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转录] 蜀汉的人当初有想到灭国这么快吗

楼主: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25-04-30 17:44:21
回应推文,先讲结论,我认为邓艾在蜀国逛大街的时机,最好提前到成都投降之前
理由是他在拿下成都前后的支持度,天差地远,兹说明如下:
原本邓艾伐蜀前得人心,为何伐蜀后完全颠倒过来?《晋书唐彬传》:
司马昭"以(邓)艾久在陇右,素得士心,一旦夷灭,恐边情搔动,使(唐)彬密察之。彬还,白(晋文)帝曰:“邓艾忌克诡狭,矜能负才,顺从者谓为见事,直言者谓之触迕。虽长史司马,参佐牙门,答对失指,辄见骂辱。处身无礼,大失人心。又好施行事役,数劳众力。陇右甚患苦之,喜闻其祸,不肯为用..”"
《晋书段灼传》:
"以(邓)艾性刚急,矜功伐善,而不能协同朋类,轻犯雅俗,失君子之心,故莫肯理之"
PS:上述的雅俗,固可能解作雅俗共赏的那类意思,但考虑同时代西晋初陆云《吴故丞相陆公诔》:
"思维雅俗,发愤戎衣,永言礼乐",这里的雅视为动词-使雅,似乎也通,故轻犯雅俗或许可视为
轻易的不让想抢的人恣意妄为,使之雅化而不抢,君子是不会如此不体谅兵卒的需要的
愚见以为需对照另一个在成都带头的钟会行径,〈钟会传〉写他以治道不力为由
军法处斩功臣许褚儿子-许仪,"诸军闻之,莫不震竦"
邓艾性刚急,那忤逆者还不直接就地正法,简单干脆!问题他没有这么干
对比钟会的极刑,邓艾仅是辱骂手下罢了,足见这位登山家有能力带领大家濒死拼出活路
不是没有道理的,他就有办法念大局为重,压抑住怒火,只在口头上占你便宜
让你在想办法在他日戴罪立功,总比到阴间根本没机会还债的好
问题出在灭蜀后的分赃!《三国志后主传》:
"(钟)会既死,蜀中军众钞略,死丧狼藉,数日乃安集"
显示魏兵很一般般的,打赢就想死命抢钱抢粮抢娘们,窃以为《晋书段灼传》所谓的轻犯雅"俗"
指的就是不成文好康,然而却碍于钟会军令如山,而直到谋反失败前,都不敢妄动
有些类似吕蒙夺荆州后的情况
回头看邓艾,他就比钟会更早在成都当老大,邓艾底下人有贪念也只能先吞了,不然肯定会挨一顿臭骂
才会让邓艾披上处身无礼,大失人心的恶名
更甚者,《世语》提及"师纂亦与艾俱死。纂性急少恩,死之日体无完皮"
这位师先生乃是反败为胜,逆转诸葛瞻的关键,不无可能邓艾对爱将争议只眼闭一只眼
以致把师纂的锅都推给了邓艾?
钟会只是斩了犯错者,天知道"少恩"的师纂有没有比斩更羞辱人的行迹,不然何必沦落至体无完肤这么惨了
一种可能情况是:钟会诬陷邓艾,底下人堵烂师纂,连带放生邓艾
至于邓艾"好施行事役,数劳众力。陇右甚患苦之",不妨想成既然不占百姓便宜,不超出百姓能负荷的程度
那当然就只好挪出魏军士卒自己跳下去做囉,毕竟"大失人心",失的并非百姓的心,而是被他骂的手下啊
所以〈邓艾传〉这么一句:"修治障塞,筑起城坞...吏民安全者,皆保艾所筑坞焉"
说明邓艾不是没事喜欢虐待,而是有目的之所为
作者: kaito2198 (kaito2198)   2025-04-30 23:17:00
这正好是邓艾骄矜自得意满的佐证,不然长年带兵怎么会不知体恤将士,分明就是得蜀得意忘形了。
作者: meredith001 (ああああ ̄▽ ̄)   2025-05-08 09:08:00
有道理其实就是一个长年人和不佳的主管偶然得到某位高层赏识被提拔上位,然后立了大功之后显露本性。Y然后师攥的案例我想不会只是个案 会臭嘴的主管不会只会一名部属臭嘴 必然长期积怨 最后打下成都大功想说可以分赃结果又搞一出拉拢民心的事最后就钟会事件爆发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