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自由时报
作者:卢世祥
连结: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973258
全文:
台铁新太鲁阁彩绘列车启动,车上印有Hello Kitty的座位枕巾一再遭顺手牵羊,“带回
家当纪念品”。乘客毫无公德心,引发议论。
台湾社会公德匮乏,是战后一直存在的问题。一九六三年,美国学生柏大恩(Don Baron
)以“狄仁华”为名, 在报章发表〈人情味与公德心〉文章,指台湾人情味浓厚,但欠
缺公德心,激起涟漪。五十多年来,台湾社会虽非毫无长进,但公德是文化问题,战后笼
罩台湾的中国文化鲜少公德成分,公德要成为二十一世纪台湾公民行为准则,仍待努力。
事实上,台湾社会曾存在公德的观念与实践。日本时代生长的一辈,或“多桑世代”,从
国小阶段起就接受“修身”教育。“修身”教导并要求学生,养成不随地便溺吐痰、注意
卫生仪容、举止安静有礼、不吵闹喧哗、不给他人带来麻烦等习惯,并实践守时、勤勉、
诚实、守信、纪律、守法等德行。这是生活教育,日常生活要自我要求,也为他人着想,
因为人不只活在个人世界,也与社会互动;要成就文明社会,须从个人自律与公德做起。
人际互动频密且重群己关系的日本,明治维新过程透过教育,落实公德于国民日常生活,
台湾在日本时代受其影响,形成了“多桑世代”的个人及集体特质。然而,战后中国文化
罩顶,日本时代普及的公德心受侵蚀,以致终战半年后从日本回台湾的彭明敏,在基隆下
船搭火车看到车站脏乱、旅客争先恐后、车厢破落不洁,不禁感叹他所熟悉“日本的台湾
”,转成“中国的台湾”,竟是如此光景。
战后台湾公德退化,随着未经生活教育的战后世代为人父母或师表,至今未见扭转:搭车
高谈阔论讲手机、开车左转抢先行、无视红线路边乱停车、斑马线车不让人、人行道骑车
、吞云吐雾要旁人分享、随手丢垃圾、烧香焚纸污染空气…,以致台湾的公众行为水准,
远不如美日先进社会,只比中国文明一些。
Hello Kitty不见了,因而不仅反映公德问题,也凸显战后文化的“脱日入华”,与二二
八事件一样,都是台湾的不幸。
备注:
我曾经在数字版发过一篇“中国人败掉民国美德vs.台湾人败掉日治美德”,
也在探讨二战战后台湾改朝换代的文明剧变与文化冲击。
台湾的铁路文化虽然从日本时代开始萌芽,
但到了1960~1970年代也有了台湾自有的本土铁路文化,
例如光华号小姐、铁路便当、国音电码等等,皆与台湾铁路现代化鼻祖日本大相迳庭,
后来JR也反而从台铁小老弟学回来,例如车窗击破器、台铁便当等等。
不过台湾和中国的铁路文化也有几分相似,例如春节疏运一位难求,造成黄牛票的困扰;
而台湾方面则因为东部居民抗议中国人和一条龙旅游产业链断了他们的返乡路,
非法的抢票程式泛滥可见一班,于是台铁则考虑从中国学习车票实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