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bleak777 (花朵)》之铭言:
: 如题
: 想问一下
: 刘晔跟司马懿一样都是同期进来的
: 像陪曹操要攻打汉中就是他们两个
: 而刘晔的谋略也不下司马懿
: 但是为什么后来没有爬到像司马懿那么高的位子
: 到后来也都很少出现
: 甚至高平陵政变的时候也没出现
: 为什么刘晔会混得那么差?
刘晔这个人非常有意思,我满早就注意他了,
一直想写文介绍他一下,刚好利用这次机会来献个丑。
大家可以先注意看看刘晔早年的两个事蹟。
一个是老妈看老爸身边的小三不爽,临终告诫刘晔两兄弟长大帮老妈干掉她,
刘晔十三岁(老妈死时刘晔七岁),连冠礼的年龄都不到(他哥倒是到了),
就直接遵从母命公然入室干掉小三,径出前往母亲坟上祭告,然后再回家向父亲谢罪。
另一个是当时刘晔的家乡有一个大土豪郑宝,人称“最骁果”“才力过人”,
(记不记得曹魏还有谁以骁果称?)想要拉拢刘晔入伙,
刘晔反过来摆鸿门宴,邀郑宝过来要把他杀掉,郑宝不爱喝酒、灌不醉他,
刘晔的手下不敢发难,刘晔亲自就在宴席上斩郑宝,
然后带着家僮数人前往郑宝军营,用曹操的名义(刘晔先前见了曹操的使者),
把郑宝所有的部队都归于帐下──这样一个人,
他在KT最新一款三国志的数值,是统56武32 _A_
(KT:算不错了,统我帮他加了20点欸!)
所以我对刘晔他提出的战略评价一直都是四个字:“大胆华丽”
他的计策、乃至于他的为人行事风格,都是高风险高报酬、极富冒险精神,
像是得陇望蜀、或是夷陵之战攻吴的战略,
都可以看见刘晔年轻时那种大胆无畏、说干就干的神采。
另一方面,他也不是那种短视近利、只管眼前的投机份子,
他对形势的掌握、敌我心理的精算,也有一定的独到之处,
尤其是对对手心理状态的揣摩,他有他独特的一手,
这点又可以从他本传引《傅子》注,描述他与蒋济等人见曹操的时候,
准确的掌握对蒋济等人与对曹操的谈话技巧,而让自己超越蒋济等人得到重视,
以及他后来跟曹叡以及同僚间应对的狡智已见一斑。
刘晔就是这样的人,他最大限度运用自己的才智,攫取最高限度的利益,
并伴随着最大的风险,宛如在一无任何安全措施的钢索上,华丽翻著觔斗的特技演员。
可以说他跟贾诩的生活处事方式是截然对立的两面。
所以这样的人终有一天摔死也不奇怪。
刘晔最后的下场,就是在政治钢索上最后一次翻觔斗时失手了,就当场摔个粉身碎骨。
他毕竟还算好的,树敌并不算多,也不算严重冒犯当权者,
学他当榜样的小儿子刘陶,就真的死的非常悽惨了──惹火司马昭,直接被杀。
另外大胆的战略就未必是当时最可行的战略。
得陇望蜀,一旦成功固然刘备就直接完蛋,但失败呢?
可以看看张郃的下场,他原本的任务应该是协助三个氐王搬迁巴郡汉中边境人民而已,
却一头扎到宕渠去,深入过头,当场直接被三爷拿饺子皮包了吃掉。
再来是夷陵时攻吴,乍看没什么风险,但万一孙吴真的奇蹟般跟蜀汉达成和解,
把战事拖长呢?大家可以去算算从曹丕登基到夷陵之战打完,
曹魏──尤其是西北边境──爆发几次叛乱,这还没算上曹操身故时青州兵无故翘班,
万一战事陷入泥沼化(还不必打输),这些叛乱有没有加剧的可能性?
最后拿来跟司马懿比我是觉得有点怪啦。
司马懿有这样的地位,是因为他在曹丕还是世子的时候就跟着曹丕混,
是曹丕死党,起跑点就不一样了,刘晔怎么算到明帝时不过是三朝元老,敬而不亲;
司马懿可是曹丕府里出去的人,顾命大臣,用个不太适当的清朝讲法,
是曹丕曹叡父子“家奴”,本来就非同一般。
有时候现实政治,本来就不是能力比较强就一定适合高位,甚至是占据高位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