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什么叫‘2300万人共同决定’?

楼主: memy (440nm的逆光飛行)   2014-07-07 02:58:51
※ 引述《errnnniie (Ernie)》之铭言:
: 近来一连串事件,已足以让许多人质疑:台湾真有所谓民主政治吗?
: 我个人看法是:制度只是表面形式的东西。
: 如果一个政府,只注意表面形式,却忽略实体内涵,
: 甚至只因有表面形式,就想堵住反对者的悠悠之口,
: 这只不过证明我们的民主之空洞不实罢了。
: 个人认为,民主等制度都是西方社会经过几百几千年磨炼出来的,
: 它只是一套手段,最终目的还是要保障最基本的人权,
: 这才是实质的东西。
: 所以,制度只有不断砥砺,以求更加完善,
: 绝对没有“达到怎样的形式就够了”(例如“有选举就叫民主”)这回事。
世足正夯,众多一日球迷活跃在各大网络平台,
之前在LoL板时期我也曾很纳闷,平常只有五六千人的板面,竟塞了三万人在阅览,
这些一日迷的短期疯潮现象,在台湾的反思就是:“台湾究竟会有多少的政治一日迷?”
公民意识的组成三要素包含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参与意识,
目前时局打铁趁热,许多团体都意图积极参与政治,
其实我是认为,既然是所谓的“积极”参政,
这个“积极”的程度,就不该只限定于选举而已。
宪法第17条规定“人民有选举、罢免、创制及复决之权”,
然而在中国党长期统治的各种畸型法制手段之下,
人民至今能够有效实践的只有选举权,
被阉割的不仅是在罢免、创制及复决的基本权利,
然后定义这份“投票的动作就是民主”,
导致在精神层面上的,那份主动参与公共事务讨论的意愿,也一并被抹除。
将人民训练成固定时程的投票机器,
让人民满足于一日民主的小确幸之中,
但其意图其实是不让人民去反思,到底投下去的这一票背后代表了什么意义?
是代表了选远见还是选近利?
是代表了选意志还是选潮流?
是代表了选未来还是选胜负?
精神层面的力量(对于民主精神的认知)
与实质层面的影响力(对于参政权利的掌握)同样重要。
这件事情对于精神已启蒙者来说是再自然也不过的,
但对于未启蒙者而言,简直是一桩认知以外的天方夜谭。
当这样的人民得到了实质层面的影响力(例如投票权),如同让婴儿手持利器,
就容易产生误用与滥用,伤人与自残,
也更加便利政客对于群众的非理性(心因性)操作控制。
从体制外的立法院行政院的进占、公民不服从与抗议抵制手段的推广,
到体制内的各式公民主题讲座的举办,将民生议题与政治目的做结合,
仿声鸟的传唱、割阑尾的推动、修公投法的连署,
各式的遍地开花,再再都只是为了一个目的:
“从各种方向训练人民的民主思维,从心中寻回抵制政府原有的各种武力”。
别忘了德国当初是如何步入独裁的。
参政权既是人民制衡独裁政府的武力(特别是台湾人民无法合法拥有枪枝),
也可以是导引国家堕落灭亡的两面刃。
是人,决定工具如何使用,权利就是如此的特性,
所以持有者的意志与认知是如此重要,
要让持有者意识到权利工具在自我与群体中具有的创造性与破坏力,
一如使用新买的家电之前,必先看使用说明书,
而台湾的人民,还没掌握好正确的“民主说明书”,
现在的情况是有一些人有看过了,但更需要广泛传阅,
让更多人面对自己被蒙在鼓里的事实。
在那殊途同归的审判日前,希望还来的及。
作者: lamda (钢琴加吉他)   2014-07-07 12:05:00
优质论述 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