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便谈一下情报较少的日本与东南亚:
- 统御一支日本氏族并塑造自己的命运,透过复杂的公家制度崛起,
成为强大的幕府将军或关白摄政王。
在867及1066年,日本算是公家制度,1178年则转向武家,
玩家若属公家,走的会是摄关路线,反之则是幕府路线
- 无论是透过结盟、谋略或祭祀巩固自己的地位,
或是指挥手下的武士一统各大氏族,都由您决定。
这边祭祀原文为ritual(仪式),不论如何,
前半句反映了藤原氏的崛起历程(游戏中的结盟大致等同于联姻),后半句则反映了源平二氏
- 率领皇室夺回天皇的实权,开创大和盛世。
这里证实天皇是可扮演的,即便可能只是挂皇帝头衔且被满级摄政操弄的京都伯爵,
不知能不能实现院政(玩家主动退位,继续扮演摄政身分的上皇),又不知有没有南北朝机制?
- 体验丰富的日本文化传统,荣辱交织,塑造了贵族与藩国的生活。
大致保证日本文化会有专属内容,
希望P社能好好考证3D宫廷榻榻米的长宽比例,以及鸟居的摆设位置,
而日本相关的程式代码简称请用JPN,取代EU4用十几年的JAP
(不过这阻止不了玩家从索马里无地者开局,跑去勾引天皇女眷洗出黑天皇,
或是让冒险者去接盗天皇墓的任务,或改革出破坏圣物主义的神道教,
更不用说刺杀天皇,或把天皇挖眼阉割还是血鹰之类的玩法了)
所以日本的玩法是扮演包括大和皇室在内的家族,
随自己出身的不同(皇室&公家&武家),建立对应型态的统治(亲政&摄关&幕府),
不过这是CK3,要让海爷还是东非人乱入都随玩家意,
他们也有机会宣称自己是某任天皇的御落胤,取得源平藤橘的血脉特质
东南亚方面:
- 以曼荼罗体系中的“神王”之姿,联合诸多附庸,组成以寺庙为政治中心的庞大帝国。
其实目前所知的汗国朝贡,有可能是曼荼罗体系的蓝本机制,
差别在于曼荼罗体系不容易直接征服本地之外的区域(如印度莫名其妙朝波斯扩张),
曼荼罗体系之下,几乎要靠朝贡维系主从关系,而非直属的封臣,
这导致东南亚国家"疆域"频繁变动,
强大的君王能轻松收服多个纳贡国,但一旦继任者能力不够,
这些纳贡国可能一夕间翻脸,另投明主,
曼荼罗体系也有机会改变原本印度的地缘政治,
如果印度封建国的设定改成曼荼罗体系(命名不同但朝贡概念是类似的),
一方面能有效削弱北印度靠近伽色尼的大君们,避免他们向波斯疯狂扩张,
一方面也能促使北印度的印度教藩属背弃弱势的大君,
向苏丹纳贡,从而促成北印度的伊斯兰化
- 身为附庸君主,透过进行朝贡任务来向向神王进贡,让臣民对您更加拥护。
曼荼罗体系下,弱势领主之所以愿意屈服于宗主,
有一大原因是为了取得名分,使当地人认可领主的合法性,
有点接近当年卑弥呼接受曹魏册封的概念
所以曼荼罗体系下的玩法大概有一部分会接近汗国,
不是收小弟就是当人小弟,还有机会见机跳槽,
曼荼罗体系的宗教观念也接近汗国,即使信伊斯兰教,这套体系仍可正常运作,不绑氏族制