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DerLuna (阳月)》之铭言:
: 读正史会发现三国各有一个大将军都是没什么胜绩的...
: 魏国:
: 夏侯惇
: 战绩...早年有一些胜绩 但是败多胜少
: 不过基本上是元老亲族 能当到也还算不太意外
: 蜀国:
: 费祎 战绩只有兴势之战的援军 这勉强算一胜?
: 援军到没打敌人就退了
: 不过基本上是挂著这个名字当丞相在用的....
: 吴国:
: 这个最神奇了 就是诸葛瑾
: 当文官 跟顾雍差不多威 给他当丞相都还比较适合
: 孙权偏偏就是要让他带兵 然后一直打输 先输夏侯尚后输司马懿....
: 唯一一胜 是韩扁事件 是撤退战不说... 还是陆逊帮他弄出来的
: 而且基本上不是亲戚也不是非常元老( 阿 说元老对孙权可能算啦...) 又明明是文官的料
: 到底诸葛瑾是怎么当到大将军的阿...
: 其实这三个都有点微妙就是了 跟各位讨论一下
因为三国时期的大将军基本上不是只管打仗的
他们的实际职权类似首相或行政院长
(孙吴的例子比较特别,丞相跟大将军同时存在,然后又有上大将军
所以职权应该不如魏蜀两国来的大)
所以你看这三人有一个共通点
“人和”
夏侯惇自己推荐了不少人才,曹操也拿魏绛比喻他
费祎在诸葛亮时期就是丞相府里的润滑剂
诸葛瑾是孙权找来专业搓汤圆的
基本上能做上大将军,倒还不一定是看军功
人际关系与政治手腕也往往是一个很重要的考虑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