到社工薪水可能提升 重点是需要但无力负担费用的人难以得到服务 我会比较放在社会正义角度来看
作者: avalon1 (人生的另一段路)   2014-04-26 09:50:00
我有阅读困难
作者: wadepzw   2014-04-29 12:12:00
基本上营利企业聘用社工,还是希望以业绩、方案补助等为社工价值,所以人力资源运用上还是以赚钱为目的,其实这样才是最令人担心,因为被企业主看见得是工作资格而不是工作专业,反而更加把社会工作商品化。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