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岁拿硕士 叶日洋论文谈铁道园区规划
http://www.ksnews.com.tw/index.php/news/contents_page/0001286683
记者谢宗璋/报导
台湾铁路局企划处长退休的叶日洋,七十七岁从台湾观光学院观光餐旅系硕士班毕业
,论文不离奉献逾半人生的台铁,经由深度访谈与分析汇整产官学界意见,对于花莲铁道
文化园区下一步该怎么走,他认为应打造观光产业链。
在台铁服务四十七年,就有廿八年为东铁窄轨时期,叶日洋对铁道文化熟稔且情感甚笃
。不只受邀担任花莲铁道文化园区规划顾问,硕士毕业论文也以“台湾铁道文化资产观光
行销策略之研究|以花莲铁道文化园区为例”为题,环绕在这座台湾仅存最完整窄轨(七
六二毫米)铁道的基地。
叶日洋在论文指出,东部地区除了由台东旧站改建成的“铁花村”、运输林木小火车为
主的“林田山林业文化园区”,最有铁道特色与魅力的当属窄轨铁道基地“花莲铁道文化
园区”,然而知名度不高,就连花莲人都不清楚家乡有一座铁道文物宝藏。
园区邻近的东大门夜市,是旅客夜晚用餐的好去处,如何吸引客群入园观光,同时认识
窄轨铁道文化,叶日洋认为这对外来发展是极佳利基点。有日式建筑及参天古树,加上古
老机车头与车厢,吸引游客拍照打卡。 然而目前营业时间仅为白天,夜晚则一片漆黑,
无法吸引东大门夜市人潮。叶日洋认为,花莲以观光立县,若园区要有好的发展,就必须
结合县定古蹟台铁处长官邸、石艺大街(铁路医院)与东大门夜市,并绿美化更生日报社
前空地,打造观光产业链,人潮才进得来。
叶日洋建议,园区开放时间应配合夜市人潮,改为下午一点至晚上九点;夜晚结合经
过设计的光线与光雕,打亮建筑物与大树,让内部灯火通明吸引人潮进入,并规划创意活
动。
此外,园区定位窄轨铁道基地,除了有以前从台铁移转过来的铁道文物,整体种类与数
量仍略显不足,可看性不足,难以吸引游客再来。 若是能协调台铁将目前散置各处的窄
轨机车头或车厢,移转园区展示,让文物在此发挥最大价值,并举办“窄轨铁道国际研讨
会”,塑造园区为“窄轨铁道文物资讯专区”的历史定位。
除了静态观赏为主,叶日洋认为,若没有善于表达的导览人员在旁解说,游客多欠缺耐
心逐一观赏,因此需要结合故事导览,培训解说志工;也可利用铁道文物外型及用途,研
发特色文创小物,塑造窄轨铁道伴手礼。
==
题外话,台东线的762mm文物车抢车大战实质上已经开打
交通部台铁局(潮州基地铁道文物馆)
行政院客委会(苗栗铁道文物展示馆)
花莲县文化局(花莲铁道文化园区)
扣除文化部的台北机厂铁道博物馆以外
据悉上述三个单位都想要展示目前放于花莲后站,且停用已久的LDK59与四辆柴油客车
个人觉得,若不先从台铁局、文化部方面进行协调,文物车抢车大战难保再度上演...
此外,昨天花莲蒸汽火车工作小组也开砲抨击LDK59放弃维修一事
https://www.facebook.com/Hualien.SL/posts/2348189775404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