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6延伸花莲?林佳龙:技术克服不排除 要跟环境永续共存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962415
2019-10-30 20:55:14
〔记者黄美珠/关西报导〕交通部部长林佳龙今天下午在国道3号关西服务区的“国道.
绿廊道─从齐柏林看见国道建设”摄影展上,被问及国道6号是否可能延伸到花莲?他说
,他当台中市长时就很在意这个问题,曾调阅交通部之前的相关调查研究,发现仍有些困
难待突破,如果工程技术能克服,也必须有新想法,不能有人定胜天的观念,要跟环境永
续共存!因为交通部很多工程建设都强调人本和绿色的价值。
看见齐柏林基金会董事长欧晋德,就是交通部国道新建工程局首任局长,且启动国道6号
的相关研究。他直言,国道6号延伸案“困难是蛮多的,还有很多研究要做!”因为国道6
号做很高的桥梁,而我们做隧道和做桥梁的技术都还要提升,对环境调查也都还要有很多
的作为。
若从交通规划的立场看,首先难在地质的探讨上,另外前述施工技术也是问题。
欧晋德说,自己曾思考过南回,如果有天我们的桥梁,桥墩可以做到300公尺高、跨距能
跨过1公里、2公里才放1个桥墩,这样对环境几乎没有任何破坏下,一样可以达到交通的
目的,但是这个“成本”一定满高的,所以还有很多因素要去综合评估。
他说,现在已能看到很多国家都做到了,过去就拿很多这类像是外国200多公尺的高桥墩
、2公里长跨距的桥梁,在山里头这样过去,却依然对环境保护得那么好的照片给齐柏林
看,然后扪心自问:我们能不能做到?
欧晋德期勉高公局能有那样的雄心,但不要冒进,不要想说一下子就要做到,今天的技术
可能有困难,但希望大家能去探讨,研究出怎么保护环境却又达到交通目的的作法。它难
就在要时间,可能很久,但不要去否定未来我们的子孙没有这个能力去做好环境保护。
林佳龙说,他当台中市长时就很重视国道6号能否延伸到花莲去,曾调阅交通部先前的研
究资料,发现还有些困难需要突破。
他说,让台湾的道路,特别是公路、铁路能使之形成四通八达、能够连结的路网,就交通
工程建设来讲是件更好的事。
如果工程技术可以克服的话,交通部都不排除(国道6号延伸去花莲),但必须要有新的
想法,不能有人定胜天的观念,我们要跟环境永续共存。
他强调,交通部很多工程建设都强调人本和绿色的价值。所以大家可以看到高速公路有保
护紫斑蝶的路段,针对石虎、陆蟹也想留有一个生态通道让牠们走。毕竟道路的安全不只
是对人,连动物、周边的植物,这些绿色环境都要维护。
林佳龙说,随着台湾的发展,相关观念也在进步中,他并不是说去排除延伸的可能,但必
须工程技术的克服要能跟环境去结合在一起才行。
作者: geesegeese (殴) 2019-11-11 12:10:00
中横都修不好了,还要挖阿?
作者: atheistleo (Leo Fan) 2019-11-11 12:43:00
跨距2公里? 是我土木唸不好吗?怎么可能2公里一桥墩莫非要在山中盖一堆超大吊桥?
作者:
seeback (当兵是国家大事)
2019-11-11 15:02:003000公尺的山棱线,花莲段的陡坡与碎石崖都是瓶颈
作者:
lariat (幸福 自由 富足)
2019-11-11 16:09:00前提是-->技术克服 只是技术克服可能是50年后吧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9-11-11 16:43:00既然技术进步,木瓜溪段的设计也可以改了
作者:
kutkin ( )
2019-11-11 17:31:00就是用隧道桥梁取代脆弱的山壁像那玛夏的那条路一样
作者:
NiChu (氵尼~~鱼禾火~~)
2019-11-11 17:42:00重点是要与环境永续共存吧....
作者:
kutkin ( )
2019-11-11 17:49:00就天灾来的时候封闭,灾后清理。真的断掉就重盖,断尾求生的概念牺牲建物,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作者:
sazabik (SAZABI)
2019-11-11 18:21:00可以盖的话一定要用有经验外商JV的团队来执行,不要再用价格标卡死让国内的厂商单打独斗
作者:
r30385 (天空蓝)
2019-11-11 18:29:00现在有哪个过环评的不是跟环境永续共存?
作者:
lariat (幸福 自由 富足)
2019-11-11 20:42:00其实就是前提没达成都不用讨论的官话而已技术跟金钱都还是现在不能克服
两公里长跨距的桥梁 =_=a? 哪个工程那么黑科技了
作者:
chinyi65 (为什么要取暱称)
2019-11-11 22:18:00作者:
omkizo (陈武爱带你笑掌)
2019-11-12 02:17:00明石大桥也只有3.9km长而已
所以不能让文组治国就是这样 一堆工程都无视物理限制
楼上说的是挖掉北大武山让高雄免受空污还有在能高山打隧道之类的吗?
等到那天, 也许飞行汽车已普及,可能也不需要盖了 XD
作者:
hicker (救护车专载笑到腹肌抽筋)
2019-11-12 10:45:00等到任意门出现 就连飞机也可走入历史了
所以后面有补一句成本不一定可接受啊高屏溪桥一年检修费用就破百万了
作者: atheistleo (Leo Fan) 2019-11-12 23:45:00
任意门会比飞雷神快吧 还不用耗查克拉
作者:
NiChu (氵尼~~鱼禾火~~)
2019-11-13 22:43:00以后大选记得要选使用查克拉的专家,才不会无故耗光查克拉
作者: johnjiang 2019-11-13 22:59:00
并不是桥梁跨距1、2公里就稳妥了.. 为了抵达墩位还是要开施工便道,在高海拔地区被环评打枪机会不低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9-11-14 03:05:00跨距大至少是让墩位变少,在这议题至少是有帮助的
老实讲在地质变动性较大的山上开高跨距 真的有点怕怕海上拉钢缆就算了 山上...也许现代工程进步很多吧
作者: atheistleo (Leo Fan) 2019-11-14 15:52:00
就算真的要在山上盖大吊桥 2公里的弯道怎么吊? 那个弯矩多大我就不说了
作者:
bus668 (淡咖哩)
2019-11-15 22:47:00那至少苏花高速公路和花东高速公路先盖完再说苏花地质没有中横困难~不过是比雪隧的地质复杂一些如果苏花高能克服地质破碎带~那中横高和南横高也可以盖
某楼,你们找火影那我可以找时空管理局的某白色恶魔吗??(误)能高山区除了地质破碎,气候豪大雨跟台风也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