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看不见的孩子

楼主: ChenYi84 (Cy)   2014-06-04 23:23:41
被版上的政治讨论跟超长推文弄得有点晕ㄏㄏ
看到一篇深度好文跟大家分享
真的心有戚戚焉
来源:天下杂志
原文网址:http://goo.gl/4cr330
标题:看不见的孩子
作者:波兰翻译作家 林蔚昀
我一直记得一个波兰朋友对台湾的疑问,是关于小孩的。
她说:“你们台湾街上没什么小孩,他们都到哪里去了?”
在场的另一个台湾朋友回答:“因为妳上街的时间不对。
如果是晚上9点,
妳就会看到满街从补习班出来的小孩了。”
在她提出这件事以前,我根本没注意到台湾的街上有没有小孩,
甚至还觉得她的问题很奇怪。后来在波兰住久了,自己也生了小孩,
才发现:在波兰,真的可以在街上看到许多小孩。
波兰人的平均生育率没有比台湾高很多(根据2013年的统计,波兰是1.32,台湾1.11),
但是波兰小孩的“能见度”及受重视的程度远超过台湾。
会隐身术的小孩
在我居住的城市克拉科夫,许多电车或公共汽车都有低底盘,方便娃娃车停放,
有时候上车还会一口气遇到两三辆娃娃车。
走进餐厅、咖啡厅、政府机构,有给小孩玩的游戏角落,
美术馆和博物馆定期举办让小孩参与的导览及工作坊,
而一家艺术电影院Kino pod baranami更是每周日提供儿童电影放映。
为了让身心疲倦的父母有机会享受娱乐,
这家电影院还会在新片上映时安排音量调低、灯光半亮的特别放映,
让父母可以带小婴儿去看贾木许、柯恩兄弟的新作
(灯光半亮是怕小婴儿怕黑,放映时小婴儿可以在毯子上玩耍或睡觉)。
在波兰当妈妈3年,我一个人带小孩去过餐厅、美术馆、博物馆,
和他一起买菜、买衣服、吃饭、逛市集。
印象中,我从来没受到异样眼光,也没有人跟我说:“妳的小孩太吵了,真没家教。”
这不是因为我的小孩特别乖,或是波兰人超乎寻常地有爱心。
我想,他们只是习惯了小孩,习惯小孩是日常生活风景的一部分,
习惯小孩会吵闹或跑来跑去。
因为小孩很多,所以大家把小孩看成是理所当然。
他们不会想:“要是没有小孩就好了。”
而是在现有的环境中建筑对大人及小孩都友善、两者都觉得舒服的空间。
反观台湾,小孩在餐厅或公共汽车、火车上大声一点说话或嘻笑,
就会引起旁人的侧目或警告。
有些店家贴出“禁止小孩入内”的告示,引起网民一片鞑伐,
但同时也得到广大的称赞与支持
(支持派的说法是:“我只是想安安静静吃顿饭不被小孩打扰,有这么困难吗?”
“家长不把小孩教好,妨碍别人权益,没有资格抗议店家。”)。
表面上,这似乎是个不喜欢小孩、不需要小孩的社会,
但是同一时间,台湾人非常担心少子化、人口老化,
对于“孝道”、“一夫一妻”、“女人就该结婚生小孩”
这些传统家庭价值观也有着异常的执著。
也许台湾人不是不喜欢小孩、不需要小孩,而是想要会隐身术的小孩。
这样的小孩在需要的时候可以看得到、听得到,在不需要的时候则能隐形、消音。
这样的小孩从小就很“乖巧”、“听话”、“懂事”,
早早就学会自己吃饭、大小便、打理生活、适应环境和父母的需要。
他们像成人一样有能力,甚至比成人还有能力 ── 只是,他们不是小孩,
或者说,他们身上小孩的特质不能被看到,必须隐形,甚至必须被阉割。
童年消失的一代
仔细观察台湾的媒体和主流价值(尤其是所谓“教育专家”说的话),
会发现一件很有趣的事:
所有和小孩有关的特质如“小孩子气”、“天真”、“依赖”、“不成熟”、“情绪化”
都是负面、被谴责的,
另一方面“早熟”、“独立”、“有责任感”、“牺牲自我”
则是受到高度的推崇和鼓励。
我们的文化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要求、期待我们成熟独立,
却没有发现,它其实是以不正常的手段加速生长(就像打荷尔蒙),
让我们变成小大人(Adult Child)。
小大人(也译为“成年小孩”,王浩威医师将其称为“当年早熟的小孩长大以后”)
这个名词最早出现于匿名戒酒团体之中,
指的是那些因为父母过去酗酒而变得比其他小孩更成熟的孩子。
后来心理学家发现,小大人的现象不只存在于酗酒者父母的家庭,
所有功能不足的家庭都有可能养育出这样的小孩。
这些孩子早早就被迫长大,负起照顾自己和家人的责任(像是《非关男孩》中的Marcus),
他们看似成熟、能克制自己的情绪,但其实他们的早熟是为了生存下来、不得已的手段。
为什么台湾社会对于正常的、应该在小孩身上出现的孩童特质如此憎恶,
反而对反常的、不该在小孩身上出现的早熟特质大加赞扬?
我的假设是:我们的上一代因为贫穷和各种因素,
被迫提早放弃童年、快快长大进入成人生活,
等到他们成为父母,他们也要求自己的小孩遵循他们的道路。
如果不这么做,他们便无法认同、肯定当年的牺牲,
同时,如果小孩可以毫不费力就实现他们当年无法实现的事(在孩童时期当一个小孩),
他们又会感到嫉妒 ── 虽然,让下一代过好生活曾经是他们奋斗的动力。
贫穷的恐惧深深烙印在大人心中,即使他们今天有钱了,
这份恐惧依然挥之不去,反而变本加厉
(因为害怕失去现有的生活水准,害怕再次变穷)。
为了让小孩出人头地,有份好工作,他们拼命让小孩补习、学才艺、上名牌大学。
社会竞争越激烈,他们给小孩补得越多;
他们当年因为贫穷而牺牲了童年,他们的下一代则因为富裕被剥夺了童年。
当他们发现,补再多习,投资再多时间和金钱,小孩也无法拥有竞争力,
无法适应今天这个高速改变的世界,依然要依赖父母的帮助,
他们便感到困惑、愤怒。他们忿忿不平(同时也带着一份自豪)地说:
“当年我怎样怎样,还是可以如何如何…
你的条件比我好,却无法达成我成就的十分之一,
一定是你不够努力、没有能力、不肯长大。”
这些父母没注意到的是:
世界改变了,当年遍地机会、可以让人白手起家的台湾,现在已不复存在。
以前那一套“只要努力就会出头天”、“教育水平是提升社会地位的保证”的价值观
在今天不一定适用,搞不好还会造成反效果。
父母其实也很恐慌、不知所措,但是他们面对现实的方式还是以不变应万变,
拒绝看到世界的改变。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保守的大人是最无法适应世界的一代,是最不成熟的一代。
被冷冻保存的小孩
这些童年被迫消失、被迫在成长过程中跳级的大人们
很像是《夜访吸血鬼》里面那个小女吸血鬼克劳蒂亚的相反,
他们的身体虽然成了大人,但内心依然像小孩。
他们不是晚熟,而是内心的孩童特质像是冷冻水果一样被冻结、封印了,
从来没有机会和成人的特质进行整合
(其实成长的过程就是孩童特质和成人特质的融合,而非与孩童特质完全切割)。
被冷冻保存的小大人抱着小孩的眼光看世界,他们喜欢重复,不喜欢改变,
不会以沟通解决问题,总是以情绪化的方式处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
以情绪化的方式看待别人的合理要求
(在他们眼中所有的要求都是不合理的,因为他们自己从来不被允许对世界有所要求)。
但是他们和真正的小孩不同的是:他们没有好奇心和对现实的想像力/创造力,
不会像小小孩具有冒险犯难的精神,积极想学习新东西,积极渴望长大。
他们是假小孩,是拒绝长大的小孩,
因为没有经历过童年,所以对童年有一种虚幻的乡愁和错误的浪漫憧憬,
以为童年就是无忧无虑的伊甸园,却没有注意到身为小孩的无力和匮乏。
在台湾,青春期总是被大人说成是叛逆期、是家庭风暴、是危机。
当然,青春期带有危险的元素,但这就像是毛毛虫蛹化蜕变,
虽然可能致命,却是变成蝴蝶不可或缺的过程。
如果因为恐惧而扼杀蛹化,毛毛虫不只无法成为蝴蝶,也无法继续当毛毛虫,
只能成为一个怪物。
没有经历过依附(把自己交出去,交给不安,让自己爱与被爱)、
失败、崩溃、赎回(就是可以一再探索、尝试、再修正的权利),
这样的小孩不可能真正长大。
他们以为履行了自己的义务、有一份工作、成家生子、符合上一代的期待就是成熟,
但是他们不了解这一切事物与他们个人的关系以及对他们人生的意义,
就像英国诗人艾略特在〈四重奏〉(Four Quartets)中所说的,这些人“拥有经验,却错失了意义”。
现在的台湾,父母和孩子的角色互换了。
大人玩起Hello Kitty、看黄色小鸭,理直气壮地逃避现实,
就像是伊藤润二漫画〈父之心〉里那个附身在小孩身上,想要好好玩耍的父亲。
虽然这些大人没有真的进入小孩体内,但他们一样是在以小孩的未来为筹码,
满足自己童年无法完成的梦。
另一方面,小孩却被迫担负起未来的使命,
要烦恼核安问题、经济不景气、服贸冲击、环境污染……
就像是少年/少女漫画预言的一样,在大人全是废物的世界中,小孩成了救世主。
这种漫画虽然看起来很大快人心,
但是当它真的成为现实,其实是很令人悲痛而且惶恐的。
讽刺的是,虽然小孩被大人无意识地当成救世主,
他们却不承认小孩是救世主,也不愿相信这个救世主。
在他们眼里,今天的小孩就像过去的他们一样,不会长大,不可能成熟。
他们说,今天的年轻人没有吃过苦,缺乏社会历练,没打过仗,不好好念书
(等于背叛了父母的栽培),只会上街头抗议、浪费民脂民膏。
他们觉得年轻人没有独立思考能力,害怕他们被政治人物煽动、利用,
但是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所相信的理念是什么、还有它是否忠实反映现实,亦或只是幻象。
他们紧抓着这个信念不放像紧抓一块浮木,近乎一种偏执。
他们害怕失望,于是不敢期待、不敢梦想、不敢相信现实有别的可能,也不允许别人相信。
这是新保守主义的开端:对现实完全缺乏想像力和改变现实的创造力。
而想像力及创造力正是我们能从童年时期继承而来的,最宝贵的人生资产。
疯掉或崩溃?这是个问题
在过去一年的台湾,我们看到台湾的年轻人
离开补习班、离开学校、离开咖啡厅,
走上街头,去向社会诉说他们对现况的不安及不满,
要求大人还给他们选择和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利。
这些年轻人在大埔,在文林苑,在华光社区和绍兴社区,在乐生疗养院,
在反核示威,在洪仲丘案的抗争现场,
在支持关厂工人的场合,在拥护多元成家的游行。
3月18日,他们到了立法院,以和平抗争的手段要求政府重新按规定来,
审查关在黑箱中的服贸协定。
之前一直隐形的小孩突然被看见、听见了,
不只如此,他们还有自己的声音、自己的主张,
而不是鹦鹉学舌地重复大人的意见。
许多保守的大人都觉得,小孩有自己的意见是背叛了他们,
是不孝,是倒戈,是不知感谢父母的牺牲
(“没有我们拼命工作,你们今天哪有闲情逸致上街头啊?”)。
然而感谢父母和孝顺,以及小孩拥有自己的意见及感觉,两者之间并没有冲突,
而且根本不该扯在一起。
这些大人的愤怒,其实不只和服贸不服贸、核四不核四、都更不都更有关,
同时也混入了对小孩的忿怨不满,不能接受他们竟然想要脱离父母的思考模式和价值观。
他们希望小孩继续隐形,
这样他们就不必面对小孩活生生的存在,
以及自己内心被冰冻起来的小孩。
事与愿违地,他们的小孩拒绝了隐形。
大人的希望破灭了,他们失去脚下踏着的、原以为坚实可靠的地面,
惶惶不知所措。小孩并不如他们所预期的愚笨、软弱,
在某些事务上,甚至知道得比大人多。
大人的权威受到了挑战,他们认知到,
不能把小孩再当成一个特殊的、身分较低的族群,
而是要像波兰教育家雅努什‧科扎克(Janusz Korczak)说的,
把他们当成平等的人来看待。
在这失重过程中经历破灭的不只是大人而已,小孩也经历著严重的幻灭。
他们看到他们所相信、仰望的大人其实一点都不可靠也不成熟,
本来想像中应该保护人民、维护人民权益的执政党和反对党,
其实根本无法也不愿保护他们。
大人和小孩可能会双双陷入疯狂,但是也许可能有别的出路,
比如说崩溃,然后从崩溃中站起来,重新建构自我。
波兰诗坛泰斗鲁热维奇(Tadeusz Róewicz)曾在他的诗作〈无题〉中说道:
“我们不需要把眼睛蒙上 / 我们不需要各种信仰和宗教教派 / 的天堂 /
带着碎裂的背部 / 我们匍匐前进”
大人与小孩不必对立,不必互相指责,而是可以利用这次的崩溃作为成长的开始。
大人可以打开冷冻柜,让自己内心的小孩解冻,
小孩则可以透过艰苦的蜕变(不断的尝试、失败、再尝试)迈入成年期。
这样两者都可以成为真正的、结合成人及小孩特色的“成人”,也就是完整的人。
英国小儿科医师及儿童心理学家温尼考特(Donald W. Winnicott)曾说:
“要崩溃需要极大的勇气。”
台湾的大人和小孩是否有崩溃的勇气?这是个问题,而且是极为重要的问题。
因为生命的过程本来就是不断的幻灭和卷土重来。
拒绝崩溃,拒绝幻灭和受伤,拒绝失败,拒绝失去原本的信仰
── 其实就是拒绝成长和活着,也等于死亡。
作者介绍:林蔚昀,1982 年生,台北人,作家,波兰语译者。
多年来致力在华语界推广波兰文学,
于2013 年获得波兰文化部颁发波兰文化功勋奖章,
是首位获得此项殊荣的台湾人。
著有《平平诗集》,译有《鳄鱼街》、
《给我的诗 ── 辛波丝卡诗选1957─2012》、
《走路的艺术 ── 鲁热维奇诗选1945─ 2008》等作。
作者: nomorepipe (不管了啦)   2014-06-04 23:31:00
推推
作者: ericiap (Hedgehog)   2014-06-04 23:34:00
Push
作者: honeyombd (glot+ombd=?)   2014-06-04 23:34:00
推"是不孝,是倒戈,是不知感谢父母的牺牲"30岁 有感触
作者: yommy1108 (chiakila)   2014-06-04 23:35:00
推 不过前半部小孩问题 其实不光只是台湾文化对小孩不善更重点还是家庭教育多了解孩子身心状态
作者: dreamless (都抠)   2014-06-04 23:41:00
这篇很棒
作者: smallalan (chacho)   2014-06-04 23:46:00
作者: sky125a (.......)   2014-06-04 23:49:00
作者: slx54461   2014-06-05 00:10:00
推,社会价值观是最难改、最需要改、最少人认为要改的
作者: Lydia66 (我的妄想会撕裂你)   2014-06-05 00:17:00
如果有定期跟家人深度讨论事情的习惯,这会是个很好的主题
作者: cwjing (cwjing)   2014-06-05 00:20:00
这篇写得真好!
作者: zull99 (LUZ)   2014-06-05 02:19:00
大推最后两段
作者: Vinir (being)   2014-06-05 02:28:00
推 这篇写得很好
作者: Eway307 (Topology)   2014-06-05 02:42:00
超受不了要求小孩不能出声的家长,一直嘘嘘嘘搞得全车都很紧张
作者: joe2233 (~ Everlasting ~)   2014-06-05 02:57:00
作者: MD930 (rrrrrrrrrrrrrrrrrrrrrrr)   2014-06-05 03:36:00
作者: resolmai (蛇鲁是我)   2014-06-05 04:01:00
只能推了
作者: zoobox (zoobox)   2014-06-05 08:12:00
好文,脑中还激荡著文里的议题不停,但是要先高调推!
作者: silencedance (靜舞)   2014-06-05 10:58:00
推这篇..7年级前段班 这篇文章完完全全切入内心QQ
作者: fakeimage (假寐)   2014-06-05 11:13:00
真的是好文 我们在一个需要崩溃和尊重的时代
作者: wesley0309   2014-06-05 11:44:00
!!!
作者: ck290996 (1+1)   2014-06-05 13:59:00
好文推!!看到含泪TqT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