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锁在旧时光的胶囊 大溪、牡丹站硬票走入历史

楼主: mattc123456c (Matt Zhuang)   2017-08-22 21:49:12
锁在旧时光的胶囊 大溪、牡丹站硬票走入历史
2017-08-22 17:49联合报 记者侯俐安╱即时报导
近年台铁人力严重不足,台铁打算在今年10月改点时,将多个简易小站改为无人招呼站,
预料宜兰线唯二有在贩售硬票的牡丹、大溪站,也都在人员减列的名单上,这也代表,需
要人工售票的硬票即将消失在宜兰线。
距离大溪渔港步行约半小时的宜兰线大溪车站,每天进出仅60多人次进出,几乎都是以居
民为主,大部分旅客都已持悠游卡进出,仅有少数民众仍习惯直接向窗口买票,而这里也
是台湾少见没有电脑化的车站。
炎热的八月大溪站的值班站长室有如火炉,只靠着一台电风扇让空气流通,原来是早在6
、7月冷气坏掉时,台铁就就已传出大溪站将改为无人招呼站,也因未来可能不再派员值
班,降低了修冷气的急迫性。
唯一的站务员林家珍从头城派来,隔着玻璃窗,从复古的木柜中抽取一张张硬票,隔着小
窗户递给旅客,并记录在笔记本中,晚上回到头城站时再结清,成为台铁少见的景象。
硬票,又称名片式车票,来自1842年起英国的铁路清算所开始大量使用,后来成为车票标
准格式后,也流传到世界各地。
根据清领时期文献记载,台湾铁路在1895年以前即也出现此类的硬卡纸火车票券,但随着
售票系统电脑化后,这超过百年的硬票渐渐走入历史,只剩少数车站提供。
据了解,至今没有电脑化,主要原因是大溪站早在2000年10月1日就要降为招呼站,因居
民反应乘车不便才没有实施,但由于旅客依然稀少,至今没有装设电脑连线售票系统,维
持发售名片式车票,也因此成为铁道迷收藏硬式车票的“圣地”。
距离大溪站不远的宜兰县牡丹站,则是从2001开始就再也没有印过新票,整个票柜沿用至
今。从硬票上的编号,甚至可以发现牡丹到新竹的普通车来回票,仍维持在30余年前的格
式,当初仅印制300张的数量过了许久竟尚未卖完,有如“锁在旧时光的胶囊”。
目前全台贩售名片式硬票的车站约十余座,大肚、追分、保安、永康只有卖纪念车票,集
集、车程则是委托镇公所管理,并非台铁直接贩售。
而大溪火车站与加禄火车站为全台唯二未装设电脑且仅贩售名片式票卡的车站,但加禄站
近年来除纪念车票外已不请印新印车票,也让大溪站成为铁道迷心中的活古董。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2657633
倒数第三段那名记者打错字了,应该是新北市或者是宜兰"线"
作者: power7 (泡七)   2017-08-22 22:20:00
车"埕"
作者: lexar (hot n' cold)   2017-08-22 23:05:00
没普通车了当然卖不完XD
作者: hn9480412 (ilinker)   2017-08-23 01:48:00
我记得硬票不是在中坜站南侧的站房印制的?
作者: coutji3184 (十一月的冰雨)   2017-08-23 11:45:00
我一直以为清领时期用的是邮票
作者: NCC1305 (火车男)   2017-08-23 12:10:00
清代的硬票现在只留下和版面有关的纪录
作者: Jimmy2010   2017-08-23 12:56:00
牡丹站不是已经在新北了吗?
作者: IanLi (IanLi)   2017-08-23 18:41:00
这两站都是由管理站派人售票的车站不意外但大溪是少数除纪念票外有请领新票的站,这最可惜
作者: zxcc79   2017-08-23 21:06:00
看成大溪牡丹要设胶囊旅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