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我又来到宫里,排队问事情。
轮到我时,我跟太子爷表示上次跟我说的有点想不透;
太子爷随手在桌下拿了个约30公分宽鞋盒大小的箱子,
然后在上面画了一个勾勾,
我不懂是什么意思???
上次画了个圆,至少还说这是借我的风火轮,跑步要学这个;
今天却什也没说,且已经有点不耐烦地指示要换下一位;
我担心再问下去太子爷会生气,
却又真的不知道这代表什么?
无助地望向旁边协助翻译的志工大姊,
只见她脱口说
"阿这就耐吉呀!Just do it!
太子爷意思应该是不要问那么多,跑下去就对了。"
恍然大悟的我,真没想到太子爷对于凡间洋人的运动品牌也略懂一二呀!
----------------------------------
带着太子爷两次提点我的跑步指示,
持续在十八尖山的上下坡来回练习著。
我发现在这边跑步,有时会有感觉自己在骑自行车的错觉;
因上下起伏,
遇上坡时,你若要维持轻松别太喘,身体会自然地换成爬坡档,
一小步一小步地向上,虽然速度慢一点,
但有如千斤顶撑起车子那样,较省力地把自己向山上顶去。
平路或下坡时则好像换成自行车的大盘,
顺顺地踩,速度不用特别催就有,
这是在一般公园或学校操场练跑时所没有的感受,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太子爷要我"Just do it!继续跑下去"后,自然学习到的体会。
不同于大学时期在田径队团练的日子,
我没有加入跑团,练习总是一个人;
没听音乐,没有课表,
每次就是一趟来回,跑快跑慢,视当天状况而定。
对于要跑出怎么样的成绩,没有目标,没有想法。
毕竟这场马拉松所代表的,
或许只是对这段日子的一个终结与句点,
是个让自己重新再出发的流程与仪式。
跑快跑慢,谁会在乎呢?
--------------------------------
因为对完赛成绩没有想法与期待,
加上与太子爷的两次交流,
我在这起伏变化多的山径里来回,
专注地思考着跑步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从小到大,是谁教我跑步的呢?
没有头绪,想不通,
直到有一天......
----------------------------------
我的高中班导师-储老师。
老师的姓氏很特别,储蓄的储,
是我人生独一无二、唯一认识的储氏宗亲。
他教我们数学,
当年我在班上的表现并不突出,
但很谢谢老师在升学主义挂帅的时代,
能放着我们这群血气方刚的臭男生,
自由健康地发展。
那天在十八尖山跑着,
今天的宾果人物是储老师;
自从大学时期开的一次同学会后,
应该已经有近二十年的时间没见了。
老师头发白了,身形也没那么挺了,(想想自己也从高中生变成中年大叔)
但我还是认了出来,
老师一个人走着,
我犹豫了一下,思考着是否停下来去主动打招呼,只是怕老师认不得我。
机会稍纵即逝,算了,下次吧!
继续跑到早起会后原路折返,
一般来说,我练跑的速度大约是一般人走路的两倍,
因这里主要干道就一条路,
于是不久,我追上了老师,
看着老师的背影,这次决定上前打招呼。
老师跟我点点头,教过这么多学生,看老师的表情,大概就是这是我学生,
但哪一届哪一班,干过什么事则是想不起来,
不过这也正常,毕竟我在班上也不是什么风云人物或问题学生;
我只好搬出当年班上数学最强同学的名字,试图唤起老师回忆的连结。
老师说他退休了,现在有个孙子,偶而会到这边来散散步;
我说我这两三年才回来新竹,最近开始常来这边跑步;
"我记得你很能跑呀!"
老师真的记得我呢!差点感动地给他跪下去。
----------------------------------
回家后,今天与数学班导的偶遇,倒是给了我灵感,
记得高中数学有一课讲的是圆的特性,不共线的三点可决定一圆。
若想要让跑步时的下半身形成一个圆轮的感觉,
那是不是得先要决定这是个什么样的圆?
当圆轮的大小范围决定了,身体才知道怎么去模拟配合!
--------------------------------
我拿出笔记本,
一边看着Youtube上各式跑者的影片,
一边试着在纸上画出跑步时的分解动作,
人该怎么用两脚模拟一个轮呢?
首先,我注意到的是落地点。
跑动时,与地面的唯二接触点为左、右两脚掌;
放慢动作看,当脚掌与地面初接触的那点,
随着跑动过程不停地左右脚交换,
而那点的位置,
有人落在身体重心的前方,有人在重心下方,落在后方的倒是没看到。
我观察到跑者若是落在身体重心的前方,
前进的过程会一钝一钝的,会感觉跑者似乎很努力地想跨大步向前。
这让我联想到滚动中的箱子
(该不会太子爷那天随手拿的箱子也是个提示呀!);
箱子在向前翻动过程中,会有某段时间,
把一条边留在地上支撑著,
而这个与地面接触的支撑线,就位在整个箱子重心的前方,
于是你得使劲抬起,
将重心移到支撑边的上方,然后箱子才能顺利翻过去,
这过程也是一钝一钝的。
于是若是让自己跑步时每次着地都落在身体重心下方呢?
这是不是就会像独轮车或一颗球在滚动,
跟地面的接触点总是只有一点,
而身体重心也总是在与地面接触点的正上方。
所以跑步时是不是最好专心把轮作好,维持身体重心高度的稳定,
在移动过程中,不要像箱子,那重心会有上下上下的状况。
我们向前跑的每一步,应该像轮球般滚动!
但因人体会累,要长时间维持下半身如轮或球,不是件简单的事,
且球有分大球小球,同样转一圈,大球滚得远,小球就得多滚几圈;
而什么时候该模拟大球?什么时候用小球就好呢?
这是个需要持续思考的问题!
但无论如何,用球滚动,都来的比方箱好。
至于为何没看到落地点在身体重心后方的跑者呢?
或许基本上这是处于一个即将跌倒的姿势,
很可能下一步就因来不急换脚而仆街在地。
所以不会在Youtube上,看到这样的NG影片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