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Triss (MVP)
2023-03-21 17:58:54※本文不得转载※
先向看完全文与抽空回文的版友们致上120万分敬意 m(_ _)m
事件人物如下:
A: 一般民众 (乙方)
B: 代办业者 (甲方代理人)
C: 收购业者 (甲方)
D: 不明业者 (第三方)
事实经过:
A 因为换工作需升级硬件设备,想购入高单价新笔电,
但规格较差的旧笔电才刚买一个月,于是听从朋友建议
找收购业者回收旧笔电,进而造访业者 C 的官网。
致电 C 官网介绍的门市确认初始报价后,约定当日交易。
实际上接听电话的是代办业者 B
在电话中,B 完全未告知其为代理人之身分,
只告知 A直接把旧笔电拿到现场进一步鉴价。
A 抵达业者 C 官网介绍之实体门市后,
发现该门市实际经营者为代办业者 B,
门市无论从外观或内装都完全看不到 C 的存在。
这时, B 才向 A说明其代办流程皆按照 C 的规范,
契约书和立约人个资,将上传到 C 的官网系统,
C 再寄送契约书电子档给 A 。门市只提供无纸化交易。
A 再次向 B 确认交易方式后,双方顺利完成后续。
事后,A 查看电子信箱时,
却收到不明业者 D 寄来的一封电子邮件,
其中附带 B 声称的契约书电子档,
惊觉有诸多疑点如下。
疑点 1
上述电子邮件从标题、内文、甚至契约书电子档
完全没有 B、C 的任何资讯,
只有 A(即乙方)的个资和交易物品明细而已。
是一份完全看不出来乙方跟谁交易过的契约书。
疑点 2
契约书电子档是从与交易无关的第三方公司寄来的,
其电邮地址完全看不出与 B、C 有任何关联。
疑点 3
契约书建档时有误植内容。
例如,A 的名字是佩佩猪,契约书里写成佩珮猪。
于门市确认契约书时,由于 B 无法提供契约书纸本,
电子设备萤幕也不够大,导致 A 当下难以察觉。
疑点 4
D 寄来的契约书电子档,莫名多了一段内容。
大意是契约书将提供给相关单位验证。
但是,A 签约当下,这一段内容是不存在的。
B 也未曾告知 A 会多加一段内容,
就直接请 A 签名完成交易了。
问题:
(1)依疑点 1 所述,由于契约书缺乏充足资讯,
若 A 未主动联系 B 和 C 补正代理人及甲方资讯,
将有哪些影响?
(2)依疑点 2 所述,A 在事后才惊觉,
契约书电子档是从陌生的第三方公司 D 寄来的。
签约当下,A 完全不知道有 D 公司的存在、
更未曾授予 B、C 分享其个资给 D 公司使用。
若 A的个资因此外流,导致其权益损失,
责任归属应先追究 B、C、或 D?
(3)依疑点 3 所述,契约书里 A 的名字被误植,
虽不至于立即造成各方损失,
但 A 或 B 是否仍可能涉及业务文书登载不实、
或伪造文书?
(4)依疑点 4 所述,A 签名后的契约书电子档里
被多加的那一段内容,显然是 B 主动配合 C 的
业务文书系统生成、再由 D 寄出契约书电子档。
对此,A 能否主张原契约遭窜改而无效?
(5)承疑点 4 ,若因为 B 配合 C 私自变更契约内容,
致使 A 的个资被外流到其他不明单位或机构后,
有产生实质损失,
A 能否主张 B 与 C 的行为涉及诈欺?
感谢看完全文的各位版友们,
也先谢谢大家抽空提供建议与意见。
如内容尚有不足,
盼请提点需补充之处。
作者:
R2003 (费边)
2023-03-21 20:02:00(1)如果你现场已经签字,只要双方意思一致,就不会有问题但若未来发生争议之时,会很麻烦,举证来举证去的~~(2)这里要注意的是签约当下,签约方是谁因为存在一种情况是B为代办业者,但法律上登记为D公司但若确定B不是D,那就要看B和C之间的代理是口头还是其他因为口头和书面的代理印象中是不同的(3)跟A无关;但B也不会有事,只要B不是明知不实(4)因为你现场已经签名了,这电子版只是寄给你而已,所以契约其实自签名当下就已经生效(因为对方表示会之后送契约,你同意后才签名)也因此,你如果要主张对方擅自增加,那你要负举证责任这跟对已经订定的契约进行书面涂改不同(5)要主张民法上的诈欺,要对方先有诈欺行为,但所有诈欺相关的构成要件在你主张的文字内,看不出来,特别是最重要的,以诈术为之以上,若有错误,再麻烦其他板友纠正,也建议原Po左转lawyer板
楼主:
Triss (MVP)
2023-04-04 03:43:00@R2003 非常感谢你第一时间给予详细的回复! m(_ _)m----------------------- 推文回复分隔线 ----------------(1)A事后有找到签约过程的画面,证明是B代办契约。未来如有争议,应该会先找B去厘清契约本身的瑕疵。(2)经手签约的是代办业者B,经查证B不是D。B应该早就知道C会把客户资料上传给D公司处理,但刻意不告知A这件事,只有说B公司会寄合约电子档。(4)A回顾签约过程画面后,确认B并没有呈现契约全文,仅用话术诱导后就直接请A签名了。(5)就诈术的部分,A事后走访同业了解后,发现大部分同业都是用纸本契约,直接一式两份最清楚。相较之下,C刻意将契约本体简化到难以举证、唯独把契约者个资毫无保留上传给第三方D公司,B代办时也刻意隐瞒上述流程,或许是各方有意卸责在先,亦即B与C原本就知道其所行之事可能在未来有争议。--------------------- 推文回复完成分隔线 --------------更正:(2)最后一句为‘只有说C公司会寄合约电子档。’以上~再次谢谢版友R2003的建议,也会请A多找相关案例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