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m蕃薯藤新闻/廖伟翔/专栏-2014年07月15日 上午09:00
自从民进党确认不提名党内候选人,
采用柯文哲团队的“在野大联盟”模式,
提名柯文哲医师参与2014年台北市长选战,
柯的民调一路居高不下,领先最主要的对手连胜文先生。
然而,这正代表选民更要仔细监督,
检视这位“素人政治家”的政策规画与核心价值。
写到这里,一定有人问:“为何不用同样的标准检视连胜文?干嘛专写文章检讨柯文哲?
”首先,我有把握,会发出这样质疑的人,一定可以凭一己之力看出连胜文的诸多缺失(
毕竟,真的很多!),无须我冗言赘述。
连胜文的铁杆支持者,看到本文标题开心都来不及了,不会发出这种疑问的。
其次,连胜文无论在实际意义(国民党金权政治延续者)
或象征意义(本土殖民者的一脉相承)、
甚至于选战开打以来的表现(圣诞节放假的“小确幸”政策!?),
都绝非下一任台北市长的好选择。
再者,投给冯光远、沈富雄的人,或许基于冯光远勇于表达进步价值的选择,
或是欣赏沈富雄一路走来“孤鸟参政”的坚持,
皆有其慧眼独具的道理,也不是本文主要对话的对象。
本文想对话的,是那些认定支持“柯P”、拥抱“柯P”的支持者,
容不下其他人对“柯P”的质疑。
这是极其危险的选择,故在此我必须提出几点观察与反思。
常见的论调是,
“难道你要让连胜文当选吗?柯文哲是最有机会胜选的候选人,难道不该支持吗?”
这是危险一:把选举、胜选和民主划上等号。
在此有几个问题必须扪心自问:选举等于民主吗?选举的目的只是胜选吗?
如果人民只在意胜选,莫怪乎每次即使心中还有满腹疑惑,仍旧只能含泪、含恨投票了。
民主作为一种政治理念,除了投票的时候能当家作主,
在非选举的每个日子,公民更应该负担起主动监督的责任,
才不会使民主沦为徒具形式的政客背书机制。
如果选出柯文哲担任台北市长,就认为台北市从此天下太平,
那绝对只会是下一轮苦难的开始,而非结束。
曾在不同场合听柯文哲谈话,他最喜欢标榜的是自己是受医学训练出身的,
凡事讲求逻辑,强调“科学问题、科学方法、科学解决”。
而这确实讲到了许多“精英”的心坎里。
许多“精英”因为柯文哲受“科学训练”的医师身分而大力支持,
把候选人区分、类型化,却缺少对其言行的检视,这正是最不“科学”的表现啊!
柯文哲的“科学解决”,这正是危险二:
逐步化约的过程中,少数人的权益该怎么办?
我们知道,无论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皆有其极限,许多问题更是难以轻易化约。
基本人权和政策规画冲突,是近年来激发社会运动的主因之一,
若柯医师成为当政的一方,会如何处理?
譬如都更议题,柯文哲曾表示
“就好像都更,都更为什么失败?其实都更要成功,一定要政府自己扛,放给私人建
商去做是不会成功的,这是很清楚的道理。”(撷取自柯文哲脸书)
若是柯文哲主政下,政府要怎么个“扛”法?如何保障少数人的权益?
倘若政策推广顺利,还没什么问题,如果遭遇反对,化约的企图只会让冲突更加剧烈。
姚人多教授日前〈柯文哲的爸爸是谁?〉一文获得广大回响。
该文点出柯文哲的两大特质,“超越蓝绿”和“靠自己努力而成功”,
正是当前青年世代贫穷化、贫富两极化的社会最期望看到的特质,
因而民调领先连胜文的局面日渐稳固。
但这恰如其分地透露了危险三:
挥别世袭政治,然后呢?如果影响选情的关键因素,
是候选人的“不蓝不绿”和“自己努力”,实在是一场不怎么样的选举。
有论者曾批评,台北市长选举,没有核心价值,只剩下“柯语录”和“连公子”的对决。
这或许对柯文哲不公平,毕竟柯文哲团队推出的具体政策,
有“公共褓姆”、“租金补贴、公共住宅”、“安心外食”,
甚至“参与式预算”等等;
但无可否认的是,柯文哲独有的快言快语,除了显示过人的脑中机锋之外,
对于实际政策规画的积累其实没什么帮助,更时常带有一抹精英的、民粹的戏谑色彩,
缺乏对自身处境的反省与观照。
柯文哲的参选,除了挥别世袭政治,应该还要有、也必须要有更多元的进步意义。
毕竟,这的确是一场可能影响未来台湾政治版图的选举。
综观柯文哲做为台北市长候选人的表现,平心而论,跟对手比起来并不算太差。
然而一场首都选战,除了打赢,绝对有更重要、影响更深远的事物蕴含其中。
柯文哲曾言:“人要有核心价值,要不然跟阿米巴有什么不一样?只是比较大只而已。”
希望柯文哲医师除了超越阿米巴之外,更要超越自己,
重新审视那些过去视为理所当然的思维模式。
http://n.yam.com/yam/politics/20140715/20140715422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