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奥运马拉松故事15-1920安特卫普-史上最长

楼主: track (選了自己的人生)   2021-11-15 22:19:32
奥运马拉松故事15-1920安特卫普奥运-五环首度亮相、芬兰飞人夺金
网志版 https://www.sportsv.net/articles/89944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国际奥会决定两年后1920年战后奥运会,在比利时安特卫普举行。
比利时在一次大战时扮演了重要的战略位置,
德国需穿过比利时(当时为中立国)去攻打法国。
当德国出兵入侵(借道)比利时时,
他们可选择不抵抗直接让路,或者起身捍卫其独立地位;
最终选了后者,成了大战初期西线的主要战场;
但也因此为英法争取了更多整军备战的时间。
历经四年的战争后,国际奥会与比利时政府,有意透过运动会的举办,
让人民忘却战时的不安与恐慌,期许生活逐渐复苏与回归正常。
虽说奥林匹克运动会本是欢迎世界各国选手参与,
但因国际奥会认为一次大战为同盟国挑起的战争,违反奥林匹克和平的精神,
于是本届直接摆明不邀请
属同盟国的德国、奥匈帝国、保加利亚、土耳其等之运动员参加。
奥运五环LOGO是在这一届首次亮相,然后延续至今,
成了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品牌标志;
设计者为有现代奥运之父之称的古柏坦,
五环的颜色为-蓝黑红黄绿,灵感来源是所有参赛国国旗组成颜色的集合,
也象征五大洲的团结。
于开幕典礼时加入运动员宣誓的仪式,也是从这届开始的。
巧合的是,1920年安特卫普奥运,办在西班牙流感之后;
百年后的2020年东京奥运,也遇上了新冠疫情。
马拉松赛事
日期:Aug 22 ,1920 星期日 16:12 起跑
路线:起终点皆在Beerschot Studium,绕行1.5圈后,离开体育场;
折返点设在Kontich村的Reepkens Chapel教堂;
原路折返回体育场,再跑1.5圈后回到终点。
距离:42.75km 是奥运历史上最长距离的马拉松
出赛选手:48人来自17国家,35人完赛。
(一个国家最多4位选手参赛,远低于过往,1908、1912时,一个国家可派到12位选手。)
天气:凉爽,也是奥运马拉松自1896年以来,首次在较适合耐力赛事的天候下进行。
芬兰Hannes Kolehmainen获得金牌,
这是他第四面奥运金牌,
他曾在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拿到5000M、10000M、越野赛跑三面金牌。
赛前受瞩目的选手还有:1912年奥运银牌得主南非- Christian Gitsham、
Hannes Kolehmainen的兄弟Tatu Kolehmainen(1912奥运马拉松一度领先,
可惜后来未能完赛)、美国波士顿马拉松冠军1916年Arthur Roth、1919年Carl Linder。
另外8年前未完赛的日本金栗四三,则与另三位同胞选手一同前来挑战。
这届赛事马拉松距离达42.75km,是奥运史上最长距离的马拉松
(1924年巴黎奥运起固定为42.195km)。
赛事起终点为Beerschot体育场,
跑经WILRIJK、AARTSELAAR、REET、RUMST、WAARLOOS、KONITICH(折返点),
然后原路返回体育场终点。
虽然是距离最长的一届(多了500~2000公尺),
但因气温较之前的各届奥运凉爽得多,还微微飘雨,非常适合跑马拉松;
第一名完赛成绩竟优于过去距离较短的各届冠军,创下新的奥运纪录。
南非Christian Gitsham在好几周前就来到安特卫普熟悉路线并进行训练,
这让他在一开赛就取得领先;
他与地主比利时选手Auguste Broos在第一个检查点3KM处为共同领先者。
10KM时,Gitsham仍在前方领跑,
后方跟随者加入芬兰飞人Hannes Kolehmainen与意大利Ettore Blasi;
15KM时,芬兰人追上Gitsham,
比利时Broos、意大利Blasi、芬兰Juho Tuomikoski、爱沙尼亚Juri Lossman
则形成第二集团跟在两位领先者后方;
另一位意大利人Valerio Arri这时排在第九。
Gitsham与Kolehmainen抵达半程折返点的时间为1:13:10,
追赶集团(Broos、Blasi)落后48秒,Lossman超越体力衰退的Tuomikoski独居第五。
25KM时,领先者不变,Lossman则来到第三,Broos与Blasi已因疲惫而掉速。
27KM时,与Gitsham一起跑了将近15KM的Kolehmainen逐渐拉开差距单独领先。
30KM时,领先跑者依序排列为Kolehmainen—300m-Gitsham—500m-Lossman—Broos。
37KM时,Gitsham因脚伤严重掉速,由第二落到第五名,然后退出了比赛。
Lossman升至第二,且状态仍很好,甚至还加速,打算追上Kolehmainen;
Kolehmainen必须拿出破世界纪录的配速才避免被超越,最终只险胜13秒,
是当时奥运马拉松赛事前两名最接近的一次;
Lossman赛后宣称,若不是爱沙尼亚当天没有任何队友在过程中支持他,
无人告知他终点即将到达,他肯定能追上并获得金牌。
铜牌之争也极为精彩,原位在8th~9th的意大利人Arri,
在最后阶段一连超越6人拿下第三,他对自己表现非常满意,
在通过终点后还高兴地做了三次侧手翻以示庆祝。
1st Hannes Kolehmainen FIN 2:32:35
2nd Jüri Lossman EST 2:32:48
3rd Valerio Arri ITA 2:36:37
地主选手Auguste Broos拿下第四,
前几届表现优异的美国选手,这次最佳成绩仅拿到第七名。
前十名有四位来自芬兰,其中第一与第十的Kolehmainen还是对兄弟档。
1912年未能完赛、1916年因战争无法出赛的日本选手金栗四三,
在1920年2月规划了第一届的箱根驿传,
这场比赛也成了同年8月安特卫普奥运马拉松日本代表的国内选拔赛,
共选出四位选手出征比利时,完成名次与时间如下:
16 Shizo Kanakuri 金栗四三 JPN  2:48:45
20 Zensaku Motegi 茂木善作 JPN  2:51:09
21 Kenzo Yashima 八岛健三 JPN 2:57:02
24 Yahei Miura 三浦弥平 JPN 2:59:37
我不知道这届战后的奥运会,
到底有没有为比利时或欧洲各国人民带来复苏与新希望,
但至少老天在马拉松赛事这天给了个好天气,
跑者这次不再受高温、恶劣赛道环境、差劲规划之苦,
能以实力分高下,创下破纪录的好成绩。
注1* 在1951年之前,国际奥会官方手册曾指奥运五环分别象征著五个大洲,
即:蓝色代表欧洲;黑色代表非洲;红色代表美洲;黄色代表亚洲;绿色代表大洋洲;
但之后这句话从官方手册上移除,
理由是没有证据显示古柏坦在创作五环有过这样的意思。
(主要也是不以颜色来代表各地区与人种,避免触动敏感的种族歧视议题。)
注2* 芬兰有多位选手,在那个年代于长距离项目,经常有杰出的表现,
于是有了Flying Finn-芬兰飞人的美称,
而Hannes Kolehmainen更是最先闯出名气的代表人。
注3* 爱沙尼亚1920年时为独立国家,但二战时被苏联并吞,1991年又再次独立。
*赛事参考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o8-2XTpTrU 马拉松画面在8分钟处起。
#五环首度亮相
#芬兰飞人夺金
#金栗四三奥运完赛
#史上距离最长的奥运马拉松
#奥运马拉松故事
#追着奥运看世界
作者: russellpan2 (russellpan)   2021-11-15 23:37:00
推故事
作者: phylin (phylin)   2021-11-16 18:07:00
推荐这系列文!
作者: Ragnarok (肉)   2021-11-17 17:23:00
推系列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