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三国志‧胡综传》

楼主: Makucy (承先启后)   2023-05-17 01:05:06
※ 引述《Makucy (承先启后)》之铭言:
:     胡综字伟则,汝南固始人也。少孤,母将避难江东。孙策领会稽太守,
:   综年十四,为门下循行,留吴与孙权共读书。策薨,权为讨虏将军,以综为
   ^^^^^^^^^^^^^^^^^^^^^^^^^^^^^^^^^^^^^^^^
:   金曹从事;从讨黄祖,拜鄂长。权为车骑将军,都京,召综还,为书部,与
                 ^^^^^^^^^^^^^^^^^^^^^^^^^^^^^^^^^^^^^^
:   是仪、徐详俱典军国密事。刘备下白帝,权以见兵少,使综料诸县,得六千
   ^^^^^^^^^^^^^^^^^^^^^^^^
:   人,立解烦两部,详领左部、综领右部督。吴将晋宗叛归魏,魏以宗为蕲春
:   太守,去江数百里,数为寇害。权使综与贺齐轻行掩袭,生虏得宗,加建武
:   中郎将。魏拜权为吴王,封综、仪、详皆为亭侯。
:     黄武八年夏,黄龙见夏口,于是权称尊号,因瑞改元,又作黄龙大牙,
:   常在中军,诸军进退,视其所向,命综作赋曰:……
:     蜀闻权践阼,遣使重申前好。综为盟文,文义甚美,语在〈权传〉。
:     权下都建业,详、综并为侍中,进封乡侯,兼左、右领军。时魏降人或
     ^^^^^^^^^^^^^^^^^^^^^^^^^^^^^^^^^^^^^^^^^^^^^^^^^^^^
:   云魏都督河北、振威将军吴质颇见猜疑,综乃伪为质作降文三条,……
:   此文既流行,而质已入为侍中矣。
:     二年,青州人隐蕃归吴,……权即召入,蕃谢答问及陈时务
:   甚有辞观;综时侍坐,权问何如,综对曰:“蕃上书大语有似东方朔,巧捷
:   诡辩有似祢衡,而才皆不及。”权又问可堪何官,综对曰:“未可以治民,
:   且试以都辇小职。”权以蕃盛论刑狱,用为廷尉监。左将军朱据、廷尉郝普
:   称蕃有王佐之才,普尤与之亲善,常怨叹其屈;后蕃谋叛,事觉伏诛,
:   (1)普见责自杀,据禁止,历时乃解。拜综偏将军、兼左执法,领辞讼。
                     ^^^^^^^^^^^^^^^^^^^^^^^^^^^^^^
:   辽东之事,辅吴将军张昭以谏权言辞切至,权亦大怒,其和协彼此,使之无
:   隙,综有力焉。
:     性嗜酒,酒后欢呼极意,或推引杯觞,搏击左右;权爱其才,弗之责也
                           ^^^^^^^^^^^^^^^^^^
:   。
:     凡自权统事,诸文诰策命、邻国书符,略皆综之所造也。初,以内外多
     ^^^^^^^^^^^^^^^^^^^^^^^^^^^^^^^^^^^^^^^^^^^^^^^^^^
:   事,特立科:长吏遭丧,皆不得去。而数有犯者,权患之,使朝臣下议,综
:   议以为宜定科文,示以大辟,行之一人,其后必绝。遂用综言,由是奔丧乃
:   断。
:     赤乌六年卒,子冲嗣。冲平和有文干,天纪中为中书令。(2)
:     徐详者字子明,吴郡乌程人也,先综死。
胡综是位比较不知名的三国人物,
不过胡综应该是孙权相当亲近信任之人。
《三国志‧吴书‧朱桓传》有一段与胡综相关的记载,
可以稍微窥见孙吴诸将对于胡综和孙权之间关系的一般看法:
  嘉禾六年(237),魏庐江主簿吕习请大兵自迎,欲开门为应;
  (朱)桓与卫将军全琮俱以师迎,既至,事露,军当引还,城外
  有溪水,去城一里所,广三十余丈,深者八九尺,浅者半之,诸
  军勒兵渡去,桓自断后。
  时庐江太守李膺整严兵骑,欲须诸军半渡,因迫击之;及见桓节
  盖在后,卒不敢出,其见惮如此。
  是时全琮为督,(孙)权又令偏将军胡综宣传诏命,参与军事。
  琮以军出无获,议欲部分诸将,有所掩袭;桓素气高,耻见部伍,
  乃往见琮问行意,感激发怒,与琮校计,琮欲自解,因曰:“上
  自令胡综为督,综意以为宜尔。”
  桓愈恚恨,还乃使人呼综,综至军门,桓出迎之,顾谓左右曰:
  “我纵手,汝等各自去。”
  有一人旁出,语综使还,桓出,不见综,知左右所为,因斫杀之;
  桓佐军进谏,刺杀佐军,遂托狂发,诣建业治病。
  权惜其功能,故不罪,使子异摄领部曲,令医视护;数月,复遣
  还中洲。
统领吴军的全琮,当时官拜“卫将军”,
与胡综的“偏将军”位阶差距甚大。
胡综应该是后来才被孙权派至军中的,
主要是因“宣传诏命”而来,
顺便奉孙权的意旨留在军中“参与军事”。
朱桓与主帅全琮意见不合,当场变脸生气发怒,
全琮大概对朱桓的性格也相当了解,甚至可能有点畏惧,
竟然把自己的出兵意见推到胡综身上,
辩称这都是胡综主张要这么做的,
还说主上孙权派胡综来,是要胡综代替全琮担任新的主帅(督),
所以这出兵提案都是新主帅胡综同意的啦!
全琮这套推诿卸责的辩解相当离谱,
甚至连自己主帅的位置都可以不要了!
可见全琮对朱桓有多畏惧;
同时,全琮的想法大概是认为搬出孙权应该可以压制朱桓:
 新主帅胡综,这可是主上亲自任命的唷!
 主上所派新主帅的意见,难道你朱桓还敢有意见、还敢乱发飙?!
有趣的是,朱桓并没有质疑主帅换人这件事的真实性。
胡综的将军位只是偏将军,被指派为新主帅,
临阵换帅来统领卫将军全琮、前将军朱桓等位阶远高于彼的众将军,
若真的出现这种做法,想来也是相当诡异。
但,朱桓看来并没有质疑全琮的说法,
而是想直接找新主帅胡综理论(或采取某种更激烈的行动,但被部下‘破坏’了),
看来朱桓并不觉得主上孙权改派胡综来“督”自己及其他大将是件不可能的事。
从这个现象,可窥孙吴诸将对于胡综其人的看法;
胡综等于是与孙权一起成长的,
孙权从兄长手中接下大位后,
很快就把当时仍相当年轻的胡综纳入自己的将军府中任职,
看来孙权与胡综当时的关系便已不错。
胡综自身也有文才,
后来便跻身为孙权身边的主要文胆与近臣。
他有能力调停缓和孙权、张昭之间的激烈冲突,
可知胡综对于孙权的想法与脾性应也有相当的了解。
在孙吴众臣诸将眼中,
胡综乃是主上孙权的亲信心腹,
这事实大概是毋庸置疑的吧。
多年以后,相传陆逊的远房堂姪“陆凯”留下劝谏孙晧的“二十事”,
其中的第八事,陆凯曾这么说道:
  先帝(孙权)外仗顾、陆、朱、张,内近胡综、薛综,
  是以庶绩雍熙,邦内清肃。
这可以视为孙吴人士对于胡综的一项代表性评价。
:   评曰:是仪、徐详、胡综,皆孙权之时干兴事业者也。仪清恪贞素,详数通
:      使命,综文采才用,各见信任,辟之广夏,其榱椽之佐乎!
:   (1)《吴录》曰:
:       “蕃有口才,魏明帝使诈叛如吴,令求作廷尉职,重案大臣以离闲
:        之。既为廷尉监,众人以据、普与蕃亲善,常车马云集,宾客盈
:        堂。及至事觉,蕃亡走,捕得,考问党与,蕃无所言,吴主使将
:        入,谓曰:‘何乃以肌肉为人受毒乎?’蕃曰:‘孙君,丈夫图
:        事,岂有无伴?烈士死,不足相牵耳!’遂闭口而死。”
:      《吴历》曰:
:       “权问普:‘卿前盛称蕃,又为之怨望朝廷,使蕃反叛,皆卿之由
:        !’”
:   (2)《吴录》曰:
:       “冲后仕晋尚书郎、吴郡太守。”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23-05-17 02:20:00
督有很多种 像甘宁就当过升城督 而原本该和孙皎为左右部大督的吕蒙 经提醒孙10万后被单独为大督 有此经验感觉孙权不会做超过并列的 越级空降胡综 窃以为仍可能维持全琮是大督若胡综是大督 感觉朱桓似该去见胡 更不会用"呼"而非"请"胡?朱桓素气高都"往见"为督的全琮了 故我猜朱只是想问胡要督啥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