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周桂田、林木兴:赖内阁的政策环评练习曲

楼主: DDRisgood (小D)   2017-10-21 23:19:04
【媒体来源】
苹果日报
【新闻标题】
【环法人观点】周桂田、林木兴:赖内阁的政策环评练习曲
【完整内文】
周桂田/台大社科院风险中心主任、林木兴/台大社科院风险中心助理研究员
《环评法》实行20余年,争议不断、未大幅被修正,环保署日前终于预告修正此法。阁揆
赖清德曾针对某重大法案,要求行政院一定要有态度。而行政院对于《环评法》修正案不
只有态度,早在去年宣示修法并已逐步落实。去年新政府上台,行政院立马启动环评时刻
,准备大刀阔斧修正,率先修正子法、接续于今年9月端出母法修正案,虽然上菜时间比
预定时程晚3个月,但不能否认的是政府改革的决心,其中包括政策环评改革。
提前因应环评争议
前阁揆林全于今年7月,宣示要落实过往被忽略的政策环评,以减少开发行为争议,而落
实关键在于政府、企业与社会如何达成政策共识?在政策规划阶段,宜先行盘点与因应投
资案可能遭遇的上游或先决问题,其中,行政院各部会间的横向联系成为问题解决的重要
条件,例如土地选址、电力供应等资源与能源基本议题,涉及科际整合的影响评估与跨部
会的协调合作。以水泥业政策为例,水泥业政策环评刻正由经济部办理中,并借由政策环
评,实际盘点我国水泥需求与开发单位采矿量,此不仅可作为矿业权展延或矿区范围维持
与否的决策依据,并且指导矿业开发行为、减少个案环评争议,同时鼓励水泥替代原料再
利用,也符合跨部会推动循环经济的政策方向。
减少投资不确定性
环保署版本草案将政策环评另立专章、提高政策环评的法律位阶,并且与开发行为环评连
结,例如提前在机关规划产业政策时,评估资源与能源供需、环境与社会影响,并咨询产
业和公众意见,避免将争议挤压到开发阶段,产生临时提出场址替代方案、或是能源或资
源供不应求的窘境。诚如林全前院长所言,政策环评的落实,得以减少产业投资的不确定
性。
其他修法重点观察
修法重点除强化资讯公开与公众参与外,扩大机关应实施环评的政策范围,其目的在于让
机关注意该政策是否有影响环境之虞,并将环境因素纳入考量。另外,经实施政策环评内
容、经目的主管机关认定,中央主管机关得以简化开发行为环评程序。然而,本文提供其
他修法面向供参考:一、如何防范机关规避政策环评?二、政策环评制度与《国土计划法
》、区域计划环评的相关配套措施,例如总量管制标准是否完备?三、授权订定的子法,
公民监督其内容是否完备?
政策环评作为环评回归美国原型的练习场
环境主管机关开发行为否决权的设计,当初的立法理由是不信任目的事业主管机关可以为
环境把关,而政策环评没有否决权机制,同时也未强制目的事业主管机关实施政策环评。
因为目的事业主管机关规避政策环评,难以昭信开发行为否决权现今可以落日;若赋予目
的事业主管机关更多环评责任,或环评目的回归到美国法精神,应该完备政策环评制度并
处罚不依法实施的政策研提机关。
此外,政策环评的规范工具之一为资源、能源或环境污染物的总量管制,小英政府拟借由
能源转型推动产业转型,宜将总量管制搭配中研院所倡议“良币逐劣币”概念,以时程明
确的环境管制加速产业转型!
【新闻连结】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71016/1223076/
【备注心得】
正如这篇投书所谈的,
环评法这件事情如果能执行的好,我想他是多赢的状态。
但是如果执行脚色混乱,很容易变成叠床架屋,
规章不明确,只是吓跑投资客,
民间对审议的程序、执行因素认识不够,则该法反倒成为政客的工具,
显然这件事执行难度高,究竟会不会像是行政院更任务编组,
最后导致政策盲点反倒越来越多,是值得用时间来检验的课题。
但我想更令人害怕的是,若对产业没有实际了解以及具体的规划,
那就只是做出一份约束产业,吓走企业投资的环评规范,
那危害恐怕就是立即的了。希望最后是能创造各方皆大欢喜的结果。
作者: vivi810214 (vivi)   2017-10-22 15:47:00
不期不待不受伤害,我们店隔壁原本做烧烤的,被检举有油烟味,后来一查数据都正常,但附近邻居就是不服,积极和老板"沟通",最后老板跟我们说他要顶让了,所以我说法只是一个参考因素,大家有没有真心接纳、认清所需更加重要。要达到大众都认知到发展均衡,社会还有段路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