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又再一次见面了,我是 Jason(又是我啦),
这次要带来更多关于 加冕大典(Coronations) 的细节——这正是同名事件包的核心特色。
我想我们就直接来看一位角色从头到尾的加冕体验。
之后,再简单讨论一下我们的主角没有选择的其他可能路径,最后再换个角度,看看从加冕宾客的视角会有哪些玩法与可能性。
请注意,本篇开发日志所展示的一切内容仍在开发中,你今天看到的各种数值,都可能在《加冕大典》正式发售前有所调整。
加冕:从无冠到戴冠
来认识一下我们的主角吧:苏格兰的年轻国王——艾里尔(Ailill)。
他刚刚登上王位,却立刻面临相当严峻的局势。虽说不至于被整个王国痛恨,但绝对也谈不上受人喜爱。
一个强大的派系正反对着我们这位可爱的艾里尔小国王,而他那仅有的两个伯爵领直辖地,也不足以让他拥有足够的力量来压制他们。
![]()
注意到他的头有点空吗?
由于尚未举行加冕礼,艾里尔国王在继位时便被套上了“未加冕(Uncrowned)”的律法
他正因此失去封臣好感,而他的正统性(Legitimacy)不但不断流失,还完全无法再获得增长。
这必须尽快解决。
![]()
幸运的是(或者说是某位守护天使在暗中帮了他一把),
艾里尔国王手头上有足够的黄金,可以立刻举办加冕典礼。
这是一个一举两得的选择,因为正有股势力强大的自由权派系,此举至少能暂时顶住压力……
至于这场加冕典礼究竟会削弱,还是反而壮大那个派系,就有待观察了。
![]()
艾里尔只能举行一场普通的加冕礼;
身为一位天主教国王,他无法举行受膏礼(Anointment)——那是专属于皇帝的仪式。
他将在自己的首都 圣约翰斯顿(St. Johnston)接受加冕。
这座男爵领曾是历代多场加冕典礼的举办地,因此能提高这次活动的成功率。
至于典礼与庆典的规模,他仅能负担中等等级的选项,但应该也算足以应付。
![]()
我们的小国王所选择的意图(Intent),将会对这场昂贵仪式的最终结果产生重大影响。
有些“意图”很适合他当前岌岌可危的处境,而另一些则可能属于战略上的误判。
“彰显王权(Exalt the Crown)” 很适合在安全稳固的情况下使用。
相比专注于取悦出席的宾客,你会更致力于为你的王朝与加冕圣物争取加成,同时还能为你立下的誓言(Oath)额外附加奖励
前提是,你能成功履行你的誓言。
![]()
“削弱反对者(Weaken Detractors)” 可以帮助艾里尔对付那个反对他的派系
他或许能找到机会拉拢派系成员,或降低他们的不满。
可惜,艾里尔是个富有同情心的小伙子,他既不想欺负在场宾客,也不想加深敌人的仇恨。
![]()
“拥抱支持者(Embrace Supporters)” 对艾里尔国王来说可能是一个实用的“意图”,
因为他手下确实有几位重要的友好封臣,可以进一步拉拢并取悦他们。
![]()
“打动宾客(Impress Attendees)” 是个可靠的退路,特别适合那些面临声望低落的角色。
它能给艾里尔最多机会来提升自己的整体形象,并抵销在盛典等级(Magnificence)(加冕典礼成功指标) 上的损失。
因此,他决定选择这个“意图”。
![]()
活动正式宣布,邀请函随即送出。
国王的宾客们则会各自选择自己的“意图”:
有些有助于东道主,有些则怀有敌意,还有一些纯粹是出于自身利益。
就这样,加冕典礼正式开始!
注意画面右侧,艾里尔的最强大支持者与反对者 (那些能够影响加冕过程的人)
会被列出来,并显示他们的活动“意图”。
此时加冕典礼的盛典等级极低,很可能为艾里尔国王引发负面事件或效果。
其受损的原因来自强大的“自由派系”的存在,
而就算在一开始,它本来也不算高。
![]()
如果你所属的文化或信仰在加冕典礼中会由主教亲手为君主戴上王冠,
(原文为priest,考量到中世纪基督教背景,以及合理的身分地位,直接翻为主教了)
那么你就会触发下方这个事件——并且需要在“由主教为你加冕”与“自行加冕”之间做出选择。
后者其实在中世纪的伊比利亚半岛等地出奇地常见。
显然,若你的加冕典礼是受膏礼(Anointment),则不会触发这个事件,因为那完全是由教宗认可的仪式。
至于艾里尔,他将选择自行为自己加冕,而不经由教会的介入……
因为我已经在上周的开发日志(注:178)里,展示过“由主教为你加冕”的事件了。
![]()
加冕典礼的序幕阶段(Prelude phase)正式展开:
在这个阶段的随机事件中,东道主与宾客们开始彼此会面,进行政治角力,并讨论即将举行的典礼。
![]()
在整场加冕典礼过程中,东道主会陆续收到来自宾客群体的请愿事件(Petition events),
这些宾客会依照各自相同的“意图”行动。
其中大部分请愿事件通常是有利的,东道主可以选择接受请愿(例如提升文化接受度),
或者拒绝请愿者,以此换取一些盛典等级。
然而,艾里尔国王的宾客并非全都怀有善意。
那些怀有“扰乱忠臣(Disrupt Loyalists)”“意图”的人趁机向他施压,试图壮大他们的派系。
而他们之所以能这么做,是因为在场的敌对反对者(Detractors)人数或实力,都超过了艾里尔所拥有的支持者(Supporters)。
![]()
![]()
在序幕阶段里,艾里尔专注于努力打动所有人(虽然几乎牺牲了其他一切收获),
结果将盛典等级提升到了相当可观的 63/100,为典礼的正式开始打下基础。
圣约翰斯顿的民众对这场王者风范的盛大景象感到十分满意!
![]()
![]()
典礼继续进行,艾里尔会依照自己在三大阶级(the Three Estates)中的受欢迎程度,
也就是贵族阶级、教士阶级与平民阶级,
获得或失去一些相应的影响力。
![]()
终于到了艾里尔为自己加冕的时刻!
若他有任何宗教封臣(zealous vassals),此时他们就会和他的领地主教(realm priest)一同感到不满。
(译注:还记得一开始的典礼没有选“让主教加冕”吧?)
![]()
当所有加冕典礼的事件完成,并且誓言(Oath)已经选定,
或是所有可能的誓言都被拒绝(下面会再详述),
接下来就是举办庆祝宴会的时刻了!
![]()
加冕典礼的最后阶段依然可能成为政治角力的舞台,
但此阶段的事件主要是提供一些消除压力或增加好感的机会。
![]()
如果东道主能够始终忠于自己在加冕典礼一开始所选定的“意图”(也就是从未中途更换),那么在活动结束时便能获得额外奖励。
我们的艾里尔小国王就完全专注于 “打动宾客(Impressing his Attendees)”。
![]()
嗯……大家应该早就看过活动结算画面了吧!所以我想,这里就差不多可以结束艾里尔的加冕典礼了。
总结一下这场加冕的过程:
正如我之前提到的,艾里尔付出了相当高的机会成本,选择了那些能够提升盛典等级的选项。
但在典礼结束时,他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威望与正统性。
整体来说,效果还不错:他成功把自己最强大的封臣变成了新朋友/至交,
让大多数宾客对他的好感度上升,正统性提升到下一个等级,还拿到了一大笔威望。
不过,他也花掉了不少黄金,而如今宴会结束后,他仍然很可能面临一场内战。
更糟的是,艾里尔的领地似乎已经因支持者与反对者的分裂而撕裂开来……
在加冕典礼结束后,这两方彼此的好感下降,更接近于沦为仇敌。
总之,这个新的加冕活动绝对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舞台。
而我会说,透过它,我们已经相当深入地认识了这位年轻的艾里尔国王(阿尔巴最乖的孩子 #1)以及他那群独特的封臣与同辈。
好了,现在让我们看看,若是从宾客的角度参与这场活动,又会是怎样的体验吧。
宾客视角
以宾客身分参加加冕典礼是非常值得的,
特别是当加冕的是你的封君时!AI 封臣基本上是必须出席的。
而如果你因为某些人不支持你而选择不邀请他们
他们甚至会回你一封冷嘲热讽的信,自顾自地“再度受邀”前来。
宾客参加加冕典礼,不是为了谋杀、勾引,或其他那些司空见惯的把戏;
他们来,是为了弄清楚自己在新统治者面前的位置,寻找个人利益的机会……或者单纯只是来交际、享乐。
我们的设计目标,就是透过“意图”赋予宾客更多主动性,让参与加冕典礼变得更有实质意义。
这样一来,玩家的收获不再只是“随机减少压力”或“随机增加对部分宾客的好感”,而是能期待更多样化的成果。
以下是宾客的各种“意图”,其中有些只对封臣开放:
“见证(Bear Witness)”:
这是默认的意图,适合单纯想要来享乐的人……
或者那些特别想要提升与其他宾客文化的文化接受度、累积虔诚,或增进正统性的人。
尤其是最后一项——光是参加别人的活动就能获得正统性,可说是相当可观的收益!
![]()
“表达支持(Offer Support)”:
当你支持新加冕的君主、希望获得他的好感,并打算协助巩固其地位时,这是个绝佳的选择。
若你正打算在其他领域建立起自己的王朝基业,并寻找机会帮助他人成功,那么这个意图会特别有用。
![]()
“争取领地(Advocate Domain)”:
这是一个仅限封臣可用的意图,非常适合那些对自己在领地一隅利益特别关切的人。
在新君主刚登基、局势尚不稳定的时刻,他往往会展现相当的慷慨,愿意给予诱因或让步,以换取你领地的繁荣与支持。
![]()
“主张权利(Profess Rights)”
这个选项是留给那些想要修改自己契约的封臣,以期能从封君那里争取到重大好处。
不过,由于这个意图的焦点非常狭窄,你可能会看到的奖励较少……
但我们都知道,如果真的能得到万中之宝——减少封臣税收——那可是无比巨大的收获。
![]()
“夺取利益(Seize Advantages)”:
这个意图能让你获得威望、黄金,或是位于东道主领地内外的头衔宣称。
不过也要有所觉悟,因为这可不是最友善的意图——你大概率会因此遭到负面观感。
![]()
“扰乱忠臣(Disrupt Loyalists)”
这是个绝对算不上友善的意图,能让你削减加冕典礼的盛典等级,从而让东道主损失威望、正统性与好感度。
这个意图对派系成员特别有用,也适合那些跟东道主或其支持者有仇的人。
若是带着这个意图的强大敌人能够大获成功……甚至可能获得机会,直接发动政变推翻自己厌恶的东道主。
不过要小心:选择这个意图将会招致加冕中的君主,以及所有爱戴他的人的怨恨。
(译注:可以来个八王逼宫)
![]()
如你所见,宾客的“意图”选择相当多样——能够符合不同玩法上的需求。
一些常见的问题解答:
*你可以参加配偶的加冕典礼,并会被承认为王后/王夫(Consort)。
*你不能成为加冕典礼的主持者。
*你只能在成年后才能以宾客身份出席
(不过,被加冕的统治者最低年龄为 12 岁。我们希望“等待成年”有点惩罚性,但又不会过于严苛)。
以下是一个针对宾客的请愿事件(petition event),代表其“意图”的最终成果。
在这个例子中,宾客选择了 “争取领地(Advocate Domain)” 的“意图”,并且是唯一一位选了此“意图”的出席封臣。
好心肠的艾里尔选择接受了他的请愿。
![]()
随着加冕典礼的进行,宾客们会在序幕阶段(Prelude)与宴会阶段(Feast)遭遇随机事件;
而在典礼阶段(Ceremony),他们则会参与见证东道主成为真正君主的相关事件。
举例来说,如果你是封臣并触发了下方这个事件,这就是一个重要的机会,可以选择公开表达蔑视、全力支持,或者保持沉默。
但要小心——若你是立场够坚定的反对者,这可能会演变成宿敌关系。
![]()
其实还有许多随机或系统性的事件可以在这里展示,不过我想你们大概已经明白它的玩法了。
誓言(Oaths)
大家好,我是 Joachim,在这里大家更熟悉我叫 @Snow Crystal。接下来要介绍的是关于誓言的一小段内容。
誓言是我们在加冕典礼的中期阶段新增的一个小功能。
你将能够选择一个誓言,开启一个特殊的决议,并为这位新加冕的统治者设定一个长期目标。
我们设计誓言的目的,是希望给玩家一些具体的目标可以选择,让他们的统治除了日常决议之外,能拥有更明确的重心与方向。
![]()
我们针对这项功能特别调整了事件接口,让你能一次看到更多选项,并提供更多替代方案。
希望这能让玩家更容易找到符合自己下一任统治者兴趣与需求的目标。
当然,如果你对这些选项都没有兴趣,也完全可以选择不立下任何誓言。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其中的一些选项,好更清楚地了解誓言究竟是怎么运作的。
![]()
每个誓言都有其时间限制、前置需求与奖励。
有些誓言相对简单,也更常见,因为它们几乎在任何情况下适用
就像这里展示的征服誓言(conquest Oath);而其他誓言则会更复杂一些。
你最终获得的确切奖励会受到加冕典礼盛典等级的影响
盛典等级越高,所能获得的正统性与威望也会越多。
![]()
![]()
誓言相关的决议会出现在决议接口顶端的一个全新誓言分类中,
同时也会显示在“当前局势”提示栏上,两者都会标示剩余的时间。
若未能在期限内履行誓言,统治者将因在同侪、封臣与平民间失去颜面,而损失正统性与威望。
![]()
之后,它在实际运作上就和大多数决议差不多。
你需要满足一些条件,然后就能因为自己的行动获得奖励(有时甚至是相当刺激的奖励)。
说到这里,就让我们来看看这次新增的几种誓言吧。
![]()
(译注:促进启蒙,将领地发展度提升到30同时获得五级属性特质,换取正统、威望和当地盖一间大学)
![]()
(译注:壮大家族,生7个小孩,私生子,换一些buff,每个合法孩子给30点宗族点数)
![]()
(译注:悔改,完成4趟朝圣、虔诚等级提升到3、教宗好感提升到50,换取一个buff、罪恶特质替换成美德特质)
总之,这些誓言的形式相当多样化。
虽然仍在开发中,但希望其中有一些已经引起了你的兴趣。
再会!
我是 Jason,再次感谢大家阅读!
能够在《十字军之王 III》中探索这个期待已久的加冕系统、扩展游戏中活动的可能性,并为各位写出一些我最华丽的事件,对我个人而言真是莫大的乐趣。
我真心希望你们能喜欢这个事件包。
如果对这个全新的活动有任何特别期待或想法,请务必在下方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