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转录自 book 看板 #1J-QO5Tu ]
作者: souldragon (太极螺旋) 看板: book
标题: Re: 为什么台湾人不爱阅读?
时间: Sun Aug 24 16:44:49 2014
※ 引述《s9131313 (14)》之铭言:
: 最近根据《天下》杂志有关于全民阅读的调查,
: 台湾人平均每周花在阅读的时间是七小时半,
: 看书报杂志时间平均每天不超过一小时,
: 三成二民众每年买书费用不超过台币一千元,每月平均看二.八本书。
: 这真是让人觉得矛盾的现象。
: 因为台湾社会整个高等教育急遽而大幅地膨胀,
: 但阅读的习惯与人口却未能相对增加。
: 这对于我们台湾迈向成熟的知识社会,当然是不利的、也极具讽刺性。
台湾100多所大学 是商业导向造成的
也就是收学生是为了学费不是学问
澳洲人口和台湾差不多 面积是台湾的200多倍
他们只有30几所大学 中小学的教育也相当轻松
结果教育成果比台湾好太多了 台湾一整个在乱搞..
: 追究其中的形成原因,应该有三方面:
: 第一、中国人本来就欠缺一种追求文化深度的性格特质。从表面上看,
: 我们很重视读书和教育,但究其实,我们真正在乎的根本只是学历,不是学问。
: 前者是个人在社会中升迁与地位的关键,而后者只是顺便的结果,可有也可无。
: 再看看社会大众里最主流的价值,
: 归纳起来大概不出以家族为核心的福、禄、寿、禧。
: 明显地欠缺西方人那种对真理、美学、意义以及终极关怀的超越性。
: 事实上,中国人自古在求知上就有很浓厚的务实取向,
: 即使是最重视读书的儒家,也强烈以“正德、利用、厚生”来衡量知识的价值。
: 换句话说,知识并没有独立的地位,理性也从来不像西方那样,
: 被当作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第一特征。
: 我们尤其不喜欢理性思辩之类的“理论知识”,
: 中国文化里最发达的始终是道德格言,
: 因为它们简单明了、好学易用,也方便传颂、流传久远。
: 试问,在这样一种肤浅现实的文化取向下,
: 你还能指望有多少爱书、迷书、与书为友和同床共眠的社会风气呢?
儒家思想本身是重视人格内涵甚于学问技术
"无友不如己者" 不如己指的是道德修养而不是能力
即使是功利导向 读书是为了做官 做官的目的也是推行善政
台湾家长认为读书就是为了赚钱 比较像是资本主义造成的
: 第二、台湾整个卷入社会中巨大的生存竞争的洪流,而在沉重的压力和忙碌中,
: 我们实在没有静下来读书的时间和心情。
: 但许多西方人却有一种坚持,就是即使可以大发利市,
: 也要在下午五点钟以后和周末都关店休息。
: 他们将这些时间留给自己,从而,阅读变成了一种自然的选择和沉潜的享受。
: 台湾人却很有成就感地将每一分钟的剩余转化成一张张的钞票。
: 相对于赚取更多利润或创造更高绩效的迫切和旺盛企图,
: 读书实在是一件奢侈的浪费──除非它可以作为赚取利润或创造绩效的工具,
: 或者,是一种可以挂在嘴边的炫燿。
台湾老板的恶习 认为不想加班的人就是懒惰不长进
所谓的成功就是赚大钱 价值观整个就是很扭曲
从小到大 读书考试工作的量是欧美的二三倍
人均所得却是人家的1/2 1/3 很莫名其妙的结果
: 第三、就算有时间空闲下来了,由于长久在压力与忙碌下的自我疏离,
: 我们往往会优先选择一种“被动的放松”。
: 譬如公司或大卖场,到高级餐厅或SPA 放松自己,
: 或是一头栽进电视、电玩和 KTV 里。
: 它们的特征是缺乏思想与文化创造,
: 它们最乐于提供的是让你不需要动用大脑的笑料、气氛、动作和声光。
: 简单来说,对于充满压力和忙碌的现代人,
: “消费天堂”和“娱乐工业”已经取代书本了。
: 这固然是商品经济下全球性的问题,但也绝不是无可抗拒的宿命。
: 关键永远在于自觉和付诸实践的超越决心。
问题出在学校 强迫学生背一堆what 用考试轰炸把他们累死
明明学问里的精髓应该是在why和how 偏偏几乎都不教?
西方的教育重心都是在训练学生了解know-how
what的东西根本不用背太多 这部分甚至可以open book
东方的考试制度就是让学生背一堆无用的what
然后在毕业几年后忘掉大半 浪费很多时间效用却很小
以二八法则来看 how是二 what是八 二是精华八是糟粕
我们把大多数的精力放在背那些不是重点的糟粕上面
难怪付出程度是二三倍 结果成效是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