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征文] 人生是马拉松

楼主: JingJing00 (晶晶)   2016-09-04 06:47:09
非常乐见有更多的讨论,才能激荡出更多不同价值观,而这一定不会是非黑即白。
如果离题,版主也可删除。
※ 引述《acbwanatha (小杰富力士)》之铭言:
: ※ 引述《JingJing00 (晶晶)》之铭言:
: : 你还在牺牲各式各样高中生活,换取读书时间,为了考大学吗?
: 在记忆力鼎盛的时期,
: 不多读一点,
: 难道要等到4、50岁才学苏轼的老爸?
是应该要多理解更深的图论呢?还是应该把时间花在背英文字首字根?
或者练习英文口语? 人的时间与精力是有限的。
: : 在科学领域里,不断探讨的就是如何有效运用资源。
: : 应用在考大学上,就是如何决定自己要多少心力读哪些科目,以考上目标的系所与学校。
: : 并不需要认为一定要每一科目都读,不断用意志力强迫自己,
: 我以前就是只读自已有兴趣的历史,
: 虽然全国前100名,
: 但是没有用啊。
: 也考不上台大,
: 把多的时间拿去英文、数学,
: 结果一定不一样。
考上台大不是最后的结果...从大学毕业后三四年后才是, 对吗?
: 这就是偏食的坏处。
: 聪明人都是每科都很均匀的分配时间和心力,
: 不信你问板上曾考上医科的学长姊。
医科几乎每科目都采计, 当然需要均匀分配时间与心力,
这是策略与目标选择的问题。
: : 你认为自己能保持那样,读五六种天差地远的知识到50岁吗?
: : 还是在强迫的状态下,读一两种相关知识到50岁,会有更好的人生发展?
: 这的确是一个很耐人寻味的话题,
: 我也好奇了十几年了,
: 到底是偏才会赢,还是通才会赢?
各行各业的资深阶层都是钻研在一小块领域有所心得。
: : 有的时候读累了,有人能用意志力强迫到一天读12小时。
: : 令人佩服,但对长久的人生来看未必有益。
: : 考上大学了才是开始,这四年才正式决定未来的职场技能。
: : 人都和橡皮筋一样,压缩到一定程度,反弹程度会很大。
: 你平常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就不会有压缩的情况。
: 知识经济的时代,要把读书当成像呼吸一样地正常。
没错,但并不是全部读,而是要抓最有利的读。
读流体力学?读离散?读刑法原理?读关系代名词子句?
: : 另一个例子当然是外文类的科系,牺牲时间在一些对未来毫无影响的知识,
: : 例如地理洋流、排列组合,基本上完全是错误的投资。
: : 也许,因为高中生高一开始就被全部科目追杀,似乎很难了解自己该使用何种策略?
: 事后看,高中学的那些知识都只是基础而已,
: 如果你觉得读那些很难,
: 也许是自已智能发展上有问题,或是时间安排上出了问题,
: 等你上大学、研究所,回过头来看,
: 那些东西根本就是再基础也不过的东西而已。
有些知识在可预见的短期的几年内用不上,假如能利用那些时间,
花在更相关的知识上,就能够在专业领域上走得更深。
: : 但这其实是认识自己的绝佳时机,在烦到不行时,最能读得下去的科目,
: : 原则上就是自己有兴趣的科目。
: 问题是你的职涯都得花很多时间去探索,
: 除了少数人的父母在他们从小就限定了如医生这条窄路。
: 事实上,社会上很多人到了30几岁还不知道自已到底该走哪条路。
: 所以涉猎各学门的知识就是一种保险,
: 别过早断了别条路。
很多人无法确定职涯的结果,难道不是因为被逼着读全部的科目吗?
我非常赞同到了大学广修各科系的科目,感受到需求后选修,去跨越跨领域的障碍。
但不是在没有任何学习动机的高中,被强迫把时间花在那些几百年前的理论的高中科目。
: : 而这方法绝对不会是一直告诉自己要暂时牺牲,换取被构筑的、印象中未来的美好。
: : 很多没列在考科上的书籍,17岁时看和20岁时看都会有不同人生体验。
: : 和高中朋友出游,和大学以后相比,又是一种不同相处模式,不同的人生回忆。
: : 考到自己理想校系,不就是为了有自己想要的人生吗?
: : 牺牲掉17岁的? 人生也只有一次高中时光。
: 我觉得你认定把心力灌注在读书上面是一种牺牲,是一种绝对错误的认知。
: 对于基础知识的探索和掌控,替未来进入大学知识殿堂打下基础,
: 到底有何不对?
: 这难道有碍于拟定策略?
应该把想说的再精确些:
把心力灌注在可预见的发展上用不到的知识,会是一种浪费。
能替大学知识殿堂打下基础的,不会是全部的高中科目。
医学系的数学其实也用不了高中学的那么多。
如果以后真的有需要,之后再以自发性的强烈学习动机钻研特定知识,
如生物力学之于骨科,如自然语言处理之于外文系
这就是我所说的有效率的利用时间,减少弹性疲乏的机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