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Tomwalker (黃å°ç¾Š)
2016-06-09 18:16:49※ 引述《ptt987654321 (低调)》之铭言:
: 有时候在想喔
: 为啥台湾无法安乐死
: 会不会是因为这样......
: 因为有决定权的都是高层,这些金字塔顶端的根本不会想要安乐死
: 然后想安乐死的,大概都会是金字塔底下的
: 偏偏决定权又都在高层
: 高层这时候就会想,阿如果底下的人都死光了,我不就没有奴隶了?
: 底层的人都死光了,我的价值和爽度不就减少了?
: 这样根本就是又要马好,又要马不吃草,马真的不吃草要饿死自己还不行
: 另一种可能性,就是想安乐死的可能是久病,但赚这种医疗钱的都是高层
: 你如果安乐死了,我能赚的钱就变少了
: 偏偏决定权都在高层,高层能给的政治献金又比底层多
: 能制定相关政策的当然会受影响
: 越来越觉得有这种可能性
: 大家认为呢?
不知道你所谓的“安乐死”是指主动加速死亡进程,还是撤除末期病人的维生设备?
前者我们叫“主动安乐死”,目前全世界没有几个国家合法。
(自杀可以算是主动安乐死,有一位在做主动安乐死的医师是帮助病人自杀,但不亲
自执行,算是游走法律边缘)
后者可以算是安宁疗护的一部分,国内在这方面多年来都有在讨论,也有越来越多人
可以接受这样的安排。
安宁疗护目前来讲可以是病人本人在意识清楚时选择不接受积极治疗(癌末病人通常
会接受止痛),在一个病人觉得舒适的环境下由亲友陪伴,也会有宗教或心理人员介
入使病人及家属能在一个平静的环境下接受病人的死亡。
另一个是不接受急救意愿/同意书。这和安宁疗护有些差异。基本上在于签署不接受
急救的意愿/同意书,并不代表不做积极治疗,只是拒绝做气管内插管人工呼吸及心
脏按摩、急救药物注射等急救治疗而已。
(不接受急救意愿书是病人在意识清楚时自行预立,同意书是病人本人不能表达意见
时由亲友代为同意)
在医疗人员来讲,会推动安宁疗护最早是针对癌末病人,后来推广到各种末期病患。
这中间医界的心态也有所改变。早期的医生,在医疗水准突飞猛进时,常为了表现自
身的医术,说服病人接受很积极的治疗,不肯放弃任何病人的救到最后一刻。
但没多久,我们医生就发现,其实在医院内针对末期病人做的急救,有效的很少,多
半只是延长痛苦时间。于是有医生开始推动以病人为主体的医疗,而不是让医生表演
医术。从这当中,观念慢慢转变,病人自主权力升高,从过去由医生主导所有治疗,
转变为医生提供治疗计划选择和说明,和病人及病人亲友讨论订定治疗计划。
经济因素当然是很重要的。末期病患的医疗花费,若要积极用各种设备治疗,是非常
可怕的。改用安宁疗护,费用会下降很多。
但若是你去过一些末期病患住的病房,或是去一些呼吸照护中心参观过,就会知道医
生推动安宁疗护,并不只是因为经济因素,而是里面一些病人的生活,实在是很可怜。
某些病人根本毫无意识,只靠着呼吸器送出的一口气维生,这样能算活着吗?
某些病人有意识,但完全不能脱离呼吸器,只能绑在病床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看
著护理人员帮忙翻身抽痰、灌食、导尿解便。家人亲友久久才来一次,或根本不再来,
这样的生活,思之不寒而栗。
国内并不是没有推动安宁疗护,也不是什么“有钱人的阴谋”。真到那种末期疾病时
期,再有钱也不过就是躺在床上留一口气而已。(别说在床上还可以上ptt,那种状
况根本没力气动手操作,也没心情上ptt。各种仪器环绕下,这类电子产品也会管制,
免得干扰仪器)
真要说在台湾推动安宁疗护或被动安乐死的阻力,不是“有钱人”,而是同侪压力。
台湾汉人的亲友压力极大,在之前和病人家属谈放弃急救时,跳出来反对的通常不是
病人的直系血亲或配偶,而是病人的堂表兄弟姐妹、住隔壁的邻居、或是儿女的朋友。
反对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扣上一顶“不孝”的大帽子,说病人过去对你多好多好,怎
么可以不救他/她?真是不孝啊!如果是我,一定借钱卖房子也要救到底,拼最后一
线生机,多留一口气也好.....那个谁谁谁,就是签了不急救,结果就死掉了,儿女
分财产分一大堆,你是不是也想着要分财产?.....
现在是因为医疗人员努力推广观念,也让病人家属实地去看了不少末期治疗不舒服的
情形,才慢慢让大家能接受这样的做法,也比较少遇到上面说的那种“亲友反对压力”
(比较少,但不是没有了)
人活着,并不是只要那一口气不断,而是要能活出自己的生活。有钱人也不过是能在
健康时有比较多的资源去活出自我。生病到了末期,金钱并不一定能带来比较好的生
活。单人特等病房还是病房,设备再齐全舒适,也不会变成五星级饭店的总统套房。
安乐死最大的阻力,并不是病人,而是其他活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