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Makucy (承先启后)
2016-07-18 20:47:27※ 引述《Makucy (承先启后)》之铭言:
: 《世说新语‧言语第二》34
: 会稽贺生,体识清远,言行以礼。不徒东南之美,实为海内之秀
: 。
这则《世说新语》故事里的“会稽贺生”,
指的是“贺循”。
之前板上有贴过“贺循”的另一则《世说新语》故事,
有兴趣的板友可搜寻“《世说新语‧规箴第十》13(张闿惮贺循)”。
这则故事的系列讨论当中,
有贴过贺循家族的谱系图(文章代码:#1Jf58LiN)。
在此再把贺循家族的族系图贴出来,
相关讨论就不在这里重复,板友可看#1Jf58LiN这篇文:
贺?┬贺纯(字仲真)
│
└贺辅─贺齐┬贺达─贺质
│
└贺景─贺邵─贺循╥贺隰
║
贺?╨贺纮
从图中可以看到,贺循是孙吴大将“贺齐”的玄孙。
这个图里面有一个地方有些争议,
因为文献记载互有出入。
《贺循别传》说“贺纯”是贺循的“高祖”,也就是高祖父的意思,
换句话说,《贺循别传》认为贺循是贺纯的玄孙。
不过,《三国志‧吴书‧贺齐传》裴松之注引虞预《晋书》的说法不同,
虞预所撰写的《晋书》,记载“贺纯”是贺齐的“伯父”,
而贺齐的父亲则名叫“贺辅”;
如此一来呢,贺循就成了贺辅的玄孙了。
以下把这两份文献各自的原文都列给大家参考。
《世说新语‧规箴第十》13 刘孝标注引《贺循别传》说:
“(贺)循字彦先,会稽山阴人。本姓庆,高祖纯,避汉帝讳,
改为贺氏。父邵,吴中书令,以忠正见害。”
《三国志‧吴书‧贺齐传》裴注引虞预《晋书》说:
“贺氏本姓庆氏。(贺)齐伯父纯,儒学有重名,汉安帝时为侍
中、江夏太守,去官,与江夏黄琼、广汉杨厚俱公共汽车征。避安
帝父孝德皇讳,改为贺氏。齐父辅,永宁长。”
由于虞预、贺循两人不但生活在同一个时代,
而且根据唐太宗时所编成的《晋书‧贺循传附杨方传》的记载,
虞预与贺循他们俩还彼此认识!
这样看来,虞预《晋书》里的纪录不但比《贺循别传》来的详细,
而且还很可能是虞预从贺循这边亲口问来的!
两者相比之下,虞预《晋书》的可信度应该比《贺循别传》来得高,
我们应该采取虞预《晋书》的说法:
贺齐的父亲应该是“贺辅”。
“贺纯”则是贺齐的伯父。
另一方面,《贺循别传》所说的贺循的“高祖纯”,
这里也有可能是文献在历代传抄刊刻时发生了漏字的错误。
如果把“高祖纯”改成“高‘伯’祖纯”,
也就是说:
贺纯是贺循的“高伯祖父”。
这么一来就会与虞预《晋书》相符了。
搞不好《贺循别传》原本就是记载贺循‘高伯祖纯’,
只是被后人漏抄了一个‘伯’字,
才害得《贺循别传》被认为出错了呢!
附带一提,唐太宗时成书的《晋书‧贺循传》说:
“族高祖纯,博学有重名,汉安帝时为侍中,避安帝父讳,改为
贺氏。”
这里把“贺纯”记载作贺循的“族高祖”(同族的高祖父辈),
意思也与虞预《晋书》的说法较接近。
不过,虞预《晋书》已经明白地说贺纯是贺齐的“伯父”了,
这当中的亲属关系很清楚,可以直接记载作‘高伯祖’,
而不需再含糊地说贺纯是贺循的同族∕远房的高祖父。
话说回来,古人翻查文献,
不像我们数位时代那么方便就是了。
这样一想,似乎就不该太过苛求古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