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扩张的新生儿筛检政策,是否真的能拯救

楼主: tryit0902 (猫空都是猫)   2017-04-18 09:09:15
扩张的新生儿筛检政策,是否真的能拯救更多生命?
作者 :孙齐(妇幼诊所小儿科主治医师)
http://stssonata.blogspot.tw/2017/04/blog-post.html
  犹记当年在儿科病房当住院医师的我,每天例行工作之一就是把这张血片中六个圆圈
涂满宝宝的血液检体, 这是每个新生儿出生后的常规检查。当时(2006 年)正值台湾新
生儿筛检新制上路的第一年, 新制筛检内容除了 1985 年起旧制推行的 5 项代谢疾病筛
检之外,另外又新增了 6 项检验, 并可自费选择串联质谱仪可筛检的其他 20 余种疾病
。财团法人罕见疾病基金会是推动新制上路的主要幕后推手,他们于 2000 年开始进行前
导临床研究,试图彰显新生儿筛检拯救生命的成效,借此倡议应扩张筛检项目,并敦促政
府完成相关立法。
  无独有偶, 美国医学遗传学学院 (American College of Medical Genetics)也在
2005 年提出建议筛检 29 项核心疾病及 25 项次要疾病,并在多方倡议人士及专业组织
的游说下,短短几年内,美国各州皆开始采纳该项筛检建议,即所谓“美国新生儿筛检扩
张事件”。此事件引起本书作者 Stefan Timmermans 及 Mara Buchbinder 的研究兴趣,
两人于 2007 年到 2010 年之间,在美国一间遗传学诊所进行民族志研究,观察 75 个家
庭,共 193 次的看诊过程, 参加遗传学家们的病例讨论会,并和 27 个家庭、遗传医疗
团队、政策制定者等进行深入访谈。
 时至今日,无论台湾或美国新生儿代谢疾病筛检率皆超过 99%,堪称公卫史上的重大“
成就”。然而究竟什么是新生儿筛检?什么条件促成其扩张?扩张的筛检能拯救更多生命
吗?会造成什么影响?新生儿筛检的可能未来?这些都是《拯救婴儿?新生儿基因筛检的
影响》一书中试图回答的问题。本书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来自其民族志研究法,除了呈现出
新生儿筛检在诊所里实际运作的样貌,也成功地让在医学上不受重视,但其实深具社会意
义的声音及经历得以彰显,发人深省。
监控(surveillance)、筛检(screening)与拯救婴儿(saving babies)
  若在新生儿筛检尚未施行的年代,书中出现的家庭大概都不会走进遗传专科门诊,他
们的小孩或许带着疾病基因但完全没有发病,甚至到死亡都不知小孩得了遗传疾病。然而
经由 筛检 (screening), 临床医疗路径 发生前所未有的改变。 David Armstrong 于
1995 年发表的论文:The rise of surveillance medicine, 清楚标帜出二十世纪初,
一种以监控一般人群为手段的崭新医学样貌──监控医学(surveillance medicine)[1]

  相对于 18 世纪的医院医学(hospital medicine) 着重在生病的人,监控医学则是
针对每一个人,强调健康是种不稳定的状态,(problematisation of the normal)。健
康与疾病之间的界线变得模糊,意味健康照护不能侷限在医院,必须渗入医院以外的地方
。于是疾病筛检、健康促进的措施应运而生(dissemination of intervention)。
  最后,监控医学看待疾病的方式已不再是以往的征候 (symptom/ sign),而是转化
为危险因子(risk factor/ predictive factor)的概念,监控医学关心的是疾病前期风
险(semi-pathological or pre-illness at risk state),而非疾病本身。每个人都是
准病患(patients-in-waiting)[2],普遍筛检成为落实监控医学预防凝视的实际工具。
新生儿筛检政策倡议者便以此为出发点,强调透过筛检预防疾病,拯救生命。而且,它的
监控更彻底:从基因层面着手。
从 1960 年代发展至今,纳入检验的项目大幅增加,除了倡议团体向政府及社会各界
的游说以外,另有两个重要的科技因素:1990 年代串联质谱仪的分析技术,以及2000 年
的人类基因体计画(Human Genome Project)。前者只需 2-3 分钟,便可分析超过 20种
以上的代谢疾病,大幅提高筛检效率及降低成本;后者则是让遗传学家更了解先天性代谢
疾病的致病机转及发展可能的治疗。
  然而,理由看似充分、技术看似强大的新生儿筛检,走上扩张一途后,真的拯救了更
多生命吗?临床实务的真实面貌为何?
公卫统计数字里看不见的新生儿筛检
本书第二至五章详细描写病童家庭和遗传专科团队互动的情形,以及各自面对的难处
。就医疗人员而言,真阳性和伪阳性个案相对容易处理,最伤脑筋的是检验数据介于两者
之间,既非确定罹病,也无法完全排除未来发病的可能,在科学不确定性中不断摇摆,这
群个案成为所谓的准病人(patients-in-waiting),从此踏上漫长煎熬的复检之路。
  扩张的新生儿筛检也使得准病人个案数扩张了,医疗人员必须透过许多衔接工作(
bridging work)才能弥补政策和临床实作之间的鸿沟。另一方面,遗传学家也必须透过
追踪治疗病患和准病患,才能重新认识、或更加了解这些疾病,甚至修正筛检的标准值。
换言之,扩张的新生儿筛检间接造成疾病本体论的改变。
  对在诊所追踪治疗的病童家庭而言,他们最急于了解“我的小孩正常吗?”“什么时
候可能发病?”“如果确实追踪治疗可以恢复到什么程度?”等等,但这些问题通常不会
有确切答案。
  家长除了面对科学不确定性带来的不安和挫折之外,还有许多严峻的考验,例如医疗
保险会直接影响治疗计划、冗长的行政申请手续、特殊饮食或药物供应出现问题、病童急
性发作时找不到熟稔这类疾病照护的医院、因为专责诊所稀少,回诊追踪时需长途跋涉、
还有语言沟通问题等等,任何一步出差错,都可能危及孩子的性命。家长们背负著身体、
心理及经济上的偌大压力,但即便如此,参与研究的所有家庭皆对扩张的新生儿筛检抱持
肯定态度,认为虽有改善空间,但仍是良善的政策。
  然而,新生儿筛检真的能拯救婴儿吗?本书得出以下结论:单凭新生儿筛检无法拯救
生命。它能提供拯救性命的机会,但要改变健康结果,还需要运气和一连串的努力。没有
医疗团队在政策和实务之间的衔接工作,以及家长一刻不得松懈的照护,这些宝宝并不会
得救。在台湾,或许地域差别及医疗保健照护不平等的情形不若美国严重,但罕见遗传疾
病家庭的遭遇也十分艰辛。因此,重要的并非 99%的筛检率,而是筛检之后我们如何能做
得更好,本书的研究确实提供我们一些指引。
进入五花八门的基因筛检时代
人类已进入基因体时代,一滴血便能窥见一个人的过去与未来,无论我们喜不喜欢,
这似乎已是一条不归路。新生儿基因筛检计画让我们检视科技创新、筛检和临床遗传学之
间的交互作用,也观察这些因素在医疗体系中造成的各种效应。
  作者最后也提出五个对于新生儿基因筛检的预言: (1)罕见遗传疾病筛检将越来越
常规化。(2)新生儿筛检计画未来可能再次扩张。(3)预算缩减可能会阻碍其持续发展
。(4)筛检必须在敏感性和精确性之间取得平衡,伪阳性结果无法避免。(5)剩余的血
液样本会被挪为何种用途越来越引起关注,大众可能因为政府控制个人基因资讯等所有权
的疑虑而对新生儿筛检产生不满。其实不仅新生儿筛检,这也可能是其他基因筛检计画未
来的遭遇,值得我们注意。
参考资料:
[1] David Armstrong(1995), The Rise of Surveillance Medicine, Sociology of
Health& Illness, Vol.17, No.3, pp. 393-404.
[2] Stefan Timmermans and Mara Buchbider(2010), Patients-in-Waiting: Living
between Sickness and Health in the Genomics Era,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Vol.51, No.4, pp. 408-423.
[3] 林秀娟主编,《优生保健暨罕见疾病防治学术论文集》,台北:行政院卫生署国民健
康局,2007。
  作者介绍:现职为儿科医师,在一间提供许多基因筛检的妇幼诊所工作。行医多年
后某一天醒来突然觉得人生不能只有看诊,于是栽进 STS 领域,但由于领悟力太差目前
成为 STS 界的逃兵。未来希望成立一间工作室,让所有对台湾艺文、社会议题、科技医
疗等领域有兴趣的旧雨新知有个满满的大平台可以尽情对话, 为这片土地贡献一份小小
心力。
http://stssonata.blogspot.tw/2017/04/blog-post.html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