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陈为廷:我身旁的人都不关心这些议题...

楼主: lamda (钢琴加吉他)   2014-08-22 11:25:15
心得:对于如何说服别人关心议题的观念与想法,陈为廷说得非常好,
我认为,也许先处理好感性的问题,才能更容易进行理性的探讨。
有时我们在讨论时,总是为了要说服与影响对方,
会落入"坚持自己的正确"立场中,
但如果讨论的过程中忽略了对方的感情
那么即便自己的道理再怎么正确,对方也不会愿意改变他的行为,
所以如果想要对方也一起来关心的话,就从关心对方开始吧。
from:https://www.facebook.com/a102579/posts/721047387911416
常常被问起这样的问题:“我身旁的朋友都不关心这些议题,该怎么让他们理解?”、
“我家人很难沟通,他们都不愿意懂我在关心什么”。
大哉问,每次都答不上话。因为老实说,我也不是很知道该怎么办。
我也常困扰于这种挫折。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大二那年,在苗栗火车站前宣讲。
那时,我已经累积了从高中以来的少数社运经验、刚经历大埔事件。
在一些社团内部开会、或讲座的场合,学会侃侃而谈。
但初次回到家乡、熟悉的火车站,面对等著搭车的乡人,却陷入难堪的失语。
我嘴里讲著在那些抗争场熟悉的一套话语:
大埔、湾宝、区段征收、土地正义、工业区闲置、蚊子园区、炒作地皮......。
但乡人只是无视,好像所有这些都与他们没有关系。
那时候,刘政鸿举债办的各种多明哥、卡列拉斯、巨星演唱会正打得火热。
乡人只是穿越我,去看我身边的活动海报。
或是准备搭着火车,去参加那些活动。
我感到各种挫折。我嘴里说著“这些事跟每个苗栗人都有关。
今天拆大埔,明天就拆你家”,却愈说愈心虚。
这当然跟每个苗栗人有关。但我没有能力给出更细致、更有说服力的关联。
我发现我并不了解眼前的这些人:他们关心什么?他们烦恼什么?
当他们奔赴一场又一场的县府演唱会,他们心里在想些什么?
在那之前,我和伙伴们常常惊喜于自己掌握了“真理”,
觉得自己是为乡人带来火炬的普罗米修斯。
但事实上,我们宣称关心苗栗,却一点也不理解苗栗人。
于是,后来的几年,我们走入更深的乡间,从夜市、农田、工厂、文化庆典等角度切入,
去认识更多人,理解各阶层、各地区苗栗人的想法。
这样跑下来,我还是没有把握自己能够完全理解自己的故乡。
但至少比如说在碰到鸡腿饭阿姨的时候,
我慢慢能够学会考量对方的经验与想法,同时与他交换我对议题的理解。
后来每次被问起这类问题的时候,我就想起这段经验。
我觉得解答问题的关键,或许在于:
“在你要你朋友理解你关心的议题前,你是否有先关心你身边那位朋友?”。
比方说,你外婆无法理解你干嘛跑去死守人家的田吗?
也许你可以跟你外婆到她的田里去看看,再向她解释稻子被铲掉的影片;
你的打工族朋友觉得你支持关厂工人卧轨的行为很偏激吗?
也许你可以先理解他打工的环境,和他聊青年劳动九五联盟的文章,
问他爸妈是不是和那些工人同样准备领随时可能落空的旧制退休金;
你读高中的弟妹觉得 振声学生联盟这些人很无聊,不爽不要读吗?
也许先和他聊聊,有没有不爽自己学校里的鞋禁、袜禁、发禁、
有没有特别讨厌教官做些什么事情?然后,来聊聊学生自治;
你做服务业的爸妈觉得那些为“服贸协议”翻立院围墙的学生根本党青、简直有病吗?
或许你可以下载服贸开放的清单,检查你爸妈的职业有没有在里面,
然后,在饭桌上一起讨论,开放后,你家可能面临的处境。
这很累人。既要理解、又要对各种议题多所掌握,
还要抓到议题与你朋友的关联,还得讲得有说服力。
有些朋友听了会跟着问:“这些我知道了,那然后呢?”,
你还得备妥行动方案。但有时候,朋友不听你谈议题,
也许正因为你对他理解不深、对议题的掌握不够,
对如何行动,也没怎么想过。
家人也是。
和身旁的人聊,最常听到家人对学生运动的评论,
不外乎“哎呀,那些学生傻傻的,一定都被民进党煽动、利用”,
或者“就算你们对又怎样,政治很复杂,你们斗得过他们吗?”。
每次听都觉得靠北。想说:“靠邀,我念社会学,又搞过运动,
你们都被媒体洗脑,哪可能比我懂政治?”
直到有一次,因为一个集游法的案子被当“首谋”,到警局作笔录的时候,
那个爸妈年纪的警察从头到尾只追问我一个问题:
“你是如何煽动、煽惑学生到现场?”,
即使我讲了一百次,没有人煽惑,大家都是自主前来。
在看着那个警察用很慢的打字速度把我的话key进电脑的时候,
我想起很久以前翻过的《重审美丽岛》。
发现三十年前,那个国民党将抗议群众抹黑为被“党外=台独=中共”这个
“三合一敌人”煽动的年代,离我们并不遥远。
我们的爸妈,就是在那个年代成长起来。
我们以为家人不懂政治。但我们错了。
他们从戒严时代走来,曾经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每一件事,有那件不是政治?
为什么他们觉得我们“被利用”?
为什么他们总是还没开始就认定“斗不赢”?
这些尖锐的质疑背后,或许有着各种幽暗的委屈与伤口。
家人理解的“政治”到底是什么?
或许得更进一步,深入那段历史、与他们的生命经验,才得以理解。
或许做完这些功课,我们才得以进一步与家人沟通,
厘清我们对“政治”的理解歧异何在。
写到这里,想起马克思的话:
“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了世界,但重点却在于改变世界”。
接触运动、接触政治,常会让人感觉自己掌握了“真理”,
急着向周遭的人们诉说,以为自己在改变世界。
但蓦然回首,才发现,我们可能只不过换拿了一本“马克思经”来解释世界而已。
我们恰恰成为马克思最鄙弃的那种人。
改变世界,必须仰赖更多人有组织的集体行动,促成制度的变革。
而让更多人加入行动的基础,就是深入的对话、与互相理解。
我不是一个很擅长理解、关照他人的人,时常作得很糟。
但我期许自己,能持续地朝这方向努力。
作者: salvador1988 (Mr.Owl)   2014-08-22 12:20:00
推,这篇很受用
作者: silencedance (靜舞)   2014-08-22 14:03:00
父母会开大绝:我有能力我会怕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