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铁道当初因为路基松软和沉降问题
所以不能用轴重太重的列车
这也是日本慢慢成为MU车天国的主因之一
可是现在科技进步,可以针对旧有路基进行强化
而且日本大量使用MU车的代价,是需要大量的轨道相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巡轨工)
但是日本人口老化和少子化,对于需要大量人力的轨道维护工作来说非常不利
为何日本不能像当初一口气全国铁道列车更换自动连结器一样
慢慢把全国不分JR和私铁的主要干线的路线标准提高呢?(重轨化和路基强化等)
作者: cutec (sasaki) 2014-09-11 21:13:00
老实说,个人觉得这个问题在叙述不同因素间的逻辑串连似乎有点奇怪,而较难去有效拼凑回答。
作者: Overground (Transport for London) 2014-09-11 21:29:00
$$$$$
作者:
QF2200DA (忠太东路走九遍)
2014-09-11 21:37:00人家工电检测早就自动化了,当人家是台铁?
作者:
QF2200DA (忠太东路走九遍)
2014-09-11 21:38:00这个问题的前提,谁说日本的路线标准很差?
作者: cutec (sasaki) 2014-09-11 21:46:00
我知道的是日本最初订定较严格的路线轴重上限标准,主要是考量火山,地形及地震较频繁....等地理因素,但这不等于说是路线的标准较差.我反而认为这是不太一样的两回事,两者难以相提并论.
作者:
temu2035 (temu2035)
2014-09-11 21:50:00很多路线的终端站都无法让机车调头了
作者:
sammy98 (军)
2014-09-11 22:08:00上述皆为各自问题,没有任何的因果关系
作者:
poppoya (轨道上的 Skl12)
2014-09-11 22:12:00日本路线标准差?指的是载重还是线形不整量?
作者:
sammy98 (军)
2014-09-11 22:18:00作者:
temu2035 (temu2035)
2014-09-11 22:51:00台铁养路仍坚持手工为主,每年特考都招一堆道班工如果真的有心,应该大量采购养路机械,招考以电机为主
作者:
cassine (Savannah)
2014-09-11 23:25:00看不懂巡轨工人跟使用列车组(MU)的关系
专注在新干线整备计画和改善货运、通勤路线比较实际...另外因为使用MU车,通勤路线结构载重标准可以降低至于养路工人跟使用MU没什么关系吧整篇的因果关系不太对
作者:
vespar (布蓝宝125)
2014-09-12 01:23:00这篇逻辑怪怪的...我还在想MU车跟养护人力有什么关系...
作者: maldini3 (╮(╯_╰)╭) 2014-09-12 05:29:00
原PO的理则学似乎...
MU车的簧下质量比客车重 动车多频率高破坏轨道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