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10年专利师上榜心得分享(日文+工程力学)

楼主: oktommy123 (邱)   2021-12-01 15:47:17
※本文未经作者同意禁止转载
一、前言
开头先感谢版上各位先进,若非参考版上前辈心得,准备的过程一定会绕上不少远路。以
及谢谢在版上认识的读书会战友KJ同学及LL同学,透过考古题的讨论认识到很多自己不足
的地方。期许此心得分享能帮助未来想考取专利师的版友。
二、背景
纯机械系硕士毕,无法律相关背景基础。
旅日工作满三年,电子零件设计工程师。
与专利的关联是产品设计时,需调查申请专利可能性或侵权问题,但基本上公司有专利部
门(特许室)或委外事务所负责。去年(2020)因应疫情,大半年以上都WFH,利用节省出
来的通勤时间等等,准备了日本“知的财产管理技能试験3级”的智慧财产权相关考试,内
容涵盖专利、商标、著作权、营业秘密等,但内容仅止于概念,甚至不需要看法条,过程
中想进一步了解专利相关知识及内容,尔后才有准备专利师考试的打算。
但人毕竟在日本,要补习或要买书都有困难,所以基本上大量依靠网络上资料,大约是一
月底开始准备,准备的过程中抱持着学习知识的心情看书,一方面不确定到考试前的准备
时间是否足够,也一直犹豫是否要特地为此回台考试,加上一边工作要挤出读书时间真的
很困难,不过考量到近期会有大修法,越准备越觉得,若遇上大修法,考古题的功用大幅
降低,很多已经准备的东西都要重头来过,要考的话就是今年,也是因为有兴趣,才有持
续准备的动力。
三、成绩
专利法规 76(申42 测34)
专利行政与救济法规 56(申28 测28)
普通物理与普通化学 64
专利审查基准与实务 82(申44 测38)
专业日文 87(申41 测46)
工程力学 89
专利代理实务 43
总成绩:71.00(及格60.00)
四、各科心得
专利师考试四大工具:
(1) 专利法逐条释义
(2) 专利审查基准
(3) Anki
※大推,不知道的话请Google,网络上有很多介绍,感谢之前板友的分享。
※活用零碎时间的最佳工具。
(4) 考选部核定之国家考试电子计算器
※普物普化及工程力学科目,由于不能使用大学常用的991之类的超强计算机,按法
不同,加减乘除输入规则不同,显示部分也只有一列,无法一次列式完再计算,
很容易在复杂的计算中按错,计算机按得好先赢一半,不熟悉就会败在计算机。
※详细教学:https://youtu.be/DmfM3Ihmx5Q
(一) 专利法规
[参考资料]
1. 专利法 & 专利法施行细则
2. 专利法逐条释义
3. 巴黎公约 & TRIPs
4. 专利法案例式 第9版 林洲富 著
5. 智慧局专利财产权月刊
6. 智慧局业务座谈会(YT & 网络上公开资料)
7. 各大事务所电子报(理律、北美智权、台一等)
8. 高考智慧财产行政考古题
9. 司律二试智慧财产法考古题(拟答参考试题解析与评分要点)
10. 专利师考古题(102-109)
11. 专利师公会职前训考古题(106-110)
12. TIPA考古题(102-109)
13. 智商高法院 行政/民事 诉讼判决
14. Youtube(考铨专利师微课、理律学堂、理律法律充电站等)
[心得]
专利师考试中最重要科目,读一科等于读五科(专利法规、专利行政与救济法规、专利审
查基准与实务、专业日文、专利代理实务),重中之重,不可不慎。
专利法法条共159条,其实不多,务必搭配逐条释义看到每条都滚瓜烂熟。考试时写出条号
是否有加分这件事无法确定,但我自己使用Anki来记忆,应该有大约80几条,看到相关内
容我都能直接说出对应的条号及关键字,到后期冲刺的时候我觉得很有帮助,除了能直接
翻出法条,也可以数字作联想记忆及整理,例如最常出现的71+35,我会再继续联想5、
7-10、12。又或是专利,新型,设计对应的法条整理,例如基本定义的21、104、121,做
出表格整理后就能发现三者差异。还有国内优先权30、120准用30,就能清楚知道设计没有
对应国内优先权。一开始准备的时候虽然很混乱,但慢慢把类似的东西摆在一起做成笔记
后,了解三者之间的差异,在复习的时候对我自己帮助很大。
另外国际公约的部分,每年在选择题都会出现几题,但申论题似乎不曾出现,因此只针对
相关规定有或没有作记忆,例如最惠国待遇(巴黎公约 ×,TRIPs ○)、专利权期间(巴
黎公约 ×,TRIPs ○)等等,依照考古题出现过的选项整理出表格,如果还是出现了没准
备到的东西,基本上专利法的立法,大多数与巴黎公约及TRIPs的规定有连结,以我国专利
法为基础,以常识判断。
(二)专利行政与救济法规
[参考资料]
1. 行政法测验题型百分百 109年年9月出版 林清 著
2. 行政程序法 & 诉愿法 & 行政诉讼法
3. 智慧财产案件审理法(★ ★ ★ ★ ★)
4. 民法179不当得利
5. 专利师考古题
[心得]
专利行政与救济法规其实是最早开始准备,但一开始没发现这科主要还是以专利会碰到的
行政处分及程序去做延伸,多看了一堆必定不会出的内容(交通裁决事件、简易诉讼程序
等等),且似乎在行政程序法、诉愿法及行政诉讼法上花太多时间,内容很多很细节,然
后自己对很多相关法条还是一知半解,最后的心得是应该专注在把智慧财产案件审理法的
法条背熟,至少选择题的分数可以稳稳抓住,自己在考试准备后期主要专注在专利法上,
导致这科很可惜没拿到自己预期的分数。
(三) 普通物理与普通化学
[参考资料]
1. 普通化学 理查曼 著 鼎文公职
(不推,整本书设计为对已有基础而需复习之对象)
2. 物理 李玉华 著 鼎文公职
(更不推,整本书完全没校对,一堆错,浪费我一堆时间debug)
3. 均一(高中物理 & 高中化学)
4. 清大 林秀豪教授 开放式课程(大推)
5. 台大 蔡蕴明教授 开放式课程(大推)
6. 电磁学-Maxwell eq.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766702/answer/734497923
7. 专利师考古题(102-109)
[心得]
要我选专利师考试最难的科目的话,就是普物普化。60分钟要写50题,还包含一堆复杂计
算,以准备这科的时间来看,CP值真的不高。但初期拟定读书计画时,考量自己对法律常
识不足,申论题不会写,也不知道能拿多少分,纯理工组毕业实在没本钱放掉这科。
原本先看完了均一的高中课程,结果写了考古题依旧毫无招架之力,才了解到这毕竟是个
高考,考出来的题目当然是大学程度,后续才去找相关的开放式课程来准备。
相较物理而言,化学的CP值比较高,一翻两瞪眼的观念题多,考试时先写化学再写物理也
是很好的策略。命题大纲有写的范围务必好好准备,其中我认为热化学与物理的热力学的
基本观念相同,先搞清楚热化学再去看热力学会比较好理解,命题大纲没写的有机也一定
要准备,最少把各个常见化合物的结构式背好,通常考试就考结构式长得不一样的那个选
项。
物理部分出最多题的部分是力学,热力学及电磁学。选试工程力学就不需要再另外准备出
最多题的力学,热力学的话原本自己就是热流组,虽然大多数内容早已忘记,但复习时间
花得不多。准备电磁学CP值非常低,光是搞懂最基本的Maxwell四大公式就花了很多时间,
但搞懂后就会发现考试大多数只出最基本的观念。声学及光学的占比较少,会出什么题目
也比较随机,基本的东西准备好,有没有出到刚好会写的题目,就是运气问题了。
总而言之这科的范围很大,很难预测题目,依考古题经验化学约花25分钟写完,今年化学
出了一堆算焓或键能的题目,简单但容易算错,实战上化学部分我就花了35分钟,压缩到
物理的时间而没能写完物理全部题目,最后物理的分数还拿得比化学高,作答策略真的需
要好好检讨。
(四) 专利审查基准与实务
[参考资料]
1. 专利审查基准
2. 专利师考古题(102-109)
3. TIPA考古题(102-109)
[心得]
专利审查基准与实务这一科,就是把厚厚的审查基准读个10遍,大概看到第三遍时,就算
一字一句仔细读,都还是很难理解他编写的逻辑,之后我将每个章节的大标小标全部写出
来,以及容易忘记的地方做成笔记,与其咬文嚼字,将视角放大放广,以标题来综观会比
较好理解。但理解逻辑后,写考古题时遇到模糊地带时还是必须再次翻到那个地方详细研
究。审查基准里,尤其是新颖性和进步性的审查原则及判断基准,还有出现的案例,都是
常出现的考题,务必搞清楚逻辑,以及理解相似案例间的差异。
(五) 专业日文
[参考资料]
1. 专利法日文版(出处:https://chizai.tw)
2. 专利师考古题(102-109)
[心得]
专业日文这科,基本上就是专利法规的考题转换成日文,以内容来看的话,比专利法规还
简单不少。需要注意命题老师的日文用词,某些专有名词我认为以日本专利相关用语来看
应该会用这个,但实际上看考古题,命题老师却选了另一个用词,一开始有点困惑,但毕
竟考试的话当然还是以命题老师的用词为准,对常见的用词有另外整理对照表方便记忆。
申论题部分,看趋势是一题为给大方向随性发挥,另一题则是翻译,觉得难以预期会出什
么题目,考试策略就是总之不管出什么题目,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写好写满应该还是有一
点笔墨分数。然后今年就出了很好发挥的职务上发明,翻译题也是没有特殊用词及文法的
专利基本定义,放榜后看起来选考日文的及格比率比选考英文高不少(?)可以预期明年
的专业日文或许会调整难度。
(六)工程力学
[参考资料]
1. 工程力学 鼎文公职(这本我觉得还OK)
2. 清大 叶铭泉教授 开放式课程&讲义(私心大推)
[心得]
虽然是机械系硕毕,但经过当兵等等没读书的时期后,工作没用到的内容早已忘光光,基
本上也算是从0准备起,这一点我想不管报考哪一组,大家的起点应该在同一条线上,差距
不会太大,我想也是因为这样,所以也有人选择报考工业设计组。但如同普物普化一样,
无法律背景的我一样不想放掉这科,相较完全不熟的工业设计,要拿高分的话,选考工程
力学比较有机会。
虽说科目名称是笼统的工程力学,实际上包含了机械系大二的三科各3学分的主科,静力学
、动力学及材料力学。依照考古题出题方向,约是静力学1题,动力学2题,材料力学2题。
以难度来说,材料力学>动力学>>>>>静力学。虽然有买补习班的用书,但实际上观念没有
人说明,直接背公式的做法,其实难以应付从题库海出来的各种题型,想起当年在学校时
,静力学和动力学的课堂上都有录开放式课程的影片,讲义也能从网络上下载,同时是自
己敬佩的教授,也曾多次拿杰出教学奖,在观念上讲解很清晰,就从头开始把每一堂课都
看过一遍,刚好就是这科考试涵盖的所有范围。
5题题目各20分,其中3题都拿到20分满分,以往在学校的期中考评分较宽松,最后算出来
的答案数字跟解答差距不大(计算过程中四舍五入及有效位数等等都会造成差距)的话就
会给满分,如果答案与解答差距太大,才会回头看计算过程斟酌给分,如果作图、观念及
解题方向对,只在最后的计算出错,也能拿接近满分,但观念从头开始错,分数一定不好
看,推测阅卷官的评分标准是否也是如此。
回到考试题目内容,基本上考题出处都是某本原文书的习题,考古题虽然没给答案,但
Google其实都能找到详解,每本原文书/参考书的题目差距不大,选一本看得顺眼的即可,
然后题目一定要多练习,就算知道出题官的参考书目,习题题库海也不可能完全掌握,唯
有多练习才能应付所有题型。另外,工程力学作答一定要画自由体图,画出来才能整理解
题思绪,阅卷官也比较能理解才好给分。值得抱怨的是,没想到国考专业科目给的答案纸
跟申论题的答案纸一模一样,一堆线在中间,对工程力学要作答要画图非常困难。
国考的工程力学看考古题的用处不大,原文书的习题是题库海,看了考古题也只能知道出
过的题目就不会再出第二次了。然后自己觉得大魔王的题型,似乎在国考中比较少出现,
像是动力学的话,科氏力、三维空间的分析都很复杂,材料力学的部分则是梁的挠度跟变
形也没什么在考古题中出现过(虽然我觉得这部分是材料力学的经典部分,还连基本变位
公式都背了…),也有可能是考虑到时间因素,不好出比较复杂的题目。写完一遍后,再
重新检查计算过后,考试时间就刚好结束,而同考场其他专业科目的考生,则是全部早已
提早交卷离开考场…
(七)专利代理实务
[参考资料]
1. 专利审查基准
2. 智慧局发明专利申请书范本
3. 智慧局举发申请书范本
4. 版友 李小梦(yo7960) 之分享
[心得]
与各位版友一样,觉得代理实务的评分标准很谜,因此没有什么心得可以分享。近年看起
来除了60分的第一大题之外,会拿一些审查基准里的案例出题,这部分看似比较好掌握,
实际上我得分也拿不到一半。整题而言,答题策略我是以中规中矩的写法,尽量从题目中
提供的资讯抽丝剥茧,或许阅卷官想看的是跳脱框架的写法也不一定。
五、后记
专利师考试绝不简单,长达将近半年的准备时间,多个科目同时准备很容易顾此失彼,况
且同时间还得兼顾工作,需要破釜沈舟的决心(自己是把玩了多年的手游直接删除,来换
取读书时间)及毅力,抱持着学习新知识的心情,自己在准备期间中,不论是知识面及心
理层面都获益良多,考试是拿来检验自己读书的成果,及格才是这条路的起点。
若对以上内容有问题想询问,随时欢迎站内信交流。
作者: dakkk (我是牛我反刍)   2021-12-01 15:52:00
恭喜
作者: QuietShade (紫星)   2021-12-01 15:57:00
恭喜战友!
作者: realcom02 (无)   2021-12-01 16:15:00
恭喜
作者: MuaChih   2021-12-01 17:38:00
推推战友!好详细!
作者: deathcustom (第三人的到来)   2021-12-01 21:38:00
普物普化真的只比高中难度难一点而已啦......
作者: kl606045 (mayuyu)   2021-12-02 10:26:00
恭喜! o大有考虑考弁理士吗?
作者: stupidcowcow (stupidcowcow55)   2021-12-02 21:47:00
推推,谢谢分享
作者: mikejou (mike)   2021-12-03 21:24:00
恭喜高分上榜 一样是机械背景 当年同样是考日文及工程力学(日文的分数还一样XD) 推母校叶教授 动力学大刀XD
作者: selfvalue (ime)   2021-12-27 22:54: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