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ranpla (兰普拉)
2017-07-30 11:49:10※ 引述《littlehead15 (等待)》之铭言:
: 三国人才辈出,曹魏有五子良将,蜀汉有五虎上将,而东吴有“十二虎臣”,
: “十二虎臣”时三国时孙吴十二位将领的合称,这十二人以英勇善战而为人称道,
: 按照正史《三国志》为其列传的顺序依次是: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
: 、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他们为孙吴基业的开辟南征北战,立下了
: 赫赫功勋。《三国志》把此十二人合为一卷作传(卷五五·吴书十·程黄韩蒋周陈董
: 甘凌徐潘丁传),盛赞他们为“江表之虎臣”,故名。下面就一一介绍“十二虎臣”
: 生平事迹。
: 蜀国五虎将关羽 张飞 赵云 马超 黄忠 大家皆琅琅上口!
: 而魏国阵营却很奇怪的是,曹操手下有五位将军,被誉为“五子良将”,
: 他们分别是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右将军徐晃。
: 陈寿在编写《三国志》的时候,将这5人合为一卷,评曰:“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
: 良将,五子为先”里面却没列出猛将许褚 典韦.....有高手可以解释一下小弟的疑惑吗??
※ 引述《littlehead15 (等待)》之铭言:
: 三国人才辈出,曹魏有五子良将,蜀汉有五虎上将,而东吴有“十二虎臣”,
: “十二虎臣”时三国时孙吴十二位将领的合称,这十二人以英勇善战而为人称道,
: 按照正史《三国志》为其列传的顺序依次是: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
: 、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他们为孙吴基业的开辟南征北战,立下了
: 赫赫功勋。《三国志》把此十二人合为一卷作传(卷五五·吴书十·程黄韩蒋周陈董
: 甘凌徐潘丁传),盛赞他们为“江表之虎臣”,故名。下面就一一介绍“十二虎臣”
: 生平事迹。
: 蜀国五虎将关羽 张飞 赵云 马超 黄忠 大家皆琅琅上口!
: 而魏国阵营却很奇怪的是,曹操手下有五位将军,被誉为“五子良将”,
: 他们分别是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右将军徐晃。
: 陈寿在编写《三国志》的时候,将这5人合为一卷,评曰:“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
: 良将,五子为先”里面却没列出猛将许褚 典韦.....有高手可以解释一下小弟的疑惑吗??
说到东吴“十二虎臣”,在读本传时,不知是东吴“校事”横行还是法律过于严苛,
还是子弟后代们过太爽,好几位虎臣二代动不动就“获罪遭免”?
1.韩当子韩综:“权征石阳,以综有忧,使守武昌,而综淫乱不轨。权虽以父故不问,
综内怀惧,载父丧,将母家属部曲男女数千人奔魏。”
这家伙最猛,直接带着家人部曲落跑,一带就是数千人,不知道是不是韩综开了先例,
所以让孙权后来对待功臣子嗣都挺严苛的?
2.蒋钦子蒋休:“后有罪失业。”
3.甘宁子甘瓌:“以罪徙会稽,无几死。”
4.潘璋子潘平:“以无行徙会稽。”
除十二虎臣的后代们,只有周瑜的儿子周胤“以罪徙庐陵郡”,其他东吴重臣们的
“不良下场”,要不是因为“校事”、“两宫相争”、“孙峻、孙綝乱政”到最后
孙晧登基后滥杀,或是些个案如“暨艳案”、“虞翻”嘴砲等,也没有像上述这些
案例以“有罪”、“获罪”、“无行”直接带过,虎臣们的后代不知道到底是真的
过太爽还是被严格对待,又或者是东吴严重的派系斗争之下的牺牲者,就不得而知了...。
以前不知道谁写的,吴国的将领自主性太高,有点吴国的股东味道。我觉得君王会想弄死这些分权力的军阀也是刚好而已
作者: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17-07-30 12:59:00这是事实,改天来介绍一下孙吴的士兵武器来源,就会知道孙吴的虎臣跟蜀、魏两国的不同
作者:
gfdsa (假扮的大仁哥)
2017-07-30 16:55:00大概就是毛利体制,国人共主...
其他国家官也是一大堆,但只有吴国官跟领地挂钩,地又跟兵挂钩,官不够封就只能剔除这些二代除了犯罪被拔兵权,父亲早死被拔兵权的也不在少数
作者:
supersd (阿拳)
2017-07-31 14:33:00这样不就跟日本战国结束后的封建制差不多?
作者:
bulank (布兰克)
2017-07-31 19:23:00感谢asdf95
作者:
HAHAcomet (值得信任的彗星å°å¤©ä½¿)
2017-08-09 17:15:00陆逊--会稽守护86万石 朱桓--吴郡藩49万石 这样吗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