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una283 (无)
2025-07-17 09:31:44https://i.imgur.com/AI1bUhG.jpeg
劳动部今年四月发布的
“113年15-29岁青年劳工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https://statdb.mol.gov.tw/html/s1/svy13/1311all.pdf-
使用15-29岁113年6月1,419,351人的劳保资料
以及113年10-11月回收的4,091份问券调查
样本的地区、职业类以及任职公司员工规模
与母体分布比例接近
里面最有趣的除了上一篇指的科系相关性外
就上图“获得现职求职管道”
一半为民营求职网站,这并不意外,
有意思的是-亲友、师长及学长姐推荐
以下依学士、研究所分述
学历。亲友推荐。师长学长姐推荐。公司网站
大学。24%。3.7+2.7=6.4%。4.6%
研所。13.9%。8.4+6.8=15.2%。9.4%
一般来说,师长学长姐推荐或公司网站录取的
对照职业需求的技术层面较高
而亲友推荐的可能较偏向家庭或个人特质
大学毕业的近1/4靠亲友这点是蛮令我意外的
相反地,研所毕则是近1/4靠推荐和公司网站
这应该与研所所学才较接近职业需求有关
前篇有贴过的
“认为任职工作与所学有关的统计图”
学历。相关性低。相关性高。普通
大学。30.3%。30.4%。39.3%
研所。9.1%。49.4%。41.4%
的确也是研所毕业才较贴近职业需求
这不是指研所学习的2-4年中才有价值
而是指,现在专门技术得经4+2以上的累积。
大学仅是习得这技术的基本常识
有能力的学生,选择科系应以研究所为目标。
对于还没有什么方向的,比起跟着潮流选志愿
不断在重考转学中轮回
不如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大学环境
大学尽情交友参与各项活动
充实自己的视野与人脉
大学毕业就靠基本素质找工作
到职场上去历练探索学习
因为台湾的研究所,有卡论文这关,要脸的教授大多不敢乱来。至于,台湾的大学太容易毕业了,根本没在把关的....
楼主:
una283 (无)
2025-07-17 10:38:00也是,多个论文把关至少多一个筛选机制
作者:
lovehan (寻找初衷...)
2025-07-17 15:00:00去职场探索学习根本再度证明学习历程 is shit (咦)
作者:
licha (我要玩踩地雷)
2025-07-23 00:43:00后段大学的学历才是无用 别被媒体断章取义了
靠亲友有什么好奇怪的, 台湾小店家那么多, 家里接着做的都算透过亲友呀
作者:
cradredtade (☆☆☆☆☆☆☆)
2025-07-25 16:05:00大学同学家是做传产的 他说来这里念大学只是交朋友一毕业就继承家业
楼主:
una283 (无)
2025-07-25 18:15:00以前公司偶尔会安插股东小孩来过水混经历
作者:
vbn22 (vbn22)
2025-07-28 02:29:00富不过三代 没本事公司一样会倒掉大部分公司存活率不超过15年
之前看过美国的一个研究 家族企业能撑过100年的不到1%台湾现在才进到第二代而已中南部传产这波关税会被扫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