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Makucy (承先启后)
2016-09-06 00:52:19※ 引述《qlz (())》之铭言:
: ※ 引述《Makucy (承先启后)》之铭言:
: : 周顗,字伯仁,
: : 是三国末期西晋灭吴将领之一“周浚”之子。
: : 板上以前贴过几篇与这篇《世说新语》故事主角“周顗”相关的文章,
: : 条列于下,有兴趣的板友可以参考参考:
: : 《世说新语‧言语第二》30(周顗说瘦答庾亮)
: : 文章代码:#1LZWP5om
: : 文章网址:https://www.ptt.cc/bbs/SAN-YanYi/M.1435371077.A.CB0.html
: : 《世说新语‧言语第二》31(哭新亭王导奋言)
: : 文章代码:#1MxMqZO6
: : 文章网址:https://www.ptt.cc/bbs/SAN-YanYi/M.1458400547.A.606.html
: : 魏晋周浚、周顗(伯仁)族系简图
: : 文章代码:#1MzkS-hV
: : 文章网址:https://www.ptt.cc/bbs/SAN-YanYi/M.1459021630.A.ADF.html
: 说到周顗,除了以上几篇以外,最知名的应该是这篇吧?
: 《世说新语・尤悔第三十三》06
: 王大将军起事,丞相兄弟诣阙谢。周侯深忧诸王,始入,甚有忧色。丞相呼周侯曰
: :“百口委卿!”周直过不应。既入,苦相存救。既释,周大说,饮酒。及出,诸
: 王故在门。周曰:“今年杀诸贼奴,当取金印如斗大系肘后。”大将军至石头,问
: 丞相曰:“周侯可为三公不?”丞相不答。又问:“可为尚书令不?”又不应。因
: 云:“如此,唯当杀之耳!”复默然。逮周侯被害,丞相后知周侯救己,叹曰:“
: 我不杀周侯,周侯由我而死。幽冥中负此人!”
: 这就是名言“我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的出处。
qlz 为大家提供的这则《世说新语》故事,
原文把周顗(周伯仁)称作“周侯”,而未出现“伯仁”。
这句名言“我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
直接的出处,是唐初编成的《晋书‧周顗传》,
不过〈周顗传〉对于此事的记载,
文字上应该相当程度参考了上面那则《世说新语》故事,
然后略有修改,比如说把“周侯”改成了“伯仁”。
下面把《晋书‧周顗传》记载此事的段落贴出来,
有兴趣的板友可以比较一下〈周顗传〉的文字,
与《世说新语》之间有哪些异同之处:
(为便于阅读,以下我另行分段,
中间文字均无删减)
初,(王)敦之举兵也,刘隗劝帝尽除诸王。
【补充说明:这边的“诸王”,
指王敦、王导等人所属的琅邪王氏家族;
“诸王”的“王”,指的是琅邪王氏成员,
而不是指宗室亲王】
司空(王)导率群从诣阙请罪,值(周)顗将入,导呼顗谓曰:
“伯仁,以百口累卿!”顗直入不顾。既见帝,言导忠诚,申救
甚至,帝纳其言。
顗喜饮酒,致醉而出。导犹在门,又呼顗。顗不与言,顾左右曰
:“今年杀诸贼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既出,又上表明导,
言甚切至。
导不知救己,而甚衔之。
敦既得志,问导曰:“周顗、戴若思南北之望,当登三司,无所
疑也。”
导不答。
又曰:“若不三司,便应令仆邪?”
又不答。
敦曰:“若不尔,正当诛尔。”
导又无言。
导后料检中书故事,见顗表救己,殷勤款至。导执表流涕,悲不
自胜,告其诸子曰:“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
,负此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