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之前有提过要分享自己任专利工程师的心路历程,刚原本打了四分之三的内容了
,结果突然断线,又没备份,这次我先在word打好后才贴上来,给诸想入这领域(无论是
in house或in firm)的后辈一个参考,也请这领域的前辈不吝指教!
我是理工背景,一开始是任职研发工程师,后来内转至智权任职专利工程师,那时内转的
因缘为公司高层想针对新技术做一个评估,看有否技转的需求及获准专利维持的必要性,
以及那时因有所谓“专利蟑螂”(patent troll)“告知”侵权,故那时做了一系列的逆性
工程,进行侵权比对,当然我们也会去控诉别人,就是要谈合解或合作等,那时资深的前
辈都负责OA、申复及诉讼(其实,这是我真正想学的)。
对于in house的智权,有些公司会与法务并在一起,有些会独立出来,但智权法务所直属
的主管机关通常都为总经理或董事长,与研发单位不同,它不透过中间其他权责机关,所
以几乎公司经手的所有合约及技术发展,智权法务都会知道,也可说他掌握满重要的一环
。
后来,我因学习OA及说明书的撰稿,当时我记得接到一间事务所的电话邀约,他们这专利
工程师职缺是负责说明书撰写、OA、申复等,我那时一接起电话,他问我有没有兴趣去面
谈,同时告知我“我们这个职缺是外勤哦,不是坐办公室的”,因我在in house时,主要
负责跟研发工程师的对应,完全没有与事务所的接洽经历,都是前辈们给个大概,后来我
进到事务所,我了解当时我接到电话为何对方跟我说这职缺是外勤,有些事务所是业务与
撰稿工程师分开,业务专跑业务,接到客户需求就转给撰稿工程师来撰写说明书,有些是
合在一起,跑业务的人与撰稿为同一人,因我当时选择想先奠定根基,我是选择分开的事
务所,但我觉得对于新人,有些简单案件可让他业务及撰稿统包会更有效率,因为如果完
全分开,业务从客户端提供的资讯很难一次就齐备,中间的细节(习知前案、此发明技术
特征、图式)及该揭露的程度为何,这些都是透过公司业务得到的讯息,会与客户端直接
提供撰稿人员更有断层,但缺点就是客户会追着你跑,如果分开的话,客户是追着业务跑
;另一点,就是“计点制”,每间事务所不一,有些是以提供客户进行第一次校稿就算完
成,有些须正式送件才算完成;
而我自己刚转事务所时,非常不习惯,原因在于我常以“研发工程师”的角度来撰写说明
书及claim,那时我老板训练我撰写claim,我永远记得他一句话“附属项是有生命的”,
因为在in house我们都只看独利项(因为它要件最少,最容易打侵权),我从来都不知原来
附属项也要布局,我老板那时训练我就是给我很大的撰稿量,非逼我迅速掌握每一案的技
术特征,如何布局独利项及附属项,让我那时学到很多,及说明书整体如何编排,中间的
逻辑关系如何调理,但说实话,在这时候,也是因为我待过in house与in firm后,我才
觉得我比较适应in house的生态,因为我还是有想碰些许技术,可以不那么投入,但也不
能完全不摸,在in firm,因为它是by case的种类,有化学、机械、电机、网通….等各
门都有,但技术范畴往往无法用多于时间来深入,所以后来我转回in house,然而,在
in firm后,也让我了解到真正专利工程师的“定义”是什么,我认为真正进这领域,自
己要有兴趣才会走得长,其实,后来发现claim的回避设计很好玩,我很乐在其中,
来到目前任职的in house后,跟先前待的in house因为负责的领域不同,我才来,这边法
务与职权是并同一部门,且许多都以申请案居多,因有过去in firm的磨练后,到这边轻
松许多,包含专利检索的关键字如何下、及校稿作业(对于说明书、图式及claim布局),
且一看就知道合作的事务所功力如何,in house通常有些会自己撰稿,有些会委外合作事
务所进行,也是在这边我磨练出如何做回避设计,另一工作就是建置一申请系统及合约审
查,所以我在这边时间也比较充裕,可以让我多空闲可研读国外案的法规,而我目前想学
习的就是国外案的专利布局,及诉讼,这是我在这领域还没机会碰到的,其实我做任何转
调都有我想学习的范畴规划,也让我觉得这领域好玩也在这里,而这领域我也觉得是越老
越值钱,跟研发不一样,它需要的是累积的经验与经历,也给各位朋友做一个参考,谢谢
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