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从长沙出土简牍,浅论刘表发展的瓶颈

楼主: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21-03-18 20:07:33
首先兹举两个经缀合后的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牍:
言府移书南郡、南阳,劫人贼王叔异、陈孝偖,亡徒孟建当咸课本事 (423+444木楬201
0CWJ1③:201-32及205-3)
兼左部贼捕掾副言考实劫人贼 诣左贼陈孝偖、王叔异竟解署南郡书 六月廿九
发”
(1484木两行2010CWJ1③:265-230)
对照马增荣《“贷主”?抑或“货主”?——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牍读记一则》
根据永田英正的簿籍集成方法,所列出之“○主”名籍整理表
为我们说明长沙临湘县卖丝织品的商贩,其所持之物主要分为船、丝织品和武器3类
其中值得特别注目的是自卫用武器,足见临湘地区盗贼抢掠商旅的情况,并不轻微
以上或可广而推诸荆州中南部宗贼之盛,参考《三国志刘表传》:
"吴人苏代领长沙太守,具羽为华容长,各阻兵作乱"、"唯江夏贼张虎、陈生拥众据襄阳
,表乃使(蒯)越与庞季单骑往说降之,江南遂悉平"
甚至到孙坚领长沙太守时,区星、周朝、郭石"亦帅徒众起于零、桂,与星相应"(三国志
孙坚传)
抢劫的严重程度,另可由刘表的上一任荆州刺史-王叡认为孙坚就武人一个,可见一斑
猜想要弭平乱事,州官自有州官的官方政治方法,没想到孙坚硬碰硬的武力解决?
《后汉书刘表传》:
"江南悉平。诸守令闻表威名,多解印绶去"
适逢卖官达人-汉灵帝的年代,百姓若遭欺凌而欲上诉
只怕沦落被上下交相结的官场文化,给吃案的下场
官商勾结,主管机关包庇强盗,原本不是什么新鲜的事儿
随着州刺史(后来升州牧)刘表新官上任
其实大可改为直接勾结州牧
而免除上纲至中央政府的程序,更加便于吸百姓的血
来"传承"如此文化下去,毕竟尚有权力斗争中胜出而取而代之掌权的蒯、蔡等大姓
作为靠山
但重点来了!汉末董卓、李郭接连的大乱,导致大量北方人逃难至邻近的南边荆州
于是若刘表延续欺压之政策,只会逼着流民+荆州原住民
迁往隔壁的益州或江东,甚至交阯,而显然"理兵襄阳,以观时变"(后汉书刘表传)的刘表
是有野心想趁机在乱世中,尬上一脚der
于是乎,在刘表雷厉风行之下,劫掠之弊不再横行,便有《刘镇南碑》的:
"劝穑务农,以田以渔,稌粟红腐,年谷丰伙。江湖之中,无劫掠之寇。沅湘之闲,无攘
窃之民。郡守令长,冠带章服,府寺亭乡,崇栋高门,皆如其旧。当世知名,辐辏而至,
四方襁负,自远若归"
不难看出刘表抑制本土大族垄断,进而给予削价竞争抢生意的外来商贾,生存的空间
再者,长沙走马楼简牍里,也有相关记载:
嘉禾四年广成里湖人公乘朱苌年六十六左足给亭杂人(简肆‧2042)
民男子朱苌年六十七□□亭复人 ǖ蝛d大女礼年卌三算一(简贰‧1773)
引述戴卫红《魏晋南北朝时期亭制的变化》所说,李均明先生认为
““亭杂人、亭复人当为诸亭人”。“复”即复除、优复,“复”的内容包括租赋、徭役
等”
虽不清楚刘表治下详细有关复除徭役的情况,但类似南北交通往来所带来的商机
让原来许许多多世族底下,利用依附人口当跑腿的人力资源分配,被打乱掉
更因此造成刘表无法紧密结合猖狂已久的荆州世族,要知道他们虽然有所收敛
却仍保有一定足以影响局势的势力
换句话说,有一好没两好,要流民难民就没办法引发所有世族撑腰
若不好好加以安抚这批外来群体,又得担心他们聚在一起,制造动乱
等到刘备在诸葛亮建议下示诚,无意接纳隐匿人口以壮大自身时:
"荆非少人也,而着籍者寡。平居发调,即人心不悦,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
可也。”备言其计,故表众遂强"(后汉书刘表传)
刘表可掌握的人力资源俨然已达制高点,可惜随着黄祖在东线战事的吃紧、
南方张津连下桂阳、零陵的威胁,基本能挤出来北伐的兵源,其实很有限
所以结论是我们才会看到,连打个《三国志杜袭传》里的西鄂县,也不过区区出动"步骑
万人"
连带无法趁曹操剿除袁氏残余势力时,趁机北上搅和
更引发郭嘉砲刘表为"坐谈客耳"(三国志郭嘉传)的恶评,实为心有余而力不足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