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奥运马拉松故事22-1952长距离三金的男人

楼主: track (選了自己的人生)   2022-02-28 17:17:32
奥运马拉松故事22-1952赫尔辛基奥运
网志版-https://www.sportsv.net/articles/92382
“If you want to run, run a mile.
If you want to experience a different life,run a marathon.”
- Emil Zatopek 1952奥运马拉松冠军
二次大战后进入冷战时期,
世界分为由美苏两大国领导的对立集团,
这竞争的氛围也延伸到奥运会的运动场上。
西元1952年,民国4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度受邀,并派出代表团参加奥运会,
退守台湾的国民政府,对外宣称在汉贼不两立的立场下,决定不参与赫尔辛基奥运会。
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
中国的运动员
最早是以China National Amateur Athletic Federation(1925~1947)参与奥运会;
二战后,改以Chinese Olympic Committee(1947~1956)参加。
但国共内战后,原先25位中国奥会(Chinese Olympic Committee)委员中,
有19位撤至台湾,于是中国奥会在1951年于北京进行改选。
然后两边的奥会组织都向国际奥会(IOC)请求代表中国China
参加1952年的赫尔辛基奥运会;
国际奥会通过这项提议,并经赫尔辛基奥运组委会同意,
授权双方运动员皆可参与赛事。
但直到开幕式(July 19)的前一日,
在北京的中国奥会才收到来自组委会的邀请,
当时的交通不若现今空中飞行之便利,尽管已经知道赶不上开幕式,
北京的中国仍决定派代表队前往。
当代表队抵达赫尔辛基时,已是开幕日十天后(July 29),
而这天在选手村的升旗仪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旗首次在奥运场上升起。
虽然派出了40人的代表团(包含足球队、篮球队、游泳),
但仅有一名游泳选手赶在比赛开始前抵达,并实际参与了正式赛事;
其余选手仅进行了友谊赛。
而在台湾的中华民国奥会,则选择不派代表队抵制参赛,
用以回应国际奥会同意北京中国也能派员参与的抗议。
这也是奥运会上“两个中国”争议的开始。
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参与1956年墨尔本奥运,并于1958年退出国际奥会(IOC)。
这纷争直到1979年洛桑协议后才获得暂时的解决,
PRC于1952年奥运首度亮相后,
1952~1980长达28年没有参与奥运,
期间历经1966~1976十年的文革时期,
直到1980年冬季奥运、1984年夏季洛杉矶奥运才再次重返奥运会场。
离开复杂的两岸问题,让我们回到马拉松赛场上。
世界最佳纪录 Jim Peters (GBR) 2:20:42 Shepherd's Bush, England 14 June 1952
奥运纪录 Sohn Kee-chung (JPN) 2:29:19.2 Berlin, Germany 9 August 1936
比赛日 27 July 1952 — 15:25
地点 Helsingin Olympiastadion, Helsinki
参赛者 66人来自32国
距离 42.195 km out-and-back去回路线
英国选手Jim Peters上届伦敦奥运曾参与10K的赛事,后来转往马拉松发展,
曾赢得1951年Polytechnic Race 2:29:24,
并在1952年六月英国的奥运选拔赛中,以2:20:42创下世界最佳成绩,
是赛前最被看好的选手之一。
捷克长跑好手Emil Zatopek,
先前已在场地赛5000m、10000m拿下金牌,
他是在马拉松赛前几天才临时决定参赛,这是他运动生涯首场马拉松,
试图挑战在单届奥运会拿下长距离跑步项目的三面金牌。
(他在上届伦敦奥运则是拿到10000m金牌、5000m银牌)。
虽然过去从未跑过马拉松,但他的出赛仍被大众期待与看好。
上届曾参与伦敦奥运的好手还有前来卫冕的金牌-阿根廷Delfo Cabrera、
6th 南非Syd Luyt、7th 瑞典Gustav Östling、8th 挪威John Systad。
当天是个凉爽的天气,比赛开始,
英国Peters就以几近不要命的配速跑了前五公里,
Zatopek因为不熟悉马拉松的配速策略,决定先跑在后方,
但仍保持让领先者在可视范围内。
10Km时,Peters领先Zatopek约16秒;
16km时,Peters被Zatopek与瑞典Gustaf Jansson追上,
三人共跑了一小段,直到Jansson跟不上。
半程时,Zatopek感到疲惫,开口询问Peters此时的配速是否过快?
Peters事后表示,他当时是开玩笑地回复“配速太慢了”,
Zatopek感到疑惑再问了一次,这次Peters决定跑向赛道另一边,
不想回应这位强大的竞争对手。
Zatopek对于配速的感觉是对的,
Peters不久就因前段配速过快而慢了下来,接连被Zatopek与Jansson超越,
后来勉力再跟着几公里,就因脚抽筋而不得不退出比赛。
Zatopek后段逐渐拉大与Jansson的差距,
以破奥运纪录的2:23:03获得金牌(快前纪录超过6分钟);
阿根廷Reinaldo Gorno则在39km处超越Jansson,获得银牌,
慢了第一名2分30秒,为阿根廷在1932、1948拿下两面马拉松金牌后,
再获一面银牌(四届参赛拿下2金1银);
Jansson获得铜牌,为瑞典继1900年后,拿下第二面奥运马拉松的奖牌。
上届冠军Cabrera以第六名完赛,而成绩比他上届拿金牌时还快上八分钟;
英国则中断连续三届在马拉松项目夺牌。
1 Emil Zátopek 捷克 2-23:03 奥运纪录
2 Reinaldo Gorno ARG 2-25:35
3 Gustaf Jansson SWE 2-26:07
4 Choi Yun-Chil KOR 2-26:36
5 Veikko Karvonen FIN 2-26:41
6 Delfo Cabrera ARG 2-26:42
7 József Dobronyi HUN 2-28:04
8 Erkki Puolakka FIN 2-29:35
9 Geoff Iden GBR 2-30:42
10 Wally Hayward RSA 2-31:50
25 Katsuo Nishida JPN 2-36:19.0
26 Keizo Yamada JPN 2-38:11.2
DNF 187 Jim Peters
世界最佳纪录保持人Jim Peters,虽在此届赛事未能完赛,
但他在隔年1953的Polytechnic Marathon赛事,跑出2:18:40,
是首位在标准马拉松距离跑进2小时20分的人;
这成就相当于同时期中距离选手,想在1英哩距离跑进4分钟的障碍一样困难。
(英国班尼斯特Roger Banister于6 May 1954首度在配速员协助下达成。)
上届在最后五公里领先却因伤退赛的韩国选手Choi Yun-Chil,这次则拿到第四名。
日本队的表现不若战前优异,
最好成绩为西田 胜男 25th 、山田 敬蔵 26th(后来在1953拿下Boston marathon 冠军)。
战绩彪炳的Zatopek,拥有不只一个绰号-
包含布拉格野兽Beast、捷克特快车Express、人类火车头(机关车)Locomotive等。
他的跑姿让人觉得像是持续使尽全力地冲刺,
脸部表情痛苦,头部左右摇、摆动大,手臂举得高,
但核心与下半身却能保持稳定,与一般跑者很不同,
当时多数人认为他这样跑会消耗更多体力,但结果却不是这么一回事。
Zatopek是首位在练习时采用间歇跑概念的跑者,
短距离的快跑,搭配一段慢跑休息,然后下一趟,再一趟。
他在准备赫尔辛基奥运的训练期,经常进行200m*5+400m*40+200*5这样的间歇训练,
造就他在5000m、10000m、马拉松三个长距离项目
在同届奥运会都拿下金牌-史无前例的成就;
过去仅有芬兰两位飞人差可比拟-
一位是Hannes Kolehmainen
在1912斯德哥尔摩奥运拿下5000m、10000m金牌,
外加1920安特卫普奥运马拉松金牌;
另一位是Paavo Nurmi,也就是赫尔辛基奥运海报上跑者的原型,
他在1920 安特卫普奥运拿下 10,000 m、越野赛两面金牌,
又在1924 巴黎奥运-1500 m、5000 m、越野赛三面金牌(可惜当时没参加马拉松赛),
最后在1928 阿姆斯特丹奥运拿下 10,000 m金牌。
Zatopek与太太Dana同年同月同日生,相遇于1948年伦敦奥运,
Dana是位标枪选手,他们在奥运期间就订了婚;
四年后在赫尔辛基奥运同天出赛,
Zatopek拿到5000m金牌,Dana同场获得标枪金牌,
是奥运史上首对同日拿下金牌的夫妻档。
#奥运马拉松故事
#追着奥运看世界
#1952赫尔辛基奥运
#拿下单届长距离三金的男人
#马拉松220障碍突破
作者: Ragnarok (肉)   2022-03-01 14:27:00
推!单届长距离三金超猛!
作者: Lomax (切磋琢磨)   2022-03-10 18:57:00
推“暂时的解决”这个精准用词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