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员] 提供意见供未来政策参考(医疗意见)

楼主: jemmyng (jemmyng)   2014-08-08 11:40:56
由于健保制度的便利,收费普遍低廉,使得我们常有看医生的经验,
当我们做健检时,通常抽血这种例行工作,我们不必签署同意书,
施打各种疫苗通常也不必签署同意书,
但有风险性的医疗行为,例如动手术、麻醉等,就必需签署同意书,
以上这些细节,不知道您有没有注意到?
其实这些看似是医疗的东西,还牵涉到个人隐私,
尤其目前的医疗已迈向电子化,未来也有个组织把所有的医疗电子资料整合在一起,
而资讯安全的部份又很难做到滴水不漏,所以这些议题需要大家来关注,并且提供意见。
目前,我们在执行科技部的计画,执行单位是台大社会学系及医学院,
去年,我们已经收集了病友的意见,
今年,我们想要收集一般民众的意见,
例如,如果医生抽了您的血液、切片、组织(皆简称为检体)之后,
这些血除了用在检查您的健康状况,您是否同意将它捐给医师/医院做研究?
为什么愿意?为什么不愿意?
如果愿意捐赠检体做研究,就需要签署同意书,
请问您想要这位医师口头及书面告知您什么内容?是手术风险、抽的部位、
可能的并发症、还是什么?
如果第二位医师也想使用这些己抽出来的检体,您是否愿意?
需要再度等到您的同意?
还是在第一次捐赠时就授权给所有的医师/医院?为什么?
由于这些检体与您的个人资料放在一起,故请问您觉得要由什么单位来保护您的个资?
还是您希望把个资跟检体的资料分开保存?
类似这些问题,是我们很想知道的意见,
在收集意见之后,我们会把它统整起来供科技部了解,
最终也希望送去修法,可能会用在未来的医疗政策、医院政策里,
故我们在此恳请您提供您的宝贵意见,
让我们未来的政策具有深厚的民意基础。
公共论坛:我们的检体,我们的未来_人体检体研究规范
日期:2014/9/20(六)
时间:09:00~17:00
地点:台湾大学社会学系
10617台北市大安区罗斯福路四段一号
报名:http://bit.ly/1ndrb21
jemmyngleipeng@gmail.com (标题请注明:报名参加公共论坛__姓名)
02-3366-1238(吴小姐)
参与者条件:(1)20~70岁
(2)目前没有急性病及需要定期返诊之慢性病
(3)曾有抽血或手术的经验
**参与者可获得补偿费
作者: kakakaka (卡四)   2014-08-08 12:18:00
请把范例修掉
楼主: jemmyng (jemmyng)   2014-08-08 13:09:00
谢谢提醒,已去掉范例部份
作者: sharkimage (生日那天的甜蜜 ~知道效m)   2014-08-09 06:52: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