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募集] 核能情报大募集,大神们该出手了

楼主: zx198507 (晨星)   2014-06-05 20:57:56
现在回好像有点晚
各位真强者已经战到不知道到哪去了
但因为有很多事要关心
又过了个端午节,所以只好现在回囉
本篇一样不含任何的专业,只有常识(俗称嘴砲)
想看专业文的可以左转出去了 谢~
※ 引述《ifaduke (一发)》之铭言:
: ※ 引述《zx198507 (晨星)》之铭言:
: : 看的出来你想表达说:其实疏散并不是重点,重点是接受辐射量的多寡,
: : 因此您提出了掩蔽说,但问题是我们这些公民该如何掩蔽,
: 其实每个阶段的掩蔽重点并不一样,比较简单的方式是根据指示采取掩蔽动作,
: 事实上根据过去的经验,事故后(以围阻体失效造成放射性物质外释为起始点)
: 的3至10天是最重要的掩蔽期,在饮食与饮水方面
: 都尽量食用事故前的瓶装或包装产品,例如罐头或是铝箔包等。
: 而且尽量待在室内,降低吸入或摄入放射性物质的机会。
: 在第10天之后,由于放射性物质透过大气扩散、沉降沉积等作用,放射性活度
: 大幅降低,可能可以考虑结束掩蔽行动。
虽然我想:您说这段话应该是有所根据的,但我无法接受您说:"根据过去的经验"
这种隐藏资讯的用词
直观的来说,我会想知道:自燃料棒上剥离或喷射出去的辐射尘,
他放出能具有足够能量,够打断蛋白质键结的辐射线的比率有多少?
过了多久这放出率会明显的下降?
此外,放射性物质的活度,只与外在刺激及时间有关,
而与大气扩散、沉降沉积无关
您所说大气扩散及沉积作用,影响的是辐射尘的密度,而非活性,
但是当然,密度也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因为密度低,
所以受到无法被公民预测的辐射线照射到时,我们得到伤害的可能性就会减小。
但是若我们把真正的活性及密度视为等价,混在一起用,
那无疑的,结论便会排除由因果关系造成伤害的可能性,
而导向只考虑吸收总剂量的多寡,
这使得辐射对人的影响,被解释为:
有多少人在有限区域及单位时间内,受到幅射量的伤害
我们因此得到一个被筛选过的假设:
因为吸收了多少剂量,所以人们的健康可能会如何如何
我们用这样的假设来拟合【人在单位时间内,受到随机幅射线伤害的结果】
至于剂量到底要定多少?
只要随着统计结果,再修正就好了
这样的推论,虽然得出了若A则B,但并不能反推出 若B则A,因为他是统计的结果
像海量数据一样,大部分的资讯均已经遗失了。
但是随着时间久了,人们就倒果为因的将统计得出的辐射剂量,视为安全范围
用这种方式来理解辐射,而非以生物学或物理学来解释,很明显是有问题的。
: : 才能在辐射物质外泄的初期避免四处飘散的尘埃呢?
: : 就我的常识来说,应该还是离的越远越好,尽可能的使辐射尘分布的密度缩小,
: : 才是上上之策吧?而离的越远越好,不就是疏散吗?
: 这点就是很有争议的地方,因为疏散的过程中,很难维持理想性的有秩序疏散,
: 而且,疏散行动中,通常也会携带财物行李,影响疏散的速度,更甚者可能发生
: 交通意外,导致救灾工作的阻碍,以日本经验,疏散已经没有净正利益,
: 此时疏散只会牺牲更多的生命,成效远不及掩蔽。
我试着想像台北核灾当时的情景,
人们的家里通常只会有三四天的存粮,而且冰箱可能因为停电而不能用,
瓦斯存量不够撑到十天的家庭,恐怕煮饭也会成为问题(前提是您十天的假设是正确的)
收音机? 就当作少数的人都有吧
但因为不出门的原则,所以若停电的话,便会导致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知道最新的资讯
但这问题应该可以克服,因为他们会跑出去,然后知道资讯者会惊恐的把资讯递给他们
所以这些人,有部分会被安抚,而乖乖的回去
但不信任政府的人就不一样了,就算知道最新的情况
人们仍会怀疑,
1.有绿卡的政府官员,会留下来吗?
尤其是我们政府的官员在于房地产上大多理财有方。
2.军警会愿意冒着危险送食物来吗? 有人会为了自身安危而抗命吗?
此时没有演练核灾的经验,就变成台北人,沉浸于恐惧的原因之一
: 在房屋内不用开窗吗? 辐射尘会不会飘进来? 水源会不会被污染呢?
到底走还是不走呢?
政府叫我们掩蔽,说会做负责任的处理。
此时此刻,我们的生命被官僚控制在手里,仰头等待,盼望官僚赏口饭吃,
等待政府赶快来救我们。
当然这时候政府官员最好不要只想到:
我的房地产归零了,我的房地产归零了,我的房地产归零了,....
兼差作保的副业全都跳票了,完蛋了,完蛋了
要不要去美国,要不要去澳洲,要不要去加拿大,要不要去新西兰。
这时候如果您高度信任的官僚,没有照他们平常的SOP,
先把时间用在撇清责任,消灭证据上,赶紧催稿发国际新闻说明,
而是如您假设的,尽力的命令军警运送食物,并找出敢死队进入电厂周围控制情况
并尝试恢复电力的话....。
说到此,您不觉得自己的世界里假设了一个完美的政府,
而且该政府是跟真实的是世界脱节了吗?
简单讲,其实您已经暴露了自己政治上的意识形态了,一个信任政府的假设。
这段让我想到这次学运看到的名言,【人们不管政治的下场,就是被糟糕的人统治】
无条件信任政府的下场,就是被政府欺骗出卖
日本这讲究秩序、纪律与荣誉感的右派国家,人民相信他们换来了什么代价呢?
台湾以国民党权贵为首的右派政府官僚们,有比日本官僚更有担当吗?
当然,我们的政府也很有可能比日本政府优秀的,
毕竟有具体的前车之鉴,好过瞎子摸象的乱枪打鸟
只是任何可能之处我们都要抱持着科学的精神去质疑。
: : 并且你所谓的初期,是以半衰期为单位,还是以尘埃落定为单位呢?
: 以围阻体失效后放射性物质开始外释的1至2周称为初期,此时可以明显观察到
: 放射性活度的成长与衰退现象。
这一点还请专业的您拿出论文出来证明,中英皆可,毕竟口说无凭
: : 除此之外,您说500mSv剂量为标准
: : 这我满怀疑的,因为就我所知道的常识
: : 具备足够能量的辐射线打到蛋白质的键结上,并将其打断,并非机率或剂量问题,
: 这是微剂量学的观点,但是键结打断与致癌两者不能画上等号,
: 因为生物免疫力有侦测与消灭癌细胞的机制,这也导致虽然在100mSv以下纵使可以观
: 察到双键断裂现象,但是在车诺比尔事故后,白俄罗斯、俄罗斯与乌克兰长达二十年
: 追踪达到1亿人的流行病学观察中,仍然无法观察到直接的关联性(除小儿甲状腺癌外)。
这一点也一样还请专业的您拿出论文出来证明,中英皆可,
我想这些资料平时应该都准备得满齐全了吧?
就复制贴上而已。
此外,癌细胞很多种,尚须证明生物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种类进行消灭的完备性
: : 而是因果问题,轨迹对了就能加速粒子脱离彼此的束缚,达到打断键结的结果,
: : 使用机率表示只是因为时间与空间无法同时测量,
: : 才退一步以机率来表示射线打到键结的可能性。
: 这个因果关系存在微剂量学的观察当中,但是由于打断键结与健康损伤间并没有必然性,
: 所以这样的推论无法成立。
: 也有医生认为少量的辐射暴露有益健康,称之为辐射激效效应,并在中国阳江得到支持性
我想上面这已经不是科学语言的范畴了,
少量的辐射?频率多少?强度多少?占生物体面积的比例是多少?
时间微分上的变化及积分上的变化所对应到的现象有没有不同?
这样的叙述,着实需要大量的佐证才能成立,不过我想您们也应该准备好了。
贴上吧,让乡民来看一看
: 证据,但是这也是一种假说,若激效效应的假说成立,其实你的辐射破坏与健康损伤的
: 因果律就没有必然成立。
: 而真正存在辐射破坏与健康损伤的因果关系,仍是在急性辐射效应(ARS)上,此时辐射
: 破坏已经大过细胞修复的能力,并且产生可以观察的生理反应。
这部分已经表示了您对于辐射于“微观尺度及巨观尺度之间的关联”,是陌生的,
显示出您于这领域上的侷限,您选择相信一个不确定的假说
并且您尝试相信一个假说,来支持自己的主张,而且是有确定性的主张。
误差是如何传递的?相信您在做基础普物实验时有遇过,在这里就不累述
但一个在微观基本尺度上的现象,经过您巨观系统的观察,竟然就不见了,
虽然不见,却还是在巨观的现象上,出现该微观的影响
这还是一个挺超自然的事情 XD
: : 这一点我认为您的回答,不太有说服力,因为近几年来于各大板块之间发生的地震,
: : 超过震度7的比比皆是,甚至震度八及九的也是时有所闻,这些震度具有的能量,
: : 是七级的十倍至百倍,如果我们还想拿数量级差距如此之大的标准,
: : 来作为自己防灾的依据,我想那无疑是自欺欺人的,
: 我想这点就是一个代沟,我在前文已经讲过了,震度不等同地震规模,请勿误解,
: 但是你还是没有花时间去了解,震度指的是测量地点承受到的加速度值,
: 地震规模则是地震所释放的能量。
: 震度7对应到的是400gal或是近似0.4g的加速度,是加速度单位;
: 地震规模7则是能量单位,对应到的是2E+15焦耳(此处系指芮氏地震规模)。
: 这两者是截然不同的东西,连度量衡都不一样,具有根本不同的物理意义。
: 震度7已经是中央气象局定义的最大震度,目前大部分的结构物未必能耐受此震度的
: 地震。
原来震度是指加速度,原谅我的无知,
但这样看来,我们核电厂的坚固性只能覆蓋到到六级底的范围,
再上去的七级就没办法了呢
若想对应到近几年各大板块之间产生的大地震,恐怕仍然是不够的呢
前提是台电真的能保证他们盖的建筑能承受0.4*9.8m/(s^2)
并且该标准乃是以秒为单位,是否也适用于高频的突波,因为我想您也知道,
高频的突波虽然受阻尼影响的程度高,导致衰减快
但这种贵精不贵多的危险,一但出现了,结果就会很惨
或者我们该该如何证明高频的突波不存在?
: : 这种程序或制度造成的现实侷限或错误,实在没有理由在台湾这种讲求科学的国家出现。
: 讲科学以前,我们要先统一度量衡。
: : 此外,地震规模与距离的平方反比而衰减,这表示说离活动板块的边缘越远,离断层越远
: 地震规模不会随距离的平方衰减的,地震震度也不会,至少不是严谨的遵守平方反比。
这我知道,就各种折射、反射、阻尼损耗,只是我认为是基本而不需特别提
: : ,我们遭遇地震的威胁就越小,若我们比对活动板块的中间区域以及该板块的边缘区域,
: : 我想地震的规模以及发生率,会有天壤之别的差异。
: : 既然有差异,那就表示,在板块的中心位置盖房子,所需求的抗震系数,与在板块的边缘
: : 位置盖房子,所需要的抗震系数是不一样的,既然不一样,那技术上也必须具有相当的差
: : 异,才能确保自己的安全。
: : 如果我们不能够意识到区域之间的不同,甚至将所有背景看成一样的来解释,那我们真的
: : 就只是单纯的意识形态与反智而已。
: 这件事我们的认知并没有不同,没有人说要用同样的标准兴建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上。
虽然这里误解您了
但台电只用能承受震度至六级末的标准,就想在两大板块中盖核电厂,
这认知上仍然是不同的
第一、您假设超过震度七的地震不存在。
第二、您假设台电的工程品质是理想中的理想。
这让我想起在中式的文化中,如果能做到60分过,那他绝对不会做到61分
这是否表示台电及原能会认为:
如果地震震度分布的规模,几乎不再七,那也没有必要将避震的规格提升到七了,是吗?
直接将震度七视为不存在,这样?
: : 我想对一般人来讲核能电厂不只是一种单纯的建筑物,而是有核灾可能的建筑物。
: : 核能电厂怎能跟一般房子相比呢?
: 那我们要不要谈谈化工厂或是天然气贮存槽。
: 我们有没有需要使用同样400gal的结构耐受力要求以上的一般建筑物。
我想,想要解决问题的态度不是这样的
如果有人想盖一个会影响到其他人的核电厂,
那这些常识性的问题不是应该正面解决吗?
而非说其他的某某某...也没遵守,凭什么要我们遵守呢?
这种转移问题焦点的手法
拥核方的格调、高度和科学专业去哪了呢?
但就我自己来讲,如果能推动让所有的建筑物都能避震至400gal,
那当然是个皆大欢喜的事情
并且,如果您想要在这震度的额外议题上具有说服力
那您应该也常投书报章杂志建议政府,以及参加社运才是,因为说到底这些都是相同的问题
因此,若您想让人认为,您自己在要求避震上,有说服他人的资格,而非未辩而辩
同时免去自己利益不回避之嫌。
那您除了需要能正面回答之外,还应该力主所有的建筑物都应该具有同等级的避震资格
或许 联合所有拥核者 对立法院及建筑土木业界进行建议及施压,会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 : 房子倒了可以再盖,但土地被一旦被辐射污染了,就没有人会想去住那里,那里的人不论
: : 愿不愿意,也会被被其他地方的人排挤,而不愿意跟他们通婚。
: 这里有推演过快的问题,第一地震未必会震垮围阻体,即便震垮围阻体也未必会发生
: 放射性物质外释;第二是放射性物质外释未必会污染土地(污染的定义是超过规范限制
: 值);第三这种所谓的风评被害(日文)与实质被害并不相等,而风评被害的严重性远大
: 于后者,这正是疏散造成的后遗症。
看到这个我就想起一个故事
【纯回忆】
以前有个核工所的朋友,跟我聊天,他说有一次,有一个高放射性的碎片从某处掉出来
掉在大家触手可及的地方,结果大家当场花容失色,唯恐避之不及
只有一个人轻蔑的走过去把它给拿起来,说 :这有什么好怕的
后来没多久这个人的白血球数就异常,后来这个人就退了,
这件事因此在内部造成一个大台风
很多细节都忘记了,不知道那个人属是台电还是核研所的
作者: yichenglee (掰咖一个月当四年僵尸)   2014-06-05 21:39:00
你对辐射的认知令人感到悲哀 你知道人体会修补吗?所以才会用累积剂量来评定安全性
作者: xxyxx (123)   2014-06-05 22:00:00
那一天把一年份的量打完,会和每天打1/365一样吗?我怎么听说累积计量法一直被质疑?
作者: yichenglee (掰咖一个月当四年僵尸)   2014-06-05 22:28:00
急性曝照和长期曝照的量当然不同 法规有规定游离辐射防护安全标准 第七条和第十八条
作者: ckchi (飘)   2014-06-06 07:56:00
"我们核电厂的坚固性只能覆蓋到到六级底的范围" <-- 不是这我之前有偷偷算过,请参阅 #1JMDydfy (PublicIssue)所以 "只用能承受震度至六级末的标准" 也不对"直接将震度七视为不存在" 就更不对了台湾发生最大震度7级的地震也的确是有的详情请参阅 #1JXNOA4J (PublicIssue)补充一下,算完后我自己的想法是,讨论主建筑和围阻体的耐震强度其实意义不大。比较值得担心的应该是电线、冷却水管路当然,有可能是我太无知。有错还请其他了解的人指教另外就是,之前有针对电路和管线补强,但到底够不够就不清楚不过看完这篇我倒是想到一个问题。如果频率对了引起建筑共振,相对小的震度有可能造成较大损害不知道在评估时有没有考虑这点?一般来说应该会有...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