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同步刊载于公路邦FB社团板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twroadclub/posts/2124931961019901/
==================================================================
撰文:邱正智
天池的长青祠,建立于民国66年(1977),为纪念当年辟建南横公路施工过程中不幸殉
职的116位工程师及工作人员灵位,其中64位为荣民。明明是开路英雄,标题为何要说
“冤魂”呢?且让我娓娓道来......
https://imgur.com/B7Dlpet.jpg
↑长青祠完工于民国66年(1977)
根据南横公路施工计画,工程预计民国61年6月完成,预计工期4年。当年中横公路,
既有钱(美援)又有人(退辅会荣民),一度使用11,000人多头同时进行,花了将近4年才
完工。然而南横不及中横备受关爱,人少又在没钱下硬著头皮施工,挑战很大。工程
第一年仅编列5,000万元预算,至民国58年(1969)6月几乎用光,无余力再执行新的工
程。加上4、5月间雨水特多,道路因雨坍方,材料运输受阻造成工程进度落后。
至民国59年(1970)底,桥梁、隧道与驳坎等工程则因种种困难,进度持续落后。公路
局虽曾报请延展工期半年至一年,不仅未获同意,反而被长官要求要提前于民国60年
(1971)底完成,较原订4年期程提早半年,使得本工程变成一项不可能的任务。在提前
完工巨大压力下,为了达成上级的要求,民国60年(1971)1月21日,省交通处邀集参与
开路工程的相关单位研拟赶工计画,作法如下:
1) 增加人力:
施工所需之人力及厂商,必须大量增加,以达到全面施工的目标。
2) 先以施工便道通车,以达到年底前全线通车的目标。
实际上就是偷鸡,除了降低道路的标准,其他护坡、涵管及路面等工程,等通车后
再陆续施作改善。这样应付上级的做法也曾出现在中横公路。路况究竟如何呢? 从
记录来看,通车当天记者采线团自关山出发,经海端抵达台南市,210公里行车竟
花了7小时又20分;又如台南客运班表显示每天早上7时自台南出发,中午才抵达天
池,皆显示路况与现今水准相差很大。
3) 变更路线:
唯金溪桥工程原设计为160公尺之吊桥,为配合赶工进度,决定将路线海拔降低、
沿着溪边寻找河面较窄的地方,使桥梁长度减为24公尺,以减少施工困难与节省经
费。
增加人力是最简单暴力的方法。南横公路现场施工人员最高峰总计投入达五千人之多
包含以下单位:
●荣工处&旗下农垦处队员:最高达2000人。
人数众多但技术水准低,以劳力为主之土石方、路基驳坎工程。荣民施工人数与中
横公路相比降低不少。
●职训队员与调役人员:约900人。
警备总部职训总队与陆军协建工程处的调役人员(或称力行总队),当地民众直接
称呼“犯人兵”,在工程的后期大量调派到天池至向阳之间高海拔工地,从事最辛
苦一段的土石方、路基驳坎。工作时为防止逃跑还戴着脚镣(注1)
●民营包商雇工:共约2000人。
桥梁工程等需技术性较高之工程发包由民间厂商承揽施作。南横公路之工程已开始
动用到机械施工,以人力搭配机械施工。但是向阳至关山垭口路段地势高峻,机具
难以抵达,仍然全赖人工以绳索垂吊于半山腰施工(俗称蜘蛛人),为工程最为艰钜
的所在。
●当地原住民:人数不明
担任补给任务,南横公路位处偏远,崇山峻岭、补给困难。食物、日用品、水泥,
甚至机具,都由原住民背工背负上山,大多论件计酬发放现金。
增加人力简单暴力,但是未必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原因在于此时工程位于高山地区,
所需要之水泥、砂石等材料在桥梁与路基未完成之前,补给根本无从运入。此外东段
的环境比较艰苦,地方偏远找人支援不易,很多人做完一段工程就辞职,不愿意再往
下一段进去,这情况在现在的南横复建工程也常常发生(别再说现代人草莓啦)。赶工
计画轰轰烈烈,最终仍然未能让南横公路于民国60年(1971)底完工。
赶工赶出人命
民国61年(1972),眼看限令民国60年(1971)底完成的南横公路无法达成,赶工更加疯
狂了。由于护坡、涵管及路面等工程,得等通车后再陆续施作改善,路基边坡尚未稳
定经常发生落石坍方,造成工程人员伤亡。试列出民国60年以后几件较重大的事故:
●民国60年(1971)5月17日礼观工务段段长陈武雄,施工里程98K处之进行路线勘察时
,不幸遭落石击中坠落山谷而殉职。里程132K处之桥梁命名为武雄桥,并于附近设
立纪念碑与铜像以资纪念。
●民国60年(1971)12月1日向阳路段云海桥山壁崩塌造成施工中9名职训队员当场活埋
●民国60年(1971)底,靠近大关山垭口隧道西侧道路已完成路基约370公尺发生崩坍,
造成荣工处队员2人殉职。
●民国61年(1972)2月16日,农历春节大年初二,南横公路西段工程处孙恭先处长外出
巡视工地,在明德桥(今明霸克露桥)附近碰上坍方,处长走避不及遭落石砸中背部
,身受重伤,住院月余。
●民国61年(1972)4月19日,桧谷工务段段长苏进泾自桧谷骑机车下山至工程处开会,
于翠谷桥 (今塔拉拉鲁芙桥)附近遭落石砸中殉职。里程137K处之明隧道以此命名为
“进泾明隧道”,于民国110年(2021年)完工并在洞口设立说明牌以资纪念。
●民国61年(日期不明),接任殉职礼观工务段段长陈武雄的包芷渝,因碰上边坡崩落
,连人带车滚落下去重伤。伤势仍未痊愈就被召回工地赶工。
●民国61年(1972)10月,南横公路接近完工前,桥工所主任林长福因巡视工地遇到落
石被砸成重伤。
https://imgur.com/sm6yVtL.jpg
↑进泾明隧道位于台20线137K(临105线32K),于民国110年(2021年)完工,以纪念殉职
的桧谷工务段段长苏进泾。
https://imgur.com/91UYRDa.jpg
↑筑路殉职人员名单(部分),可见施工之危险
摘自《垭口之巅-南横青山在》
在那个年代,劳工安全卫生的观念仍然十分薄弱,说白了人命不值钱。为了赶工,工
程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工作,礼观工务段段长前后任段长同遭事故、处长及副处长重伤
住院还没痊愈就继续工作,前后殉难者高达116人,足见其血汗及牺牲之大;更别说施
工发生伤亡事故,落石清一清就马上继续施工,这就是南横公路快速完工的代价!
南横公路工程原先估计民国61年6月底前应可宣布通车。但5月初以来豪雨连下20余日
、6月间台风接连袭来,反而增加大量灾害工程,工期只能继续延迟(与现在南横复建
工程状况如出一辙)。后经赶工抢修,道路勉强可通。民国61年(1972)10月31日,政府
迫于压力硬是在蒋公诞辰纪念日宣布南横公路完工通车,但实际上路况仍不适合开放
通行,故未举行公开通车典礼。“通车”后之路面品质不佳,石子路面、自行车道,且
部分工程尚未完工,故未能通行大型车辆,直至11月15日改善工程完成后,才正式公
告定于12月1日开放通车。原订4年完工的南横公路,最终花了4年5个月完成。
https://imgur.com/wYmV4MY.jpg
↑刚通车之南横公路,客运自61年12月4日起开始营运,双向至天池每天往返一班次
(照片摘自《台湾公路工程21卷第3期》封面)
此前笔者曾探讨为何南横复建要花13年,有网友留言批评当年新辟南横才花4年,现在
为何做不到? (注2) 因为现在有公听会、环评、施工安全措施等各种制度监督公路建
设。公听会可以透过沟通,减少民众抗议而突然改路线(例如桃源改线案);环境评估
制度可以降低施工造成的环境破坏(现在被环团滥用是另一件事);施工安全措施增加
了工期与预算,但可以减少人员伤亡。当然这些流程无可避免地会增加时间,以致让
民众认为工期被拖延。
扪心自问,为了满足长官下令的工期、不计代价地施工是我们要的吗? 又,对施工人
员及职训总队队员犯人兵来说,“开路英雄”这个称号太沉重。他们或为了生活、或
被迫上山做苦工,只想做完平安下庄,若上级不好大喜功、不赶工、注重劳工安全,
或许就不必当长青祠里的“英雄”。一将功成万骨枯,英雄与冤魂只有一线之隔。
(本系列完)
(注1)运用犯人修筑横贯公路的历史,详见【血泪的囚犯公路】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twroadclub/permalink/1901826863330413/
(注2)南横为何要修13年?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twroadclub/permalink/21031459798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