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 人生是马拉松

楼主: JingJing00 (晶晶)   2016-09-03 07:08:53
你还在牺牲各式各样高中生活,换取读书时间,为了考大学吗?
在科学领域里,不断探讨的就是如何有效运用资源。
应用在考大学上,就是如何决定自己要多少心力读哪些科目,以考上目标的系所与学校。
并不需要认为一定要每一科目都读,不断用意志力强迫自己,
你认为自己能保持那样,读五六种天差地远的知识到50岁吗?
还是在强迫的状态下,读一两种相关知识到50岁,会有更好的人生发展?
有的时候读累了,有人能用意志力强迫到一天读12小时。
令人佩服,但对长久的人生来看未必有益。
考上大学了才是开始,这四年才正式决定未来的职场技能。
人都和橡皮筋一样,压缩到一定程度,反弹程度会很大。
压缩的越多,越会反映在大一、大二,甚至大三,甚至永远...厌恶研究知识。
回到有效利用资源的主题,指的是了解自己,设定自己最有利的目标校系
这校系绝对不是在每一科都花一样的时间,而是重点锁定一科花费50%心力后,
再决定剩余科目的优先级。因为高中科目有许多对未来的人生是一点帮助也没有的。
举两个极端的例子,对写程式很有兴趣,基本上80%时间都可以拿来念数学跟英文,
熟背唐宋八大家的文章,对你的未来一点帮助也没有。
也许,考不上众人眼光的第一志愿,第二,甚至第六、七志愿。
但那两个科目会对未来人生有重要的影响并打下基础,
而且同时也会有丰富的高中生活。
更别忘记如果你很有兴趣,也许17岁时已有许多作品,被一些老外知道。
另一个例子当然是外文类的科系,牺牲时间在一些对未来毫无影响的知识,
例如地理洋流、排列组合,基本上完全是错误的投资。
也许,因为高中生高一开始就被全部科目追杀,似乎很难了解自己该使用何种策略?
但这其实是认识自己的绝佳时机,在烦到不行时,最能读得下去的科目,
原则上就是自己有兴趣的科目。
接着就能研究该科目哪个大学系所采计较多。
因为那表示,未来如果你在生活上有困难,心力交瘁时,你仍然能利用这知识专心思考,
为自己获得生存价值。
原则上,这种拟定策略,执行,评估,是未来人生任何一个阶段都会碰到,
找工作时要利用自己的优势谈薪水,工作上执行专案时也是掌握资源后决定如何做。
无论如何,都不会是用意志力强迫的方式,去找工作,去执行专案。
而是去思考,去寻找在何种情况下,哪个方法最有效率。
而这方法绝对不会是一直告诉自己要暂时牺牲,换取被构筑的、印象中未来的美好。
很多没列在考科上的书籍,17岁时看和20岁时看都会有不同人生体验。
和高中朋友出游,和大学以后相比,又是一种不同相处模式,不同的人生回忆。
考到自己理想校系,不就是为了有自己想要的人生吗?
牺牲掉17岁的? 人生也只有一次高中时光。
所以,读累的时候,除了站起来走走喝杯水,也想想是不是已经牺牲、失去太多?
一不小心累积过多的弹性疲劳,其实,反而影响到未来长久的人生。
作者: PlatycodonBK (黑桔梗)   2016-09-03 23:11:00
赞同原po 有时候心态的变化不是自己可以调整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