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Makucy (承先启后)
2016-11-03 11:18:43※ 引述《Makucy (承先启后)》之铭言:
: ※ 引述《Makucy (承先启后)》之铭言:
: : 《世说新语‧言语第二》33
: : 顾司空未知名,诣王丞相。丞相小极,对之疲睡;顾思所以叩会
: : 之,因谓同坐曰:“昔每闻元公道公协赞中宗,保全江表;体小
: : 不安,令人喘息。”丞相因觉,谓顾曰:“此子珪璋特达,机警
: : 有锋。”
顾和还没有出名的时候,有一次前去拜见王导。
王导有点累累,结果在会客的时候睡着了!
当时顾和显然不是单独拜见王导,
顾和不好直接把王导叫醒,
同时也想吸引王导注意,
于是想了想,就对隔壁的说了:
“以前常听到顾荣大人提到王公辅佐陛下、保全江东!
看到现在王公身体好像有点微恙,实在令人担心~~”
不知是王导浅眠呢,还是顾和声音太大,
总之王导就这样醒过来了,
而且也听到顾和说了些什么。
醒来后的王导,便对顾和称赞了一番。
话说回来~~
王导,是真的睡着了吗?
: “元公”指“顾荣”,
: 顾荣字彦先,是顾雍的孙子。
: “中宗”则指东晋元帝司马睿。
: 这则《世说新语》故事的主角,
: 除了“王丞相”王导之外,
: 就是“顾司空”顾和(288-351)了。
: 顾和字君孝,出身吴郡顾氏。
: 三国时期最有名的吴郡顾氏人物,
: 是孙吴的丞相“顾雍”;
: 不过,顾和并不是顾雍的子孙,
: 而是顾雍家族的同族族人的后裔,
: 或者说是顾雍的远房亲戚小辈。
: 顾和在《晋书》里有传,
: 而在这篇《世说新语》故事的刘孝标注中,
: 也有引用《顾和别传》记述其生平概要。
: 不过,《晋书》与《顾和别传》在记载顾和的父祖辈的地方,
: 有一些出入。
: 《晋书‧顾和传》说:
: “曾祖容,吴荆州刺史。祖相,临海太守。”
: 《顾和别传》则说:
: “祖容,吴荆州刺史。父相,晋临海太守。”
: 同样说“顾容”、“顾相”两人是顾和的父系直系长辈,
: 但《晋书》与《顾和别传》的说法,
: 在辈份上却差了一辈:
: 《晋书‧顾和传》说顾容、顾相是顾和的曾祖父、祖父,
: (也就是阿祖&阿公)
: 《顾和别传》则说顾容、顾相是顾和的祖父与父亲
: (阿公&阿爸)
: 那么,哪个说法才对呢?
: 虽然相关线索很少,但《晋书》有另一则记载,
: 或许可以拿来帮助推敲推敲。
: 《晋书‧武帝纪》记载:
: “(泰始四年;268)冬十月……吴将顾容寇郁林,太守毛炅大破之”
: 这位吴将“顾容”,很可能就是顾和的父系尊长,
: 顾容活动的时间已是西晋初年,
: 若说顾容是顾和的“曾祖”,
: 那么把“顾和”与“顾雍”两个家族的谱系排列比较一下,
: 顾容就会变成与顾雍同辈,
: 然而顾容、顾雍两人的生存年代前后相差不少,
: (孙权赤乌六年(243),顾雍以 76 岁高龄去世)
: 看起来顾容是顾和“祖父”的可能性比较高一些。
: 不过,无论顾容到底是顾和的阿祖还是阿公,
: 总之“顾司空”顾和应该是顾雍的曾孙辈,
: 这一点是目前据文献记载可以判定的。
: 两晋南朝还有许多吴郡顾氏的人物,
: 但多数都像是顾和的例子,
: 皆是与顾雍同族同宗之人的后生小辈及子孙,
: 都不是顾雍的直系后代。
: 顾雍的子孙当中最有声名表现的,
: 大概就只有这则《世说新语》故事中提到的“元公”顾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