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小论东汉至南北朝货币(一)东汉铸钱小议

楼主: teyao (河间献王翟中虚)   2015-08-01 10:51:28
  货币史我不算熟,所以先简单谈个小问题。
  四出五铢铜质不好,但铸工并不差,轮廓清晰,文字工整,造型有特色。虽
然是个失败的货币,但很受蒐藏者喜爱(这可参蔡养吾《中国古钱讲话》、蒋若
是《秦汉钱币研究》,前者是蒐藏家)。再者,钱的优劣是比较而来的,四出五
铢固然远不如西汉之五铢,也比不过建武五铢,但比起同时期的剪轮钱、綖环钱,
那又好太多了。除非四出五铢币值远高于同时期小钱、灵帝借此套利(这虽然很
有可能,但毕竟没有直接证据),否则真正导致四出五铢失败的缘由并非它是恶
钱,而是因为它太晚发行。四出五铢铸成不到三年,便董卓入京,天下瓦解,那
它自然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
  接着来讲大问题。你在本文与战史板提到东汉货币政策与凉州弃留的关联,
指出东汉货币政策保守,罕用户市手段兴利,凉州对东汉无利可图,不如放弃。
这只是次要原因。东汉两度议弃凉州,最直接的原因都是战争。所以真正该问的
问题,是为何会爆发羌乱,以及为何凉州守不住。若追根究柢,羌乱肇因于气候。
虽有高低反复,但东汉是个干冷的时代(这可参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
迁的初步研究〉,陈良佐〈再探战国到两汉的气候变迁〉。陈对竺有做修正细化,
但整体还是维持东汉处于冷期这个大推论。至于气候较干,这可参辛德勇〈由元
光河决与所谓王景治河重论东汉以后黄河安流的原因〉。黄河安流,理由众多,
而东汉以来黄河中游降雨量不足正是原因之一),因此农业文明内缩,畜牧文明
扩张或迁徙(当然我并不是说汉人在并州、凉州没有畜牧业,羌人完全不农耕)。
其现象可在《汉书‧地理志》、《后汉书‧郡国志》的户口资料中清楚地呈现,
列表于下:
        西汉人口   东汉人口  后者除以前者
总人口     59,594,978 49,150,220 82.5%
凉州 1,256,225 431,974 34.4%
并州 2,303,318 696,765 30.3%
幽州 3,017,633 2,044,602 67.8%
西汉幽州人口数已剔除渤海
固然凉并二州此前遭罹羌乱,户口耗减严重,但整体北方边地人口下降是显而易
见的事实。这导致边区防卫力量衰弱,当遭遇同样面临气候压力不得不扩张迁徙
的少数民族时便无力防守。
  当然,我并不是说羌乱没有人为因素,但套句钱先生在《国史大纲》中提过
的话“中国自古以来的外患都是因为内部虚弱而成”。若凉州田连阡陌,户口殷
富,就算爆发羌乱,又怎会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之前和你谈蜀汉的经济。在那串讨论我起首第一篇就提过“过于专注自身的
研究区域而忽略了整体情况,过度重视垂直演变而轻忽水平比较,这是研究区域
史的学者有时会落入的心理陷阱”。你对弃凉州的讨论,正是落入了这种心理陷
阱。在写文章的时候,企图用文章主轴解释历史现象,这是每个人都会做的事。
但文章写完了,请搁笔细思,到底有没有更直接、影响更大的理由呢?
  另外我对你所预告的“产铜郡国豪族势力的增长”还蛮有兴趣。这和一般谈
东汉庄园经济、自然经济对豪族的影响迥异。我很期待看你的论述。至于蜀汉的
货币与政策,希望不要再是“直百五铢等于贴水”这种谬论了。
  又,我现在精神状况不是很好,所以那些数据有没有算错有心人可以帮我验
算一下。
作者: a7v333 (蠢与穷)   2015-08-01 12:50:00
作者: age317 (望断天涯)   2015-08-01 20:38:00
作者: shevchenco (冬肥)   2015-08-04 00:55:00
也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