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教育,孩子的前行曲

楼主: fantasibear (布谷熊)   2014-08-22 11:56:14
※ 摘要《HwangTW (HwangTW)》之铭言:
: 孩子不读书就没有出路?
: 孩子们除了念书不是一件很可悲的读书机器?
: 每个孩子的优点在于彼此上的差异
: 学习到了一件感到有兴趣的东西,投身于学习之中
: 这比平常的学习还要快乐,学到的更多
: 社会的多元性因每个人都不同,才造就了他的五彩缤纷
: 孩子们往往是最伟大的创造家、发明家、艺术家却被抹杀了。
要走什么路, "方法"很重要的.
并非之前没有方法, 而是那些方法已经陈旧, 甚至可笑.
但站在教育学, 教育部, 甚至是文化高度上的位置上的人,
从未有哲学(本质)的反省.
反省的对象就是已经呈现出问题的方法的来源.
当前台湾的教育有趣的是, 老师负责知识宣讲,
方法却由补教来带或甚至被家长掌控,
他们的路自然是有局限.
补教的希望是为了有亮眼成绩, 但补教能施力的点其实是有限度.
而是家长各式各样观念可能误了孩子学习到成年.
(看看公视的爸妈囧超大, 就知道一堆家长把真心话说出来, 架恐怖....)
如果说现在小孩子因为家长贫富而造成程度落差,
这现象并非现在才开始, 老早就是如此.
但也不等于家长有钱小孩子就程度好, 有人说是资源多,
真正的关键在"方法习得"
也许是资源背后的方法更好,
也许家长本身的涵养就足以给孩子有非常优良的观念养成,
这类家长从来就不担心小孩子表现.
但这些都在在说明一点, 现行的师资培育方针整个落后.
然而, 偏偏调整的不调整这部份, 却一直调整小孩子的升学制度.
目前很多人想法是如此: 认为要由根本或基本作起, 在小孩基础上付出.
刚好与这想法恰恰相反,
目前台湾最缺的是其实是要从头作起, 也就是什么样的方法领导教师与孩童.
就如同原po说的, "孩子们往往是最伟大的创造家、发明家、艺术家"
我已经看过太多孩子本质与性向为何, (不是那个"性"向)
但我马上联想到, 他的家长肯定不这么认为, 老是屡试不爽!!
只要透过在家长面前简单夸奖孩子的特质, 马上就可看出家长根本不这样想.
甚至是一直处于长期被否定的情势.
他们的老师也是如此, 由于我是家教音乐,
往往可看见和他另一端的矛盾, 即学校老师对他的偏见.
[我认为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在于, 你常可以从他们表现里发现征兆,
甚至有时候来上课是来祷告和忏悔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