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刘巴的货币操作

楼主: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18-02-10 21:53:20
※ 引述《Houei (金山好吃粥,伸!)》之铭言:
: 小弟不熟经济原理,只是对三国之间相互的经济行为有兴趣罢了
: 时间表如下
: "(嘉禾)四(235)年夏....魏使以马求易珠玑、翡翠、瑇瑁"(〈吴主传〉)
: 之后孙权两次铸行虚币大钱:
: "(嘉禾)五(236)年春,铸大钱,一当五百、"赤乌元(238)年春,铸当千大钱"
: 首先简述对益州旧五铢流入东吴的切入点,一点点小看法
: 〈倭人传〉这则叙述表明南中贸易的重要性:
: "大秦道既从海北陆通,又循海而南,与交阯七郡外夷比,又有水道通益州、永昌,
: 故永昌出异物。前世但论有水道,不知有陆道"
: 大家都知道"器用周赡"的蜀汉北伐,是在刘备死后从南中挤出来的
: 查刘焉父子的益州时期,好像也找不到经营南中的详细记载
: →建安年间的巴蜀百姓,很难从南中对外贸易当中,获得较为罕见而珍贵的宝物
刘焉父子的确没有经营南中
但不代表南中跟交阯没有贸易
比如刘巴就是走牂牁道入蜀被怀疑拘留,从交阯走牂牁道至蜀是逆行,
从蜀到交阯是顺行,两方交易主要是高单价的奢侈品
零陵先贤传曰:巴入交阯,更姓为张。与交阯太守士爕计议不合,乃由牂牁道去。
为益州郡所拘留,太守欲杀之。
讨论这段历史要注意史书的特色:记变不记常
尤其关于经济跟财政一向是三国时代传统史书的弱项(不管后汉书或三国志都缺
食货志,提到的内容大多是泛泛而论,缺乏实际如何施行)
: →贸易对象基本锁定魏吴两方势力,有蜀锦在,哪怕曹操废五铢而以物易物
: 可惜魏蜀之间地形限制大
: →专程跑东吴一趟,执行一次性的购入大量珍宝并回流套利,较为可行
: 旧五铢从蜀地向东吴流入的情况,持续到孙权几乎年年北伐
: 物资 & 人力损失巨大,导致物价理论上低不到哪儿去的嘉禾年间,会开始起了一些变化
: 以下开始考虑如果再允许从蜀地进来五铢,则:
: 1.有董卓铸小钱导致通膨为前车之鉴,但小钱面额不如大钱,在找零钱时方便许多
: 而大钱会让卖家有为保存预期价值不变的旧五铢,而把价格订在五百的整数倍之虞
: 譬如原本600卖1000,多取的部份可能倒退回以物易物的方法
多取的部份会采收旧五铢,然后涨上去的物价卖官
因为这是有利可图的路径
还要注意流通的速度,孙权推行不是很快,
从吴简来看直到嘉禾6年荆州都还没有用孙权的大钱
而从其他简牍赤乌2年荆州的物价才明显受到大钱冲击
: 当然卖家会声称随打仗而来的物资短缺,将来一定因缺货而会再涨
: 买回去囤积以后可以赚差价...问题谁也不敢保证孙氏政权铁定能长长久久
: 就算没被叛贼、盗匪抢走,则维持最低的基本开销而减少奢侈品,也是没销路可言
: 所以拿珠玑等宝物交易较实用的马这笔纪录,仿佛史书找不太到相关非难的评论?
: 实际上甚至可能有助于以物易物,尽管愚见以为能帮的有限
: 抵销不了太多负面影响
: 结果变成原本没必要换的东西,为了换而换,除非像曹魏一样以实物缴税
: 但爬文发现以杂税为主的吴简,税的本体似乎还是货币?
税的主体还是粮
布、钱没有粮的重要,有收但能折算成粮
但间接税大多收钱没错
: 有意思的是,无论《吴书》或《建康实录》,都写会稽太守车浚死因和算缗无关
: 他只想基于荒旱而开仓赈贷百姓而已
: 反倒跟荒旱扯不上关系,收不到商人算缗的是湘东太守张咏
: 吴简所见,涵盖到湘东也十分合理?会稽的话稍微远了些....
: 2.承上,物价飞涨的东吴,遇到蜀民捧著旧五铢来购买物资时
: 若照东吴当地的东西都很贵的方式卖,蜀民肯定不买单
: 军事必需品不怕卖不掉,因为政府有战争需求,最多就是严禁这类物资对外流通
: 问题出在非军事必需品,东吴老百姓宁愿留大钱来缴税时,就会在自家境内卖不好
: 而有卖给蜀民的空间存在,也无须加以限制,毕竟并非什么东西都可以不用找零
: 这时大泉五百造成的不便→加速民间窖藏五铢→愿意压低价格→只求得到旧五铢
: 产生类似劣币(大钱)驱逐良币(五铢)的效应
: 对东吴政府 or 铜器商人而言,更没有熔毁足值的旧五铢而再铸的必要
: 任意铸大钱的后果很明显,那是否意味着,之前吴国的市场状况虽不至于通货紧缩
: 即便征战连连,但物价尚称平稳→孙权为一雪被刷战绩之耻→铸大钱向民间买更多军资?
: 否则假设市场已为高物价而叫苦,仍不惜动摇国本砸在大钱五百,未免太不合理了
其实这才是合理的,因为连年透支所以铸大钱或小钱,
这是很多政府做过的蠢事(董卓做完不久,孙权就接着干一样的事)
因为主政者总认为政治力量能压过经济力量,直到被经济力量反噬到痛才会停止
远的不谈,光看现在的委内瑞拉就知道直到现在还是有政客相信这套
: 最后大钱政策失败,会不会其实也不完全归咎于过度通膨,而只是民众嫌不方便而已...
没这回事,一定是因为通膨失败,不然之后的会子推行一样是失败过后重发
重视信用才能成功,为何会失败?导致通膨
如果民众嫌不方便是失败主因,那明代推行大明宝钞为何没人想用?
比起银两跟铜钱,纸的宝钞不是更方便吗?清代钱庄的钱票、银票不就是纸做的?
无法撑起价值而已
现代人太习惯信用货币,已经忘了这是几十年前才发展出的现代金融体系
: 再回头看〈朱据传〉这段,刚开始在下单纯解读为威胁皇帝控制力的奉邑制的替代方案:
: "嘉禾中,始铸大钱,一当五百。后据部曲应受三万缗,工王遂诈而受之,
: 典校吕壹疑据实取,考问主者,死于杖下"
: 后来拜读了as大推荐阿部幸信关于吴简的书里所提,吴简的调一部份在县级回流到民间
: 调整物资的供给,这理论延伸成把这些部曲,想成是类似货物兜售
: 是不是就通了呢?
: 因为如果不趁还有一定量的招募来源(逃兵、逃户),藉竞争关系而压低价格时
: 由国家介入出钱养他们,则虽然战事连连产生的人力需求大
: 但国家的财政并非只处理人的问题就够了,其他建设荆州等前辈提过的消耗,也是不少
: →合理范围内,拨去养部曲的预算,就是那些而已→自然得趁便宜时购入
: 当然啦!不可否认会有因价钱不够高而影响战力,甚至日后脱逃的隐忧就是了
: 于是乎又牵扯到分配问题,假设分配国家买来的私兵,给平民出身的将领
: 那对财力够的世家大族岂不是不公平?这部份愚见以为可能的弥补途径为:
: 1.赏赐部下,我们知道从交州有很多贸易来的奇珍异宝
: 有名到连曹丕都曾向孙权要求进贡过象牙、犀角等
: 2.把"复客制"为免除百姓对政府缴税、服役的义务,转型成为全归世族所有
: 且减少调查户口、赋税,变相纵容人口合法荫附世家大族
: 问题世族、豪族的荫附显然跟皇帝所有的,国家生产力成反比(∵编户稀少)
: ok..既然拉拢世族是必要的权宜之计,不才在下也只能从其他记载
: 去找出平衡这现象的方法,其中之一便是吕壹"造作榷酤障管之利"(〈顾雍传〉)
: 让酒成为国营事业,姑且不论牵扯到玩弄权势的层面
: 至少确实有段期间,是得到孙权同意实行的
: 直到《江表传》所载孙皓时,仍看得到酒的专卖:
: "(何)定佞邪僭媚,自表先帝旧人,求还内侍,皓以为楼下都尉,典知酤籴事,
: 专为威福",中间维持了多久好像没写?
: 铁的专卖,则见于《通典.职官九.少府监》:
: "秦及汉郡国有铁官。诸郡国出铁者,置铁官长、丞。晋冶令掌工徒鼓铸....
: 江南诸郡县有铁者,或置冶令,或置冶丞,多是吴所置"
酒、铁、盐是官方专卖,这没问题,吴简就有相关的内容
这是官方主导的市场(走私那是另外的主题)
: 这时再回头看上头提过的,吴简的调一部份在县级回流到民间,调整物资的供给..
: 上述做法假使能使得供需产生平衡,感觉也没必要再那么多调回流到民间
战争本来就会大量消耗物资,吴简的调跟你的想法相反
不是为了平衡,而是为了测试民众的征收底限
进行最大能力的调度才是主要目的
“供需平衡”那是近代名词,要求孙权了解太强人所难
: 配合国营事业营收,似可看作减轻税率可行也?例如〈诸葛恪传〉:
: "罢视听,息校官,原逋责,除关税,事崇恩泽,众莫不悦"
: 如此而创造皇帝、百姓、世族,三赢局面?
写的好听,是因为收不到吧?
因为这是加派再加派,早就超过负荷收不到的,这样写名声好听
想想现代政府宣称跟大家实际感受的差距就知道这种政治宣传的意义
: 附带一提,没必要多虑因魏吴之间缺乏如同魏蜀之间的崇山峻岭→较容易突破经济边界
: →虚币 & 足值实币(曹叡在227年就又恢复了五铢)两种钱同时并行的情况
: ∵承认孙权的虚币大钱,曹魏的损失可大了
: 少铜的曹魏,也不太可能放手不管自家五铢钱,大量流入敌国买东西
: 于是其中一种可行的替代方式,便是用进贡或交易的方式来避免魏的铜钱流入敌国
: 而非直接以铜钱购买,如上所述的两次求雀头香、珠玑等,孙权也都答应了
: 值得注意的是,魏文帝遣使求雀头香等是在谷价贵,罢五铢钱之后11月的事
: 在以物易物的环境下,用高价值的宝物来交换较贵的谷类,以充实军资,还算合理
: 至于孙权尚未铸大钱的235年魏吴那笔交易,在那之前227年曹叡已恢复五铢钱
: 然而...
: 1.毕竟北方的铜没南方多,故或许有机会让曹魏高层同意
: 让江东还没被废掉的旧五铢,流通到曹魏后,部份再镕掉另作他用?
: 问题另一边孙权可不会这么想,啊你曹魏就铜没我多
: 敌对立场当然希望你铜越少越好
: 于是乎曹叡才提出孙权较能接受的办法,那便是以物易物囉
孙权不会知道曹魏的虚实
铜虽重要但毕竟不是主要战略物质
这太多现代眼光了
: 2.说明曹叡在235年"大治洛阳宫,起昭阳、太极殿",其中放里面的宝物
: 部份是透过跟敌国交易得来,而非大肆搜刮民间抢来的,没违背他轻徭薄赋的作风
: 真有用抢的,我想有黑曹叡先例的王沈荀顗,也不会吝惜在《魏书》加上一笔吧
史书不写了吗?
三国志‧徐邈传
河右少雨,常苦乏谷,邈上脩武威、酒泉盐池以收虏谷,又广开水田,募贫民佃之,
家家丰足,仓库盈溢。乃支度州界军用之余,以市金帛犬马,通供中国之费。以渐收
敛民闲私仗,藏之府库。
这中国指何处不是明摆着吗?
: 3.承上,交易给东吴的马,史料太少不知是作战用还是运输用
: 如果被对方拿来强化骑兵,魏吴的骑兵能力差距,要想靠这些马追平,难度不小
: 魏蜀方面,蜀汉在买(实重比面额大的直百)、卖(蜀锦)两方,相较曹魏都具有优势
: 可惜却卡在地形
: 牛马骡驴等驼兽的用处应该不如预期,前有木牛流马的问世、后有兴势之战的教训啊
魏对蜀不是很重要的市场,西域才是
作者: ocean11 (深海)   2018-02-10 23:55:00
第二行是益州吧 我想说怎会出现夷州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