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VChang (CVC)
2014-11-09 23:33:50※ 引述《forget111 (忘川)》之铭言:
: 标题: [心得] 三国志里的曹丕
: 时间: Wed Oct 29 21:54:03 2014
:
: 从小受那些三国电视剧的影响,一直对曹丕有误解!
: 总觉得他无情(赐死甄宓)无义(对付弟弟)所以一定没什么
: 才能,能够上位完全因为是长子又有高人相助的原因
: 但看完三国志对他的记载才知道自己的无知,里面的一些叙述
: 让我对他大大改观
:
: ‘今之计 孝,古之贡士也;十室之邑,必有忠信,若限年然后取士,是吕尚 周晋不显于
: 前世也’
: 是不知道那时的君王选用人才在不在意年龄,但曹丕这样说也算是
: 惜才?
:
: 而且智谋也不差,孙刘交战时他曾说:
: ‘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苞原隰险阻而为军者为敌所禽’ 果然之后刘
: 备战败
:
: 之后修建孔庙 立太学 撰集经传 ,对文学的贡献也不少,不知道换
: 做其他人称霸对这部分会不会像他一样用心
:
: 关于自己的身后之事的竟然可以说出‘为棺椁足以朽骨 衣裘足以
: 朽肉而已’这种豁达的话,没有劳民伤财的去修建陵墓,不过也有可能怕被盗墓所以这样
: 安排吧XD
:
: 虽然他也对付过为他尽忠的人,私德好像也不大好,不过应该也算是个不错的皇帝吧
:
好人、好皇帝本就两回事。且就皇帝角色而言,曹丕称帝五年多的短暂时光中,
极力于巩固统治权,解决曹操遗留的诸多危机,称曹丕好皇帝,端看评断角度,
个人觉得“有能力的皇帝”更为贴切。
曹操死后政局极为不平静:
首先是青州兵在曹操死后引发的洛阳譁变。
“建安二十四年,霸遣别军在洛。会太祖崩,霸所部及青州兵以为天下将乱,皆
鸣鼓擅去”。
当时在朝臣分为征抚两派意见,主张征讨的朝臣甚至出现“易诸城守,用谯沛人
”的声音,曹丕正确选择和抚政策,包括安抚以臧霸为首的青徐豪强,之后再陆
续利用东巡论功为名夺臧霸兵、南征易诸城守。
当时曹彰亦企图煽动曹植,为曹植所拒。
此外,曹操晚年为篡汉对世族大肆杀戮,曹丕时接纳陈群九品官人法的建议,缓
和与世族间的激化对立,并获其支持,同时曹丕也以特务实施高压统治,修建孔
庙、立太学、撰集经传等事,除文治外,个人认为亦为安抚世族的动作。
总体来说,曹丕与曹植的继承之争,陈志叙述曹丕获胜原因之一“御之以术,矫
情自饰”,同样反映在曹丕处理政事及人格特质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