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ck921 (The Fate)
2014-08-26 20:26:15来源:香港独立媒体网
原址: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25575
苏格兰如何落入独派囊中?
笔者:大头仔 2014-08-26
尽管苏格兰占了不列颠岛面积的32%,但苏格兰人口只占全英的8%。相应地,尽管一人一
票没有(注一)筛选,但在伦敦的国会六百多个议席中,仅有59席代表苏格兰。
这条数一摊开来,选举政治的必然逻辑,大党只能是放弃苏格兰。站在政党政治的角度,
两个主要大党都没有把苏格兰看成主战场:工党的票仓主要是人口密集的英格兰城市议席
,保守党则是靠中南部英格兰的农村议席。
前文提过,苏格兰更倾向于社会民主主义,更喜欢强有力的财富再分配,这与英格兰南部
民众的意识形态完全相反。但英南人口密集、席位较多,政党在写政纲时,自然会优考虑
英南口味,当觉得难以协调时,工党有时会拆开全国路线与苏格兰路线,保守党就干脆索
性放软手脚,弃守苏格兰。最近二、三十年的各场英国国会大选,苏格兰都会出现上面这
场地图的情况——只有一两格是蓝色的,苏格兰不喜欢保守党,保守党干脆也不管苏格兰
人有何诉求。想到在香港,民建联也不至于要放弃新界东,就能体会苏格兰人为何觉得保
守党极不尊重他们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英国左右翼意识形态激烈交锋的时代。如果把当时两个阵营的主
要票仓作比对,可发现苏格兰乃左翼大本营。后来戴卓尔夫人上台,强推私有化、猛烈打
击工会,自然令苏格兰人深恶痛绝。正是由此开始,保守党在苏格兰一蹶不振、议席大幅
下跌。工党则在八、九十年代坐稳了苏格兰第一大党地位。1997年,新工党的贝理雅(
Blair是一个苏姓,尽管他血统上并非苏人)上台,他兑现政纲承诺,推行权力下放政策
,让苏格兰人公投建立国会。苏格兰国会在1999年正式建立。不过伦敦留了一手:129个
苏国会议席,仅73个单议席单票制,59个是比例代表制。有人说,这本为了避免苏国党成
为第一大党,但结果却事与愿违。这一条,香港人看到,应该会深有感触。
不过,苏格兰人好快发现,贝理雅“明左实右”(indicate left, turn right,亦即打
左灯转右)。保守党同工党,先后令苏格兰失望,均无法满足苏人希望在社会制度上更接
近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愿望,世纪之交出现的这个广阔的政治无人区,正好被一直等待时
机的苏格兰国家党看中,乘势闯入。尤幸苏人有全英国会与苏国会两个大选可以投票,于
是从本世纪初开始,苏格兰人在投票中经常两条腿走路:全英投工党,苏格兰投苏国党。
这当中的原因,好有趣,又与香港选民在立法会选举及区议会选举中表现出来的差异类似
。
总之,苏格兰人觉得全英事务既然工党已经代言,本土事务可以让苏国党处理,以在政治
上利益最大化;工党的苏格兰政治人材,则因为可以有两种选择,更多去了争全英议席,
留下来争本土议席的鲜有猛将。结果,就是苏格兰工党不断把本土议席拱手送给苏国党,
然后加上比例代表制的存在,苏国党在过去十几年,逐渐取代工党成为了苏格兰国会的第
一大党,成为执政党。
当在爱丁堡的执政党地位得以奠定,苏国党的第一件事就是实践政纲承诺,提出独立公投
。
回望苏国党与苏公投的出现,一切当然是民主的结果,但也与执政阶层长期罔顾少数派诉
求息息相关。在此之间,值得北京反省的地方,远比值得香港人思考的地方多。
注一:原文为粤语字体,为防违反本板规定,故以繁体中文同义词取代之。
--------------------
心得:尽管台湾有为数不少的统派(以现有民调显示,包含维持现状偏统一)
多半是以民主统一为主体论述,而多数的中国民运人士也在其中;
但中国民主化,对于支持将台湾纳入中国体系的人而言,到底是福是祸?
连民主发展历史比台湾久远的英国,为了争取政治资源的分配,
都只能够选择牺牲少数人的声音,走向昧俗的道路。
台湾人,如果不能够自立自强,而只想靠一阵神风来获胜,
那无论中国共产党倒不倒,台湾人皆无法争取到自己应有的权益;
台湾的未来无法求人,反倒是皆操之在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