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ander112233 (ander112233)》之铭言:
: 缘起:只是一篇文章而已,其实就是个粉丝自吹自擂自弹自唱的文章。
: 看着文章内容,年纪老大的我只是一笑置之,想着“我也曾有那样的青春”啊,本来就这
: 样翻过去了
: 只是,看到蜀汉基本国策“重门之策”,这镕铸著刘备的识人之明、三代汉中都督(魏延
: 、吴懿、王平)的心血浇注、三代丞相(诸葛亮、蒋琬、费祎)的尊重制度所形成的卫国
: 长城被提出来,我就好奇多瞥了几眼,……
重门肃壁之争是一个长期被过度解释到歪楼的争议
他远比想像中来的不重要、也跟蜀汉的命运没有直接关系
首先看看原文中重门之策是怎么讲的:
初,先主留魏延镇汉中,皆实兵诸围以御外敌,敌若来攻,使不得入。及兴势之役,王平
捍拒曹爽,皆承此制。(《三国志‧姜维传》)
就这么寥寥几句话而已。没有实际的防守配置纪录、也没有临敌时如何实际操作的记载,
能参考的战役,仅有〈王平传〉中的兴势之战记录,
但从记载中看来,也仅仅是确保兴势、黄金两处桥头堡,
使曹魏军队不能深入汉中核心而已。
有没有效?当然有效。
是不是魏延首创?当然不是。
因为他的前任,张鲁就是这样守的。
魏名臣奏载董昭表曰:“武皇帝承凉州从事及武都降人之辞,说张鲁易攻,阳平城下南
北山相远,不可守也,信以为然。及往临履,不如所闻,乃叹曰:‘他人商度,少如人意
。’攻阳平山上诸屯,既不时拔,士卒伤夷者多。(《三国志‧张鲁传‧裴松之注》)
基本跟曹爽碰到的问题类似,老曹本来以为只有阳平关有防备,
其余旁边山上不会设备,结果到了一看发现张鲁(张卫)连周遭山上也设了一圈营寨,
老曹哑然,只好从这些山寨开始拔,问题是拔不下来──故事先说到这里。
....等等不对啊,老曹那时一路就直接打阳平关了,
跟曹爽打半天摸不到阳平关不同啊!可乐怪你是不是蒙我?
....当然不是,因为进攻路线不一样。老曹从武都由西往东打的汉中,
自然第一关就是阳平关。但兴势之战时武都不在曹魏手上。
所以曹爽只能由东经由兴势山攻打汉中。....但请注意,魏延担任汉中太守的时候,
蜀汉手上也是没有武都的。当时曹魏若要攻击汉中,像曹操一样走武都打阳平,
可能性会远高于像曹爽一样爬兴势山过来打。换言之魏延要来设计这个“重门”之策,
他必然要把阳平关跟其周遭的地势考虑到“诸围”里面去,
而阳平自古以来本来就是汉中的第一道防线,是因为蜀汉夺下武都让他的地位产生变化。
说到底这个“诸围”的范围,本来史无明书,
姜维设计的肃壁之策反倒有明确记载其布防方式。
也就是说,大家捧了又捧、玄之又玄的“重门之策”,
说穿了就是“依汉中天险于外缘构筑防线以防御汉中核心地带”──那问题就来了。
──请问哪一个三观正常、有基础军事常识的指挥官不会这样守?
你叫马谡来搞不好也是这样守啊,他最喜欢爬山了。(误)
至于姜维也没有全盘否定重门之策,他肯定重门之策“适可御敌”。
陈寿之所以记下这个再基础不过的防御措施,拿来跟姜维后来的布防相比较,
基本就是要拿来臭姜维战略失误害蜀汉亡国的。然后后世有人附和(胡三省),
加上网络刚开始吹起翻案风养出一票魏延粉,为了彰显魏延的英明神武加倍吹捧,
重门之策好像就变成一个什么很了不得的大战略──但他本质就是朴实无华的防御战略。
不是没用,但就很一般,就你有城墙有天险,常识上就是会依靠这些布置你的防守,
如果你有天险有城墙却选择舍弃这些而布防,不是白痴就是要搞事,又或者二者合一。
(这边稍微岔个题,提一下魏延。魏延担任汉中太守这一段很多人津津乐道,
但实际上他在汉中太守任上全无实绩,只有那句大话,跟这个其实很普通的重门之策。
而兴势之战并不能作为魏延高瞻远瞩的证明,因为如前所述,
魏延这个布防就很一般正常的布防,稍有能力的武将大概第一直觉都会这样布防,
而王平也不是死抱着魏延的教条,而是依据自己对现场的判断调度指挥的。
只是这也不是魏延的问题,啊他汉中太守任上就没人要打他,
但个人觉得还是不宜太神话他汉中太守任上的表现。他就看起来是个称职的太守,就降。)
行文至此就一定要回答一个问题了,
即姜伯约到底是白痴还是要搞事,还是一个搞事的白痴?
以姜维肃壁之策的初衷来看,他看起来是想搞一发大的,做防守反击,
符合传统上对他急功好利的批评。但如果曹魏每次入侵,只是把曹魏“挡”回去,
长远来看的确也无法达到缩短两国国利差距的目的。
简单来说,重门正、肃壁奇,重门稳健、容错率高,但无助于改变局势;
肃壁风险高、容错率低,但报酬也高。
你可以说小国经不起太多出错,所以不该选容错率低的战略,
也可以说小国必须要抓住每一个翻盘的机会,所以应该选报酬高的战略,
两者在纸面上我认为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而我们事实上是以结果论是非。
就结果而言,汉中被破,蜀汉灭亡。但这些真的都是肃壁跟姜维的问题吗?
其实要注意肃壁之策是一直有发挥作用的。
汉、乐二城,以及姜维布置的外围防守,直到蜀汉灭亡时都没有被攻陷的记录。
而尽管姜维将防线退缩到剑阁,仍然有效的遏止曹魏的攻势,并使其出现补给困难,
而让钟会萌生退兵的念头。是什么让肃壁之策产生破绽的?阳平关的失守。
阳平关为何会失守?守将蒋舒开城投降。这样的事件是一个战略计画之初、
可以预见、并必须要将它纳入考量范围的风险吗?
我前面说过重门实际上是一个常见的防守战略,所以我们也可以参照类似的战例。
老关在荆州布置的防务实际上也与重门类似。外围插满烽火台,
并有旧将士仁驻守外围要地公安,内部重镇则有国舅糜芳坐镇。结果如何?
如果说这个例子有点牵强,那我们再回头把老曹打汉中的故事说完。
老曹最后怎么打赢的?一说是老曹的部队迷路莫名其妙摸到敌军后方,
一说是真的麋鹿数千头撞进张鲁军营造成夜惊,反正都是莫名其妙打赢的。
举这两个例子,并不是要说明重门之策没用,而是要说明,
如果外在条件的影响过于巨大的时候,你本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不一定会影响最终的结果。
这里所谓的外在条件影响,包括大环境变迁的因素,以及人智不可预测的突发事件,
比方说将领阵前投降。以灭蜀战役的状况来看,就算姜维当时仍然沿用重门好了,
如果诸围的其中一个守将是蒋舒呢?他一样开寨投降,魏军不一样长驱直入?
以重门有限的战例跟不完全的叙述,我们不能直接就保证他的防御崩了一角仍能运作正常,
也不能保证阳平关与汉、乐二城的守将在这种情况下仍然能坚持岗位,
而不是弃城后撤或甚至开城投降。换言之,如现实灭蜀一样最坏的状况仍是有可能出现的。
蜀汉灭亡的过程就如同一个本来就搞坏身体的人,突然得了最新型的新冠肺炎、
看病的途中又遭到砂石车撞,最后在急救的过程中因为医师失误而致死──
也就是说,本来因为政争而造成朝政混乱的蜀汉,在曹魏入侵的一系列过程中,
所有被认为最不可能发生的最坏状况通通发生了──直到诸葛瞻在绵竹阵亡之前,
蜀汉会灭亡的机率都是相对比较低的。
这种情况下去争论最初前线的防御战略有没有错,真的是旁枝末节了,
政争造成的指挥系统混乱才更像是罪魁祸首,不然也可以说本来依照姜维的指示,
阳平的守将会是廖化跟张翼,应该没有人会怀疑这两人的能力与忠诚。
姜维也不是选在蜀汉国力衰落之时,突然说我们要改成高风险高报酬的防守战略的,
回头来说兴势之战,王平当时选择坚守外围的战略,
其中的考量是,当时曹魏已经是趁虚入侵了,如果再后撤,是示弱,气势上更输一截,
发生不可抗力因素事件的机率就会提高,所以他积极外守,其实是稳健的打法。
但设始那时已有肃壁的防卫战略与准备,给王平来指挥,对上曹爽之无能,
未必打不出等同于现实兴势之战甚至超出的战果。
国家兴盛之时,就算迭有变故,仍然可能重新站起来;
但国家衰弱之时,一件不幸的事故,就可以让整个国家万劫不复,
说重门肃壁之争没有想像之中重要,就是基于这个原因,
两个纸面上没有明显优缺的战略计画,国家正常的时候都不会出太大的篓子,
但国家衰弱的时候两个计画出问题的概率也就都差不多,
因为国家已无正常执行计画的能力。
所以比起哪个计划比较正确,更该关注的应该是国家衰退的原因。
....最后还是要讲一下。原PO也是老朋友了,实在不忍苛责,
但是有些论述如果没有具体的史料可支撑不如不讲。
不然精彩固然精彩,但看起来实在很像小说家言。
特别是拿兴势之战跟王平意见相左的“或曰”影射成姜维是绝对毫无道理的。
兴势之战提出退守汉、乐的意见是基于汉中守军薄弱,因此不如后撤待援,
这跟姜维事后提出的进取型防卫战略逻辑是截然相反的。
姜维从史料上也看不出任何跟王平结仇的痕迹,
至于说到兴势之战的功臣,不外乎刘敏、杜祺,
一个封侯、一个干到大将军司马、监军,史书明明白白写的终至“大官”,
这能叫“不知所终”,那《三国志‧蜀书》里不知所终的一捞一大把,
总不至于都是姜伯约的锅吧。
让本来是为了释疑的文章看起来像带风向黑姜维的,我想不是原PO的本意。
本来觉得不会打很长的,没想到还是打了落落长一串,
这就叫口嫌体正直?(跑)其实我真的觉得这个议题除了捧人踩人以外,
没有更多的讨论价值了,虽然不至于像子午谷那样,在纸上讨论未曾执行过的战略,
但出问题的关键点终究不在于战略本身的不可行,而在于国家没有余力正常执行战略。
真要说也只能说主事者没有早点察觉国力的衰退而及时再度更改战略,
但主事者都斗成一团了,就....如前面一直提到的,
真正的关键点,并不是两份战略之间的优劣之分。
以上是个人对重门肃策之争这个议题的看法,就请先进同好不吝指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