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chordate (封侯事在)》之铭言:
: 姜维的坚壁清野策略:
: 初,先主留魏延镇汉中,皆实兵诸围以御外敌,敌若来攻,使不得入。及兴势之役
: ,王平捍拒曹爽,皆承此制。维建议,以为错守诸围,虽合周易“重门”之义,然
: 适可御敌,不获大利。不若使闻敌至,诸围皆歛兵聚谷,退就汉、乐二城,使敌不
: 得入平,且重关镇守以捍之。有事之日,令游军并进以伺其虚。敌攻关不克,野无
: 散谷,千里县粮,自然疲乏。引退之日,然后诸城并出,与游军并力搏之,此殄敌
: 之术也。于是令督汉中胡济却住汉寿,监军王含守乐城,护军蒋斌守汉城,又于西
: 安、建威、武衞、石门、武城、建昌、临远皆立围守。
: 其中胡济会不会退得太远了些?
: 汉寿都在剑阁以东了,魏军入侵这里已经是第二或第三防线了。
: 何况胡济是汉中督,如果大将军姜维不在汉中,那主持这个策略的应该就是汉中督,
: 也不能离前线太远。
: 感觉汉中督防守阳安关口比较合理,
: 实际上钟会攻汉中的时候,汉城乐城都如姜维的计画没有陷落,就是阳安关口出问题
: 这时如果有汉中督在阳安关口,那蒋舒要自己乱跑出去降敌的机会就会降低许多。
来猜测一下姜维的调度。
“汉寿”即鼎鼎有名的“葭萌”,蜀汉把葭萌县改称为“汉寿”县,
此处是巴蜀与汉中之间的要地之一。
刘璋托付刘备,授以助守汉中张鲁之任,
当时刘备便是率军屯于葭萌。
后来蜀汉费祎担任大将军执政时,
也曾屯于此地(此时称为“汉寿”)一年多,
最后就是在此处遭到暗杀身亡。
从费祎以执政重任长驻于此这一点来看,
可以判知“汉寿”在当时的地位,
已类似于前进司令部,
在指挥调度乃至于后勤管理等方面,
“汉寿”必然已有相当建设,
可供高阶文武官员长期进驻运作。
胡济当时应是以镇西大将军之位来“督汉中”,
若以曹魏的术语来说,可类比为‘都督汉中诸军事’,
其职任是督率汉中地区各城寨围守的驻军;
而胡济等军所须奉行的战略,就是在敌军来犯汉中之际,
收拢各部队闭守已预先修筑的城关要塞,
在防守的同时,也等待时机反击业已因久攻不下而困乏的敌军,
战略目标是一举重创来犯的敌军,以“获大利”!
前线闭守的职责,由各城关要塞守将负责,
胡济作为此区最高指挥官,
可以不用在第一线直接指挥。
以当时的情况而言,胡济最重要的作用,
大概是尽快将前线战况回报给执政者(也就是姜维),
看看姜维下达了什么指示,胡济再依策而行。
另一方面,则是胡济须根据前线战况来迅速调度后方资源,
前送到需要的个别城关要塞,以资支援;
并且对姜维战略中布置于前线应变的各支“游军”伺机下达机动命令,
实施反击作战。
这部分可说是胡济“督汉中”所需实行的具体作为。
(当然啦,如果姜维及时率军抵达前方,
此时胡济应该也不需要再“督汉中”了,
指挥权必然会交到姜维手上吧)
再者,“汉寿”本身作为要地,也不会空无驻军;
汉中总指挥胡济驻于后方的要地“汉寿”,可构成防御纵深,
不至于前沿防线某要点一被突破、后方即无可应付之兵。
推测姜维之所以让“督汉中”的胡济驻于“汉寿”,
理由大致如上述。
至于蒋舒反叛降魏,导致阳安关失守,
我想这是另一层面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